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荒野直播:我的秘境通现代 > 第82章 深度共鸣与隐藏协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2章 深度共鸣与隐藏协议

“观测者号”核心大厅内,稳定的白光驱散了长久以来的阴霾,但林越的心中却萦绕着一丝新的、锐利的疑虑。能源危机暂时缓解,生存的基础得以重建,但那条关于【档案库 - 深度加密区】的异常能量脉冲记录,像一根细小的尖刺,扎在他的意识深处,不容忽视。蓝晶,这种神秘的晶体,似乎远不止是高效的能源那么简单。

他站在主控台前,屏幕上显示着稳定的能源流和系统状态,一切看似平静。然而,他的目光却反复扫过那条孤零零的日志记录——“未知协议激活信号(持续时间 0.1秒)”。这短暂的闪烁,是系统误差,还是通往“观测者号”真正核心秘密的钥匙孔?

“必须弄清楚。”林越低声自语,声音在寂静的大厅中格外清晰。依赖直觉和过往的经验,他强烈地感觉到,这个加密区隐藏的信息至关重要,可能关乎蓝晶的本质,甚至与“方舟之心”和“吞噬之影”有着直接联系。

他首先尝试了常规的访问方法。调出系统权限列表,输入最高级别的访问指令(基于他目前“继承者”的身份)。结果一如既往:“访问被拒绝。需要特定密钥或满足未指定的触发条件。” 冰冷的提示符宣告此路不通。

密钥?他有什么可以称之为“密钥”的东西?金属圆盘?星图碎片?还是……蓝晶本身?

他的思路回到了能量脉冲本身。日志明确显示,脉冲是在蓝晶能量接入主网的瞬间产生的。这意味着,触发条件很可能与蓝晶能量的某种独特属性相关——可能是其特定的能量频率、波动模式,或者某种尚未被识别的信息编码。

他需要设计一个实验,不是粗暴地提升能量,而是尝试“调制”能量,模拟或放大那种触发脉冲。

这是一个精细且充满风险的操作。任何不当的能量调制都可能破坏刚刚建立的稳定供能,甚至损坏精密的能源网络接口。他必须万分小心。

他调出了能源协调接口的低级控制面板。这里通常用于精细调整能量输出参数,以适配不同的设备需求。现在,他要用它来扮演一个“能量调音师”的角色。

首先,他记录了当前稳定的能量输出频率和波形——这是基线。然后,他回顾了触发脉冲时的能量读数,那是一种极其短暂的高频尖峰,叠加在基础能量流之上。

“尝试复现那个尖峰……但强度要低,持续时间要可控。”他制定策略。他不敢直接模拟脉冲的完整强度,而是计划通过微调,产生一个类似的、但微弱得多的谐波信号,看看是否能再次“叩响”那扇隐藏的门。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操作。指尖在触控屏上缓慢滑动,精细地调整着能量频率发生器参数。他先尝试稍微偏离基频,引入一个微弱的、高频的调制信号。

“嗡……”能源系统发出了一声几乎难以察觉的音调变化,能源读数轻微波动了一下,但很快恢复稳定。加密区日志没有任何反应。

他调整调制深度,改变信号形状。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调整都如同在深渊边缘试探,精神高度集中,生怕引发连锁反应。

时间在寂静的实验中流逝。失败了几十次后,就在他几乎要怀疑自己的判断时,一次偶然的参数组合,让主控台日志再次跳出了一条新的记录:

【检测到低频谐振信号…匹配加密协议唤醒序列片段…信号强度不足…连接尝试失败…】

成功了!虽然只是片段,但证明了他的方向是正确的!这种特定的低频谐振,是钥匙的一部分!

希望重燃,林越精神大振。他仔细分析这次成功的参数,发现关键不在于高频尖峰,而在于一种特定的、极其稳定的低频波动,这种波动恰好与蓝晶能量固有的某种深层共振频率吻合。之前的脉冲尖峰可能只是接入瞬间的瞬态现象,真正的钥匙是这种稳定的低频“共鸣”。

他调整策略,不再追求脉冲,而是专注于生成并维持这种稳定的低频谐振波。他小心翼翼地增大谐振信号的强度,同时密切监控主能源网的稳定性。

“共鸣强度提升至阈值…”他默念着,眼睛紧盯着加密区访问日志。

突然,屏幕上的日志界面猛地刷新!不再是简短的提示,而是一连串飞速滚动的代码和状态信息!

