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章 太祖高皇帝实录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古以来,帝王统治天下,其言行举措与施政方略,必定由史官记载,为后人提供借鉴与警示,这是古今共有的重要典制,也是朝廷的首要事务。

我的父亲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秉承天命,在濠梁起兵,扫灭群雄,铲除暴政,拯救百姓,平定乱世,恢复秩序,不到十年便成就帝王大业。期间,他指挥作战、发号施令,如神助般无往不胜。天下安定后,他制定礼仪、创作乐律,建立法律、创设制度,细致完备,无一遗漏,其功绩实在是古今罕见、卓越超群。

唉!上天赋予我父亲超凡的智慧,让他成为开创帝业的君主,这绝非偶然!数十年来,他治理国家的事迹与留下的治国谋略,光辉显着,如同日月般昭然。我命史官编纂实录,为万世树立准则,让子孙臣民能敬仰遵循,以维持天下长治久安。

自古以来,国家兴盛源于勤俭,衰败则因奢侈放纵。后世子孙臣民若能体会到先父创业的艰难——他栉风沐雨、劳心焦思,历经万般辛苦才得天下,自然不会放纵奢侈。

啊!能作为万世准则的,不正是这种精神吗?若只追求表面文字,不深究实质,既违背先父本意,也不符我的初衷。后世读到此处的人,应当恭敬地领会遵循。

永乐十六年五月初一日。

进实录表

监修官户部尚书夏原吉,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胡广、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右庶子杨荣、国子监祭酒兼翰林院侍讲胡俨,纂修官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右谕德金幼孜、翰林院学士兼左春坊左谕德杨士奇、翰林院侍读学士曾棨、翰林院侍读兼右春坊右赞善梁潜、翰林院侍讲兼左春坊左中允邹缉、翰林院侍讲王英,修撰余鼎、罗汝敬,刑部主事李时勉,陈敬宗等人,恭敬遵奉圣旨编纂《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现已按旨完成,谨呈表进献。

臣原吉等怀着惶恐之心,叩首进言:圣人开创国运,奠定万世基业;国史编纂成书,为历代帝王展示治国法则。唯有通过记载,才能为后世留下规范。因此,《尚书》中的典谟记载尧舜的言论,典籍传布文王、武王的政教,这是古今相通的道理,清晰明确。

何况太祖创立帝业、传留皇统,以丰功伟绩建立功勋;又承天命登上帝位,实现天下大治。若要宣扬其美德,全在于谨慎编修史册。

恭敬追思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德行与天地相合,光明与日月同辉,承天命而兴盛,握符瑞而治天下。义旗一举,豪杰纷纷追随;仁德传扬,各州郡响应归附。于是渡江攻克姑孰,定都金陵。

他革故鼎新,安定百姓、平定叛乱;号令如雷霆般威严,纲纪如日月般明耀。武力伸张时,东征而西地百姓盼其到来;仁德施行时,不滥杀无辜,近处百姓喜悦、远方之人归附。瞬息间扫平群雄,转瞬开拓四方疆土。连城望风归降,百姓提酒浆迎接军队;各地竖旗臣服,叩首称臣。

夺取中原如拾草芥,驱逐胡虏似摇枯木,将百姓从苦难中拯救,把异族赶到沙漠之外。不到十年成就帝业,统一全国而主宰天下。人伦纲纪重新建立,华夏礼乐再度兴盛。山川鬼神安宁,各族百姓归顺。其治理达到潜移默化之妙,功绩涵盖天地万物。在位三十余年,驾崩时天下哀悼,自古以来,无人能及。

恭敬缅怀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天生圣善,辅助太祖奠定基业,契合天命而位居中宫。德行超过虞舜二妃,功劳胜过大禹治水,性情合乎《关雎》的中正,子孙如《麟趾》所赞般仁爱。她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上天赐予的福运,整饬后宫、教化家国,生下圣上,深受上天眷顾。自古以来后妃的尊荣,无人能比。

敬思皇帝陛下,天生圣明仁慈,德行日益精进。以尽孝之心尊敬亲人,继承先志、延续事业。继位之初便下诏修史,发掘兰台的记载,用藩王府副本验证;整理金匮石室的秘藏,参考世家的收藏。编纂成书,全赖圣上决断。圣上认为记事贵直、行文贵简,道理须明、意义须显,于是命儒臣修订,历经多年。

臣等才能不及良史,愧缺才、学、识三长,仅能遵循旧制,不敢妄改一字。太祖的大德如天地般广阔,难以用言语尽述。文章光辉,体现经世治国的训诫;刻于美玉之上,作为传之后世的长远规划。

谨撰《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二百五十七卷(共二百零五册)、《宝训》十五卷(共十五册),谨伏于宫阙下进献。

臣等怀着无比崇敬激动的心情,谨奉表进呈,望圣上知晓。

永乐十六年五月初一日,户部尚书夏原吉等谨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