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15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5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一

洪武十年(4074年)春正月庚辰日初一,皇上亲临奉天殿接受朝拜祝贺,大宴群臣和有封号的妇女,(群臣和命妇)在坤宁宫朝拜皇后,(皇后)赏赐宴会。任命兵部尚书李允担任礼部尚书,吏部侍郎陈铭担任兵部尚书。陈铭,是处州丽水县人,从都督府掾吏被提拔为照磨,升为吏部侍郎,被授予现在的官职。李允,是真定蠡州人,从元朝旧官被授予兵部郎中,多次升迁,直到现在的官职。陈铭不久被降职为兵部郎中。

壬午日,皇帝命令汝南侯梅思祖前往济南、青州挑选检阅兵马。把福建新入军籍的三千名军士分别隶属于雷州各卫所。

乙酉日,皇帝在太庙举行祭祀。派遣官员到鸡笼山庙祭祀功臣。赐予翰林学士承旨宋濂退休。宋濂,字景濂,是金华浦江人。宋濂年幼时就聪明机敏、记忆力强,他向同郡的吴莱、黄溍学习,在古文方面很有名声。元至正年间,有人推荐宋濂担任翰林编修官,宋濂因为父母年老而推辞不去,隐居在小龙门山中。

辛丑年,金华已经归附,皇上派遣使者带着书信和财物征召宋濂,(宋濂)和括苍的刘基、叶琛、章溢四人一同被召见,皇上对他们非常敬重,提拔宋濂担任江南等处儒学提举。不久,皇帝下令让他给皇太子讲授经籍。甲辰年十月,改任起居注一职。乙巳年三月,他因病请求辞官回乡。皇上赏赐给他金银布帛,太子也重重地馈赠他。宋濂回来后,上表谢恩,皇上赐书嘉奖慰劳他。大意是:先生您教导我的儿子,要求十分严格,这是我不才。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讲解,阐释圣贤的意旨,这(样做)是不固执(一端)的。用忠贞树立内心,用节俭约束行为,这就是符合儒家之道的。过去只听说过古人(的事迹),今天亲自见到了(这样的人)。仍然赏赐给他绸缎。洪武二年,朝廷修纂《元史》,下诏征召宋濂和翰林待制王祎担任总裁官。六月,被授任为翰林学士、亚中大夫、知制诰,兼任国史修撰。三年的时候,因为缺席朝见参拜(的活动),被降职为编修。四年,他被调任为国子司业。秋季,因为讨论祭祀孔子的礼仪时稽留迟缓,被贬为安远县知县。这一年的十一月,(宋濂)被召回,担任礼部主事。五年冬,我被升任为太子赞善大夫。六年七月,他再次被任命为翰林侍讲学士、中顺大夫、知制诰、一同编修国史,仍然兼任赞善大夫。八月,皇上命令宋濂与詹同、乐韶凤等人编纂《大明日历》一百卷,又与吴伯宗、朱右等人编纂《宝训》五卷。每天早上侍奉皇上用膳,退朝后晋见皇帝时一定赐茶赐座。宋濂向来不能喝酒。有一天,宋濂侍奉皇帝饮酒,喝醉后走起路来东倒西歪,皇帝看到后十分高兴,赐给他一首诗,又让侍臣们都写诗赋,并且说:‘要让后世知道我和君臣是这样快乐。’九年,宋濂被任命为翰林学士承旨、嘉议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仍兼任赞善大夫。提拔宋濂的长孙宋慎担任殿庭仪礼司序班,又征召宋濂的次子宋璲担任中书舍人,子孙接连在宫廷为官,读书人为之感到荣耀。宋濂已经年老,行走困难,皇上命令挑选好马赏赐给他,又作了一首《良马歌》,并命令文学侍从之臣都赋诗,来表示优厚的宠幸。到这时,他六十八岁了。皇上怜悯他年老,赐他退休回归故乡。等到向皇帝辞行的时候,皇帝把自己撰写的文集赏赐给他,加赐纸币、彩色绸缎和三套衣服,命令他的孙子张慎护送(他)到家。宋濂上表称谢,皇帝又亲手写下诏书答复他。从此,他每年来朝见一次,到了之后皇帝会给他非常优厚的待遇。洪武十三年,宋璲因事获罪,宋濂应当被连坐,有关部门请求治他的罪。皇上因为宋濂是旧臣,特地命令他住在茂州。洪武十四年五月,(他)走到夔州时去世了。他所着的作品有《潜溪集》四十卷、《萝山集》五卷、《龙门子》三卷、《浦阳人物记》二卷、《翰苑集》四十卷、《归田集》四十卷。长子李瓒,与李璲都因为擅长书法而闻名。