【低频谐振认证通过…】

【检测到有效能量源(蓝晶)…】

【开始协议握手…】

【验证继承者身份标记(圆盘信号)…】 怀中的金属圆盘适时传来一阵温和的温热。

【验证通过!】

【权限升级:临时访客 -> 隐匿协议访问权限(一级)】

【正在加载隐藏协议界面…】

主控台屏幕中央,一个全新的、风格古朴却充满科技感的界面缓缓浮现。界面背景是深邃的星空图,中央是一个不断旋转的、由复杂几何光纹构成的徽记——正是星图碎片和黑色石板上出现过的那个符号!徽记下方,列出了几个新的、之前灰色不可见的选项:

【隐匿通讯日志(部分解密)】

【远古契约摘要(权限不足)】

【方舟之心状态监控(基础)】

【环境能量场谐波图谱】

【文明火种档案库(锁定)】

林越的心脏狂跳起来。他成功了!他不仅解锁了加密区,还获得了新的权限!这些选项,每一条都可能蕴含着颠覆性的信息!

他首先点开了 【隐匿通讯日志(部分解密)】 。

界面展开,呈现出一系列按时间排序的日志条目,大部分条目仍然被加密锁死,但最早期的几条已经可以阅读。日志的语言并非现代任何语种,但通过遗迹的实时翻译系统,林越读懂了其中的内容:

【纪元标记:守望者第七循环,恒星风平静期】

【发信源:方舟之心(主控核心)】

【接收源:观测前哨站网络(本机标识:观测者7号)】

【信息摘要:常规状态报告。封印网络稳定性97.4%。环境能量熵增速率在预期范围内。未检测到“吞噬印记”活性。持续监控中。】

【纪元标记:守望者第三十二循环,遭遇异常引力涟漪】

【发信源:方舟之心(主控核心)】

【接收源:观测前哨站网络】

【信息摘要:警报!检测到未授权超空间信号接近本星系!信号特征无法识别,非签约文明。已启动隐匿协议。提升警戒等级至‘黄色’。向所有前哨站广播预警。】

【纪元标记:守望者第三十三循环,后续指令】

【发信源:方舟之心(主控核心)】

【接收源:观测者7号】

【信息摘要:隐匿协议持续生效。非必要通讯静默。优先保障自身隐匿与生存。除非收到‘觉醒’指令或封印网络完整性低于60%,禁止主动联系主控核心。钥匙(蓝晶)的能量特征必须隐藏。重复,必须隐藏。】

日志到此中断,后面的条目均显示“加密等级过高”。

林越屏息读完了这些信息,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些日志揭示了几个关键信息:

“观测者号”是一个网络中的节点:它并非孤立的设施,而是名为“观测前哨站网络”的一部分,直接受“方舟之心”指挥。

持续的监控使命:它们的任务是长期监控“封印网络”和“吞噬之影”(日志中称为“吞噬印记”)的状态。

远古的预警:在很久以前,就有未知的、非“签约文明”的势力(很可能就是当前的天外威胁)接近过这个星系,并引发了高度戒备和长期的“隐匿协议”。

蓝晶是关键与禁忌:日志明确指出“钥匙(蓝晶)的能量特征必须隐藏”,这说明蓝晶不仅是能源和钥匙,其能量特征本身可能是一个信标,会暴露位置,引来危险!

这解释了为什么“观测者号”的许多高级功能被隐藏或锁定——这是为了执行长期的隐匿任务!而他之前激活蓝晶供能,甚至尝试连接“方舟之心”,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违反了协议,增加了暴露的风险!

巨大的收获伴随着巨大的压力。他获得了宝贵的历史信息和对自身处境的更深理解,但也意识到了自己行动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他暂时退出通讯日志,点开了 【方舟之心状态监控(基础)】 。界面显示出一个简化的、象征性的图标,代表“方舟之心”,其周围环绕着代表封印网络的光环。光环的亮度明暗不均,许多区域呈现出暗淡的黄色甚至淡红色,旁边标注着“完整性:41%”(远低于日志中提到的60%安全线!),以及“能量水平:极低”、“核心通讯:静默”。

“方舟之心”的状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它似乎处于极度虚弱和静默的状态,这或许就是它没有对林越之前的连接尝试做出更积极回应的原因。

最后,他查看了 【环境能量场谐波图谱】 。这是一幅动态的能量分布图,清晰地显示着岛屿上不同区域的能量场特性。盆地中央那个巨大的漩涡呈现出狂暴的、不和谐的红色频谱。而“观测者号”的位置,因为蓝晶的供能,正散发着一种独特的、与蓝晶频率一致的蓝色谐波,在这片死寂的能量背景中,如同黑夜中的灯塔般显眼!

“必须隐藏……”林越看着那醒目的蓝色谐波,回想起日志的警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他退出了隐藏协议界面,新获得的权限标志在屏幕一角闪烁。他解开了部分历史之谜,但也背负了更沉重的责任和风险。蓝晶是希望之火,但也可能是招致毁灭的烽火。

【累积打赏点:710点(系统失效,点数冻结)】

在精心设计的能量实验中度过,林越成功解锁了“观测者号”的隐藏协议,窥见了远古的使命与警告。他从一个幸运的幸存者,真正开始触及这座前哨站的核心秘密,也意识到了自己每一步行动都可能在这盘横跨万古的棋局中,落下至关重要的、乃至生死攸关的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