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子在忙碌中悄然滑过,像指尖流沙,无声无息。公测初期的狂潮已然退去,但“星尘”的世界并未沉寂,反而以一种更深厚、更平稳的节奏运行着,如同海面下无声而强大的潮汐。

用户数量稳定增长,不再有爆炸性的数字,却如同溪流汇入江河,持续而坚定。星辰画廊里的作品数量和质量,都以一种令人惊叹的速度攀升。玩家们似乎已经彻底掌握了创造的工具,开始展现出令人瞠目的想象力和执行力。有人用数以万计的构件,耗时数周,搭建起恢弘壮丽的浮空城;有人专注于微缩景观,在方寸之间营造出充满故事感的田园牧歌;更有技术流的玩家,开始研究利用游戏内有限的逻辑元件,尝试构建简单的自动化机械……

社区也日益活跃。教程分享帖、建造心得交流、风格探讨、甚至自发的玩家间的小型比赛……一种良性的、互助的创作生态正在悄然形成。运营团队策划的官方活动总能得到热烈响应,那些被收录进“官方精选”的作品,其创作者几乎一夜之间就会成为社区里的小小明星。

这一切的变化,都如同无声的潮汐,涌动着蓬勃的生命力。

工作室里,深潜仍在继续,但节奏已趋于稳定。新构件的设计稿一批批定稿,进入建模和渲染阶段;优化后的新手引导开始在部分新用户中进行A\/b测试,数据反馈良好;程序组对操作流畅度的优化取得了显着成效,玩家社区的抱怨声明显减少。

而顾殇主导的推荐算法迭代,也进入了关键的训练期。新的模型吸纳了更丰富的玩家行为数据,试图从“他们做了什么”深入到“他们为什么这么做”的层面。训练过程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监控模型的学习曲线,调整参数,成了顾殇近期的主要工作。他常常对着屏幕上那条代表着模型性能缓慢爬升的曲线,沉默地思考,如同一个耐心的农夫,守望着田里的秧苗。

叶羽琋则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向未来。她召集策划和美术,开始构思下一个大型资料片的内容方向。家园系统和画廊平台是坚实的基础,但“星尘”的世界不应该止步于此。她敏锐地察觉到,玩家在创造之后,开始渴望更多的“互动”与“故事”。是否能在玩家创造的世界里,引入更多的动态元素?甚至……让玩家的创造物之间,产生某种联系或影响?

这个想法很大胆,也意味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和设计难度。但她知道,这是让这个世界持续焕发生命力的关键。

她将这个初步的想法与顾殇沟通。顾殇听完,没有立刻表态,只是陷入了沉思。他的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那是他进行复杂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交互式创造……动态世界……”他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眼神锐利起来,“底层架构需要扩展。物理引擎,事件系统,数据同步……都是问题。”

他没有说不行,而是开始本能地分析技术可行性。这对叶羽琋来说,就是最好的回应。只要技术路径存在可能,他就愿意去尝试。

于是,在维持现有版本稳定运营和持续优化的同时,一缕关于更遥远未来的思绪,如同初春的嫩芽,开始在两人心中悄然萌发。眼前的潮汐平稳而有力,而他们已经看到了更远方,那可能掀起的、更加壮阔的波澜。

无声的潮汐,滋养着当下,也孕育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