丙戌日。工部奏报差役张致中上书进言三件事:其中第一件事说:监察御史是寄托着朝廷耳目的职位,是地位显贵、职司重要的部门。应该精心挑选在朝廷中老练成熟、正直敢言的人,或者是所属官府中公正廉明的人,使他们担任这个职位,或许就能知道官府与百姓的利弊得失,斥恶扬善,来辅助治理与教化。其二:京城是天下都会的地方,近来米价飞涨,各种物资价格暴涨,都是因为苏州、湖州等府发生水灾,粮食歉收,平时没有储备粮食导致的。从今以后应该让各府、州、县设置常平仓,每到秋天粮食丰收的时候,官府拿出钱钞来收购粮食放入粮仓,如果遇到荒年,平价卖出粮食。米价不上涨,物价自然就平稳了。像这样的话,官府不会失去利益,百姓就能受到好处了。第三条说,北方的郡县开垦荒田,每年都有增加扩大,可是土地空旷百姓稀少,开垦拓展有限,各地的太守县令往往责令里长甲长增多上报的数额,把这作为自己为官的政绩,欺骗君上损害百姓,很是没有意义啊。应该让各地的农民自行核实实际开垦的土地亩数,以确定税粮的多少,这样才不会有名无实,使百姓不被繁重的赋税所困,才能增加人口、扩大生产,从而增加赋役。奏疏呈上后,皇帝看过之后,嘉奖了张致中,将他提拔为宛平县知县。升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同知潘德为运使。

辛卯日,朝廷增派羽林等卫军士补充秦、晋、燕三府的护卫兵力。秦王府西安护卫原来的士兵有一千四百五十一人,再加上羽林军士兵二千二百六十四人。晋王府太原护卫的旧有军士一千六百三十人,再加上兴武等卫所的军士二千二百五十一人。燕王府的燕山护卫原有一千三百六十四人,又补充了金吾左等卫所的两千二百六十三人。

癸巳日,任命元朝的诸王伯忽担任赣州镇抚,孛罗歹担任荆州卫镇抚,让他们领取俸禄却不处理事务。西安府发生地震。

甲午日,朝廷任命都督佥事曹震为河南都指挥使。命令浙江等十二个布政使司以及直隶府州,各自根据其山川地势的险阻或平坦、地理位置的远近绘制地图进献上来。

丙申日。调成都中卫两千名军士补充贵州卫,并且征调前、后、左、右四卫的七百军士防守黄平。

己亥日,撤销将作司。改贵州金筑长官司为安抚司,任命长官笞察为安抚使。

甲辰日,皇上对中书省的大臣说:“在京城等待选拔任用的官员,应该尽早进行选拔考核(确定官职),然后让他们马上赴任。听说长期住在客舍的人,每天都要耗费钱财,甚至会耗尽所有的钱财,还要向别人借债。过去元朝的不良政治,这也是其中一个方面。那些被选为候补官员而滞留在京城的人,经常是很多年都没有被任命官职,他们的钱财都用尽了,于是只能去做医生或占卜师,使得贤能的人失去了操守,这实际上是朝廷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对待他们。从今以后选拔任用官员之后,按照品级的差别,都给予路途费用,仍然让有关部门提供车船送他们赴任。于是将这些规定写成法令。

