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武侠修真 > 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 > 第41章 崤山古道 洛城在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熹微中,他们这支庞大的车队缓缓驶离了函谷关,向东进入崤山腹地。

初升的朝阳将金色的光芒洒在巍峨的关楼上,为这座千年雄关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晕。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辘辘的声响,惊起了林间的飞鸟。

一入崤山,但见群山连绵,峰峦叠嶂,宛如一条苍龙横卧中原。

主峰青岗峰巍然耸立,海拔千仞,峭拔的身姿直插云霄,与西岳华山、南麓伏牛山首尾相连,形成一道横亘中原的天然屏障。

山间云雾缭绕,时而有飞瀑流泉从崖间倾泻而下,在朝阳的映照下闪烁着银光。

周文渊策马行在奕帆身侧,一袭青衫在山风中轻轻飘动。

他望着险峻的山势,不禁感叹道:“《史记》有云:‘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此山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多少英雄豪杰在此折戟沉沙。”

他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带着几分苍凉。

钱炜在旁接口道:“当年秦晋崤之战,秦军便是在此遭遇埋伏,全军覆没。

杜预注《左传》称‘崤地险厄’,当真名不虚传。”

他捋着长须,目光中流露出对往昔战事的追思。

奕帆凝望着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周秦古道,但见道路宽不过丈余,两侧峭壁如削,崖壁上青苔密布,古藤垂落。

这条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的古道,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沧桑。

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之地。

车队在这等险要地势中缓缓前行,十几辆满载玻璃的马车在碎石路上颠簸难行,车轮不时陷入石缝,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这些都是珍贵的玻璃制品,容易碰撞易碎,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小心!左边轮子要陷进去了!”

牛统在前方大声呼喝,他粗犷的声音在山谷间激起回响。

十几个镖师连忙上前推车,汗水很快浸透了他们的衣衫。

张程急得满头大汗,亲自挽起袖子上前搭手,这位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商人,此刻也顾不得形象,与众人一起奋力推车。

付嵇指挥士兵在两侧警戒,他神色凝重地环视四周,低声道:“这等地势,若是有人在此设伏...”

他的手始终按在剑柄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每一个可能藏匿敌人的角落。

奕帆微微一笑,心中却想起那夜与胡青海的约定。

月光下,那位绿林豪杰的目光真诚而坚定:“奕公子放心,崤山这一段,包在胡某身上。”

这一路上,但见处处都是绝佳的埋伏点——突出的山崖、狭窄的隘口、茂密的丛林,若是那伙人真要动手,只怕我们早已损失惨重。

“诸位不必过虑。”

奕帆安抚道,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显得格外清晰,说道:“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自然有应对之策。”

他抬头望向崖顶,几只山鹰正在空中盘旋,它们的影子掠过崖壁,转瞬即逝。

正说话间,前方出现一处尤为险要的隘口。

但见两山夹峙,如两道巨门相对而立,中间仅容一车通过。

崖上古木参天,虬枝盘错,怪石嶙峋如鬼斧神工。

一股山泉从崖顶飘洒而下,在阳光下形成一道小小的彩虹。

牛统下令车队暂停,亲自带人上前查探,他们的身影在巨大的山岩映衬下显得格外渺小。

周文渊望着险要地势,忽然吟道:“‘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太白此句,用在此处再恰当不过。”

他的声音中带着诗人特有的感慨,仿佛在这一刻与千年前的李白产生了共鸣。

钱炜却忧心忡忡道:“这般险要地势,若是有人在此设伏,只怕...”

他话未说完,前方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但见一群山民打扮的汉子从林中走出,他们步履稳健,神情肃穆,为首的正是那夜见过的廖堂主。

他依旧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褂,腰间别着一柄柴刀,看上去与寻常山民无异。

付嵇立即示意士兵戒备,长剑出鞘的声音在山谷中格外刺耳。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连拉车的马匹都不安地踏着蹄子。

廖堂主却只是遥遥拱手,朗声道:“奉胡长老之命,特来为奕公子开路。”

他的声音洪亮而沉稳,在山谷间激起层层回音。

说罢一挥手,那群汉子立即散入山林,动作迅捷如猎豹,转眼间就消失在茂密的树丛中,分明是在为我们警戒。

奕帆注意到他们分散的位置极为讲究,既能够互相呼应,又能监控整段山路,显是经过严格训练。

他心中暗叹,这胡青海果然守信。

当下对众人道:“继续前进。”

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有了这群熟悉地形的向导,车队行进果然顺畅许多。

每到险要处,总有人提前示警;遇到难行的路段,也有人帮忙清理碎石。

他们时而从崖顶抛下绳索,帮助牵引车辆;时而在险峻处搭手推车,动作娴熟而默契。

就连同行的商队都啧啧称奇,不明白为何这些“山民”如此热心。

二日行程,虽仍有颠簸之苦,却无惊险之虞。

每到夜幕降临,总能在山坳处找到适合扎营的地方,甚至还有提前准备好的干柴。

篝火旁,奕帆时常能看见远处山林中隐约的人影,他们始终保持着距离,却无时无刻不在守护着车队的安全。

这日黄昏,车队终于行至崤山尽头。

夕阳西下,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了绚丽的橘红色。

但见前方豁然开朗,一条宽阔的官道出现在眼前,远处炊烟袅袅,鸡犬相闻,隐约可见村落屋舍的轮廓。

“总算走出这崤山了!”

牛统抹了把汗,古铜色的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道。

他回头望了望身后连绵的群山,目光中带着几分敬畏。

张程也松了口气,整理着被树枝刮破的衣袖道:“这一路真是步步惊心,现在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勒马驻足,回望来路。

暮色中的崤山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峰峦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壮美。

廖堂主等人不知何时已悄然离去,正如他们来时那般无声无息。

只有山风依旧在耳畔呼啸,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古老山峦中永恒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