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 > 第29章 与谋士议,忧其异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章 与谋士议,忧其异状

王府的书房里,烛火彻夜未熄,摇曳的火苗在黑暗中跳动,仿佛是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微弱的光芒照亮了房间,将李世民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如同几尊沉默的石像。案上堆满了卷宗,有东宫的采买记录,有京畿卫的布防图,还有各地官员的动向密报,每一页都浸透着风雨欲来的紧张。

“杨文干那边有回信了。”房玄龄率先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彻夜未眠的疲惫,眼下有着淡淡的青黑,“他收了太子的黄金百两,却按兵不动,既没答应帮忙,也没把金子退回去,显然是想坐观其变,看哪边胜算大再站队。”

“老狐狸。”杜如晦冷笑一声,手指敲击着案上的京畿卫布防图,“他以为能左右逢源,却忘了东宫豢养黑袍人之事,他当年为太子监造东宫时就曾得过阿罗憾的‘赏赐’,未必干净。阿罗憾那种人,怎会容他摇摆不定?迟早会用邪术控制他。”

长孙无忌忧心忡忡地补充:“更麻烦的是礼部。太子让礼部尚书拟定‘祭天祈福’的章程,说是要为陛下祈寿,实则想借祭天之名,昭告天下‘太子德配天地,天命所归’,还打算让阿罗憾以‘西域高僧’的身份陪同祭祀,主持祈福仪式。这哪里是祈福,分明是想把十字教搬上台面,让百姓以为连‘圣主’都支持太子!”

李世民指尖敲击着案几,发出“笃笃”的轻响,目光落在卷宗里的一份证词上——那是从城南窑厂抓到的黑袍人熬不住酷刑招供的,说阿罗憾正在东宫密室炼制“血莲丹”,声称服下此丹能“沟通圣主,获得无上神力”,而这丹药的“药引”,竟是李建成的一滴心头血。

“阿罗憾这是要彻底控制太子。”李世民沉声道,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血莲丹若成,建成便会沦为他的傀儡,神智不清,只知听从阿罗憾的命令。到时候别说祭天,就是让他逼宫弑父,他也会照做。”

房玄龄双眉紧蹙,右手轻轻捻着下巴上的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可祭天需陛下钦准,陛下虽近来身体不适,却也不至于糊涂到让一个胡僧参与国祭,这不合礼制。”

“陛下近来身体不适,多依赖太子侍疾。”杜如晦叹了口气,声音压得更低,“昨日太医令偷偷递消息来,说陛下的汤药里,多了一味‘安息香’,太子说是特意从西域求来的奇香,能安神助眠。可那安息香燃烧后的气味,与阿罗憾献给太子的香料一模一样,属下让人查过,那根本不是安息香,而是一种能让人精神恍惚、意志消沉的迷药。”

众人听闻此言,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们心中暗自思忖,如果陛下的汤药真的被人动了手脚,让他整日昏昏沉沉,太子再趁机在耳边进言,说什么“圣主显灵,需借祭天巩固国运”,未必不能得逞。

“必须阻止祭天。”李世民站起身,烛火映在他脸上,明暗交错,眼中闪过决绝,“更要查清陛下的汤药是否真有问题。玄龄,你明日借探望陛下之名,去太医院查探一番,找当年给先皇后看过病的张太医,他为人正直,且欠过秦王府人情,定能说实话。务必小心,别惊动东宫的人,他们在太医院肯定安了眼线。”

“是。”房玄龄领命,将此事记在纸上,又划了个圈。

“如晦,”李世民转向杜如晦,目光锐利,“你去联络军中旧部,尤其是尉迟恭、程知节他们,让他们暗中集结人手,秦王府的八百府兵也要做好准备,兵器甲胄连夜清点,确保随时能用。若东宫动武,我们不能束手就擒。”

杜如晦点头,语气坚定:“殿下放心,军中将领多感念殿下恩德,当年平定窦建德、王世充,都是殿下带着他们出生入死。只要殿下一声令下,别说京畿卫,就是边关将士,也会有人赶来相助。”

长孙无忌忽然道:“殿下,叶道长那边……要不要请他卜一卦?近来星象混乱,白日里都能看到凶星,属下总觉得有大事要发生,心里不安。”

李世民想起叶法善那日的话,想起梦中太白金星的警示,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必。道长说过,‘民心即天意’,我们只需守住民心,做好万全准备,便无需问卜。若天道真有灵,定会站在护佑百姓的一方。”他看向三人,目光沉静而坚定,“东宫的动作越急,越说明他们心虚,怕夜长梦多。月蚀之夜是他们的死线,也是我们的机会。在那之前,我们要稳住阵脚,静待其变,等他们先露出破绽。”

夜色渐深,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像一层薄薄的霜。书房的烛火却越燃越亮,四人继续商议着应对之策,从官员任免到兵力部署,从舆情引导到应急方案,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甚至连冯立可能从哪条巷子里偷袭、杨文干的兵马何时能到玄武门都一一推演。

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第一声鸡鸣划破夜空,四人才停下商议。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起身告辞,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晨光中,带着沉甸甸的使命。李世民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处东宫的方向,那里的黑气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他知道,一场决定大唐命运的风暴,已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