丁未日,撤销思文监,任命监丞曾秉正为刑部主事。这个月,皇帝命令都督佥事蓝玉在东昌练兵。融州的盗贼潘宥等人发动叛乱,广西卫的官军将他们捕获并斩杀。赏赐京城卫戍部队的士兵丝帛。琉球国中山王察度派他的弟弟泰期等人入朝上表,祝贺正旦,献上十六匹马、一千斤硫黄,皇帝赏赐泰期等人不同数量的钞币。安南的陈煓和占城国兴兵互相攻打,(陈煓)在占城境内大败,陈煓战死。高丽派遣使者到京城,为他们的故去国王王颛请求赐予谥号。皇上认为王颛被他的臣子所杀,就命令中书省的宰相说:“朕出身寒微,顺应天命,成为了中原的君主。在刚刚即位时,就派人去告诉四夷的酋长,让他们知道中国有了新的君主。而高丽国王王颛听到这个命令后,马上称臣纳贡,这并不是畏惧武力,而是心悦诚服的缘故。他们的国王表达忠心已经好几年了,却被臣子杀害,这件事又过去好几年了。现在才来请求赐予谥号,是想借助我们的命令,安抚他们的百姓,而且是想掩盖他们弑君叛逆的罪名罢了。他们的请求不真诚,不能答应他们。先前扣留下来的使者,就让他们回去吧。皇帝下诏赐给苏州、松江、嘉兴、湖州等府去年遭受水灾的百姓每户纸钞一锭,共计四万五千九百九十七户。二月己酉日,初一。派遣官员祭祀共十七位历代帝王,分为五室,在宫殿的东南方一共设置三个酒尊,酒尊向西,在神位的右边设置一个祝版。初次献上祭品后,朗读祝词,其余的礼仪和原来一样。祝文说:皇帝恭谨地派遣官员某向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帝金天氏、帝高阳氏、帝高辛氏、帝陶唐氏、帝有虞氏、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皇帝、汉光武皇帝、隋高祖皇帝、唐太宗皇帝、宋太祖皇帝、元世祖皇帝致祭说:从前,你们承受上天的使命,相继成为君王,代天治理万物,抚育百姓,伦理纲常秩序井然,流传至今。百姓多福,思量不忘报答,特地在春秋两季祭祀,希望您的英灵,能享用祭品,降临这里。请享用吧。

庚戌日,祭祀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派遣大都督府的官员祭祀军旗。

壬子日,皇帝派遣官员祭祀先农神,命令应天府的官员率领年老的农民陪同祭祀。祭祀时正位、配位的陈设各自使用一个登(古代盛肉食的器皿)、两个铏(古代盛羹的小鼎),其余祭祀用的牲畜、币帛和器物,都和二年祭祀先农时相同。各种祭祀的礼仪。祭祀那天,乐舞生各自站到自己的位置上,献官、陪祭官、执事官也各自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典仪官唱迎神,协律郎举起麾(指挥奏乐开始的旗帜),演奏《永和》之曲,献官、陪祭官都行四拜之礼。典仪官唱‘奠帛,行初献礼’,献官走到盥洗位,把笏板插在腰带上,洗手并用布擦拭,抽出笏板,协律郎举起指挥用的旗帜,演奏《永和》之曲,表演《武功之舞》。献官来到放酒樽的地方,执事者用爵取酒。献官到先农神位前跪下,把笏板插在腰间,献上丝帛、献酒,拿出笏板,读祝官拿过祝文,跪下宣读完毕,献官俯身伏地,起身,平身,到后稷神位前,像前面一样行礼,但没有祝文,然后回到原位。典仪官高唱进行亚献之礼,协律郎举起麾旗,演奏《寿和》之曲,表演《文德》之舞。执事官各自按照爵位接受祭酒,将酒献给神位前。典仪官高声唱‘行终献礼’,协律郎举起指挥棒,奏寿和之曲,跳起文德之舞。仪同三司进行亚献。典仪官唱‘饮福受胙’,献官到饮福位跪下,把笏板插在腰间。负责礼仪事务的人用酒爵送上(福酒),献官饮下福酒,执事官送上祭肉,献官接受祭肉,拿出笏板,俯身下拜,起身,挺直身子,回到原位,再次下拜。陪祭的官员都拜了两拜。典仪官高唱撤去食物,协律郎举起旗帜,演奏《寿和》之曲。执事者各自前往神位前撤去祭品。典仪官高唱送神,协律郎举起麾旗,演奏《永和》之曲。献官、陪祭官都行四次跪拜礼。典仪唱道:‘读祝官捧祝文,掌祭官捧帛、祭品,各去瘗位。’唱望瘗,协律郎举起指挥用的旗帜,演奏《永和之曲》。献官前往望瘗位,礼仪结束。皇帝恭敬地派遣担任某官职的官员到先农神这里来祭祀:想那先农神当初兴起农业之事,于是种植优良的谷物,为百姓确立生机,世世代代永远依赖(先农神的恩泽)。现在即将开始春耕,(我要)亲自耕种籍田,恭敬地用牲畜甜酒等众多祭品,举行常规祭祀,以后稷配享(祭祀)。它的乐章和二年二月祭祀先农正位时相同,只是不演奏进俎曲。又进献了神曲,(原本记载)穿戴冕服的人在队列之中,(此处)改成穿戴冠裳的人在队列之中。

癸丑日,举行了朝日礼。

乙卯日,朝廷再次任命刑部尚书唐俊为福建布政使司右参政,将右参政瞿庄升为左参政。

丙辰日,任命秀才徐尊生为翰林应奉。尊生,字大年,是严州淳安县人。博学多才,擅长写文章。洪武初年,朝廷征召众多儒生编撰《元史》,以及商议礼制、编纂日历,徐尊生都参与其中,(朝廷)授予他官职,(他)坚决推辞后回归故乡。到了这个时候,郡里又把他作为秀才推荐给朝廷,朝廷授予了他现在的官职。

丁巳日,派遣御史大夫汪广洋到先师孔子庙举行释奠礼。任命宦官徐正等二十八人担任尚衣奉御等职务。任命光禄司大官署令萧韶为太仆寺丞。当时礼部尚书李允因为犯有失职的过错,也被降职为寺丞。

戊午日,祭祀太社、太稷。夜晚,太阴星侵犯舆鬼宿。

己未日,撤销北平府香河县,把香河县的地域并入漷州,把漷州改为县。撤销平谷县,把它的辖区划给三河县,又将武清、宝坻二县划归通州管辖。

辛酉日。皇上敕令兵部大臣说:“天下卫所的军士都是来自四方的人,家乡路途遥远,贫穷的人很多,每月发给他们的粮食,仅仅能够自给自足。其中有很多人出不起办理丧事的费用,致使他们的家人死后不能入土为安,有的甚至抛尸荒野,这实在不是怜悯百姓的办法。我听说周文王掩埋朽骨(无主的尸骨),天下的人都归向他的仁德。何况我的壮士,常常尽力效劳,怎么能让他们流离失所呢?从今以后,凡是有军人死亡,如果家中贫困不能办理丧事的,官府为他们提供棺木来安葬。主管部门将这件事制定成法令。

壬戌日,任命翰林院编修傅藻为应奉。

癸亥日,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朱植出生。她的母亲是韩氏。

甲子日,赈济苏州、松江、嘉兴、湖州等府去年遭受水灾的百姓,每户发放一石米,共计十三万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在此之前,因为苏州、湖州等府遭受水灾,朝廷经常用钱钞来赈济灾民,接着又听说那里米价飞涨,百姓生计还没有恢复,又命令(官府)都用米来供给他们。

丁卯日,皇上对中书省的大臣说:“享有俸禄的人家,和普通百姓相比,高贵低贱有差别。奔走办事、执行差役来侍奉君主,这是普通百姓的事。如果贤人君子已经使自身尊贵,却又使自己的家人服役,那么君子和庶民就没有区别了,这不是鼓励士人、对待贤人的正确方法。从今以后,朝廷各部门现任官员的家中,如果有田产的,除了缴纳租税之外,全部免除他们的徭役。”并着为法令。

己巳日,朝廷派遣监察御史吉昌等十三人分别巡视山东、广西等地。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

壬申日,任命北平按察司佥事吕本为礼部尚书。吕本起初担任太常卿,因事犯罪被罚到功臣庙服劳役,不久被宽恕,外调担任北平按察司佥事,到这时升任现在的官职。

任命国子监学生范与辰为代理刑部主事,因为他上书言事很符合皇帝的心意。

三月初一(己卯),国子助教钱宰因为年老请求辞官归乡,皇上答应了他,命令授予他文林郎、国子博士的官职,让他辞官归乡。皇帝敕谕说:“朕过去平定四方,就开办学校,延请儒师,使功臣贤能的子弟、平民中的优秀人才,没有一个不入学学习,用经史六艺教育他们,使他们明白事理、适用政务,分布在朝廷内外,共同保持太平盛世,没有尽头。国子学的助教钱宰,学问高深,教导有方,在国子学工作了几年,成绩显着。朕正为诸位读书人有了学习的榜样而高兴,而你年满七十,诚恳地请求辞官回乡,朕特授予你文林郎、国子博士,允许你退休。你还能在一乡之中为人师表,教导后学晚辈,以此补益治理政事,这样或许能不愧于古时乡大夫的教化,那我还是有期望的。”钱宰是会稽人,学识渊博,擅长写文章,二十年后,在家中去世。

壬午日,任命刑部侍郎李浩为湖广按察使,工部主事郑九成为河南按察使,监察御史张机为陕西按察司副使。

甲申日,户部上奏:“天下税课司局征收的税款没有达到规定数额的有一百七十八处,应该派遣宦官、国子生以及部委官员各一人前去核查实际情况,制定定额。”皇帝同意了。

夜里,月亮干犯天樽星。

癸巳日,任命户部侍郎徐铎为平阳府知府,王镛为嘉兴府知府,户部郎中邵善为杭州府知府,刑部员外郎唐蔚为明州府知府,郎中许杰为抚州府知府,前福建行省都事宋诰为临江府知府,工部郎中张允为福宁府知府,户部郎中徐伯善为代州知州。

乙未日,诏令吏部:凡是官员去世的,免除他家三年的徭役,子孙年龄长大才能够任用,愿意前往京城任职的听凭其意愿。

将荆州府的秭归县改名为长宁县。

夜里,月亮侵犯心宿。

丙申日,恢复了永城侯薛显的食禄。薛显之前有过错,被削减了俸禄,到这时又全部给他了。

戊戌日,增设了滁阳、仪真、香泉、六合、天长五个牧监。滁阳设有二十二个郡,仪真、六合各设有七个郡,香泉设有八个郡,天长设有四个郡,都隶属于太仆寺。统计牧养的种马,共有一万七千三百八十五匹。皇帝对中书省大臣说:“自古以来拥有天下国家的人,没有不重视马政的,所以询问国君财富的人,国君一定会数着马匹来回答。《周礼》中的六卿,夏官以司马作为职能,特别重视军事等事务。后世由太仆掌管此事,依旧按照之前的命令行事,又设置了众多监官来分担责任,希望能做到名实相符,百姓不劳苦而牲畜繁殖增多。只是担心主管官员不费心,百姓又怠惰,马政不修习,那么督察责罚的政令推行,难道不会因为养马而使百姓疲困吗?国家以百姓为根本,如果因为马匹而使百姓疲惫不堪,那就不是好的政策了。其中隶属于太仆寺的各个牧监,要让他们各自恪尽职守,不要懈怠。”

丁未日,皇帝与群臣讨论天体与日月五星的运行。翰林应奉傅藻、典籍黄麟、考功监丞郭傅,都用蔡氏左旋的学说来回答。皇上说:“天向左旋转,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向右旋转,大概是因为有二十八宿作为经的参照,它们附着在天体上而不移动,日、月和五星是在天上横越运行的天体。我自从起兵以来,和擅长推算天文历法的人仰望观察天象,已经有二十三年了。曾经在天气清爽的夜晚,指着一宿作为主要星宿,月亮位于这个星宿的西边,相距约一丈,经过一整晚,月亮逐渐向东移动了。由此看来,这是向右旋转的,历法家也曾讨论过这个问题。蔡氏认为是向左旋转,这是儒家的学说。你们这些人不分析并且讨论它,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推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的学问吗?”

这个月,灵壁县百姓袁亮、蒋开山聚众作乱,官军将他们捕获斩杀,境内全部平定。

夏季四月初一(戊申日)。

己酉日,皇帝到太庙祭祀。命令卫国公邓愈担任征西将军,大都督府同知沐英担任副将军,率领军队讨伐吐蕃。在此之前,吐蕃所属的川藏部落拦截杀害了使者巩哥锁南等人,所以皇帝命令邓愈等人前去讨伐他们。

庚戌日,长沙府善化、长沙两个县发生了大水灾。任命户部员外郎赵寅为中书左司郎中。

庚申日,赈济宜兴、钱塘、仁和、余杭四个县遭受水灾的百姓两千多户,每户给予一石米。

壬戌日,在徐州永固镇设置巡检司。任命磨勘司令李亨为苏州府知府。

癸亥日,任命仪鸾司大使叶茂为福建布政使。叶茂是江陵人。吴元年,他因军功被任命为拱卫司副使,不久升为拱卫司大使。洪武五年,他改任仪鸾司副使,七年升任大使,到现在因为考核成绩最优升任现在的官职。

乙丑日,命令翰林院编修桑慎、陈晟暂代监察御史之职。

戊辰日,赈济太平、宁国这两个府遭受水灾的百姓四千四百八十五户,每户发给一石米。

诏令加赠高阳郡公耿再成为泗国公,其功勋和谥号照旧。封诰的文字和前面一样。当初,耿再成驻守处州,因为苗军元帅李佑之发动叛乱,他在战斗中遇难,朝廷多次追加对他的追赠。到这时皇上又想起了他,所以有了这个任命。他的哥哥耿琰曾经担任参侍舍人,被任命为汝宁卫指挥佥事,去世后,他的儿子耿瑜承袭官职,担任威州卫指挥佥事,后来因犯罪被免官。后来征南将军杨文征讨奉议,重新起用耿瑜担任廉州卫指挥佥事,耿瑜去世后,他的儿子耿濂继承了职位。

己巳日,济宁府出现蝗灾。禁止天下的急递铺士卒私自拆看公文,窥探其中内容而泄露机密。当时溧水旧镇驿站的士卒有私自阅读公文、剪裁多余纸张的情况,所以下令禁止这种行为。

任命儒士王钝为礼部主事。

乙亥日,河南陕州同知张域等十四人任期已满且考核成绩最优,皇帝下诏赐宴,命令他们官复原职。

这个月,故元将领也速侵犯庆阳,庆阳卫的士兵击退了他。

密云卫发生火灾,烧毁了房屋。

泉州百姓任钧显等人发动叛乱,侵犯安溪县,夺走县印后离开。泉州卫追击并斩杀了他们,抓获了他们的党羽三百多人。

曲先卫指挥沙剌杀死了故元安定王卜烟帖木儿,他的儿子板咱失里杀死沙剌来为父亲报仇。不久之后,板咱失里又被沙剌部的将领杀害。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