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万美元。
这串冰冷的数字像一根钢针,精准地刺入林晚秋紧绷的神经。
这不是卷款潜逃,陆承宇不是那种会留下如此明显尾巴的蠢人。
这更像是一种宣告,一种精心设计的、在最后时刻引爆的玉石俱焚。
她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指尖在键盘上快得几乎出现残影。
她调出了陆承宇早已主动提交给她备案的那份海外资产清单,逐一核对。
果然,一个位于瑞士的信托基金账户,昨夜发生了两笔刺眼的操作。
第一笔,五百万欧元,转入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匿名离岸公司,交易附言为“项目预付款”。
第二笔,数额不大,却更为诡异,是三笔总计约百万美元的款项,分别支付给了三家国际顶级律师事务所,名目是“紧急法律咨询费”。
林晚秋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不是资金外逃,这是在启动一套复杂的跨国资产“净化”程序。
有人正以“合法代理”的名义,将陆承宇名下与青禾镇项目相关的资产,迅速重组、拆分,最终洗白成一笔笔“商业纠纷中的待定财产”。
一旦进入这个流程,即便是国家级的追讨,也将陷入漫长的、以年为单位的国际司法扯皮之中。
等官司打完,钱早已不知去向。
“好一招金蝉脱壳。”林晚秋低声自语,眼中却无半分欣赏,只有愈发浓重的寒意。
“陈秘书,”她拿起内部通讯器,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立刻上报省纪委监委国际合作处,以我的名义申请紧急启动《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协作机制》,目标账户信息我马上发你。同时,请求公安部网安总队协助,锁定操作该账户的实际Ip地址,我要精确到门牌号。”
命令下达,国家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不到半小时,技术反馈抵达。
加密邮件中只有一行简短的地址:滨江市,希尔顿酒店,27层,商务中心三号机位。
林晚秋没有申请搜查令,更没有惊动酒店。
她看着窗外逐渐升起的朝阳,拨通了堂妹林小禾的电话。
“小禾,帮我个忙。以‘清泉读书会’的名义,租下希尔顿酒店的湖景会议室,就今天。理由是为镇里的孩子们组织一场‘青少年财经启蒙讲座’,邀请银行家做分享。”
电话那头的林小禾没有丝毫犹豫:“好,姐。”
一小时后,林晚秋带着几名调查组成员,以“活动筹备方”的身份,堂而皇之地入驻了酒店。
她亲自指挥着“志愿者”们布置场地,搬运投影仪和桌椅,借着这片刻的混乱,她和陈秘书走进了空无一人的商务中心。
监控画面被迅速调取。
凌晨四点十五分,一个戴着深色鸭舌帽、穿着酒店清洁工制服的男人走了进来。
他用一张临时身份证登记上网,全程戴着白色作业手套,操作电脑时,身体刻意挡住了摄像头的大部分视角,显然是受过专业训练。
二十分钟后,他利落地删除所有记录,起身离开。
然而,就在他转身的瞬间,脚下无意中踢倒了角落里的一个金属垃圾桶。
桶里的废纸散落一地,他快速地捡拾起来,却似乎没有留意到,一枚小巧的、印有酒店Logo的U盘从他的口袋里滑落,悄无声息地躺在了深色地毯与墙壁的夹角里。
林晚秋的目光锁定了那个微小的反光点。
她走过去,装作整理被踢乱的地毯,自然地弯腰,将那枚U盘拈在了指尖。
技术人员的数据恢复工作在移动指挥车内紧张进行。
半小时后,一个经过三重加密的文档被成功破译。
文档标题触目惊心——《善后方案V3.0》。
这份方案详尽地规划了如何切割、转移、洗白陆承宇名下的所有涉案资产,如何利用境外法律漏洞制造诉讼壁垒,甚至还包括了几个备用的“替罪羊”名单和相应的舆论引导策略。
而在文档的末尾,起草方署名赫然是“京晟顾问”。
“京晟顾问……”陈秘书在数据库中迅速检索,“注册地香港,法人是空壳,但通过股权穿透,其实际控制人,是现任市政协副秘书长,刘维民。”
他又调出另一份人事档案,放在林晚秋面前:“刘维民,周志邦的大学同窗,同年入伍,转业后一同进入市委机关。他是周家在市里最后,也是最隐蔽的一道‘防火墙’。”
直接动刘维民,等于彻底掀开底牌,必然会引起对方的警觉,甚至狗急跳墙。
林晚秋摇了摇头,她要的不是打草惊蛇,而是釜底抽薪。
她的目光落在了市政府即将召开的一场“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的议程上,刘维民的名字,作为主持人之一,赫然在列。
两天后,大会秘书处收到了一份来自基层的补充发言材料。
材料题为《关于建立扶贫项目终身责任追溯机制的几点建议》,内容详实,逻辑严谨,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用加粗字体标出的:“……为确保国家资产安全,杜绝历史遗留问题成为糊涂账,建议明确:即便项目原始决策及经手人因死亡、离职、调动等原因脱离岗位,其在任期间经手的重大项目若出现质量或资金问题,相关责任仍应追溯至完整的原始决策链条,直至问题厘清。”
这份材料的署名,并非任何官员,而是三个简单的字:“群众代表”,落款单位是青禾镇。
这份切中时弊、又充满民意的建议,被秘书处作为亮点议题,列入了重点讨论环节。
座谈会上,在多家媒体的镜头前,作为主持人的刘维民,面对这份“来自人民的呼声”,只能面带微笑,义正词严地表示“完全赞同,并且建议尽快形成提案,推动立法”。
他亲手,为自己和周志邦斩断了“死者为大,一死百了”的最后退路。
几乎在刘维民表态的同一时间,林晚秋收到了国际协作的突破性进展。
瑞士方面通过技术比对,确认了陆承宇那个信托基金的开户文件上,“亲笔签名”系高精度伪造,视频认证环节存在深度伪造(deepfake)的人脸替换痕迹。
铁证如山。所谓的“授权转移”,纯属子虚乌有。
林晚秋立即签发申请,对刘维民、周志邦等所有境内关联人员采取限制出境的强制措施。
命令下达不到六小时,深夜的边检系统发出了刺耳的警报。
一名持外交护照的男子在VIp通道被拦截,他所携带的公文包在x光机下显示异常。
开包检查,里面赫然藏着陆承宇的私章、多份签好字的空白授权书,以及数个用于境外通讯的加密电话卡。
此人,正是刘维民的专职司机。
陈秘书亲自带队,连夜突审。
司机很快崩溃,但只交代自己是奉命送“重要文件”出境,对内容一无所知。
然而,一个细节引起了陈秘书的注意——在其车载导航的“历史目的地”中,一个地址出现的频率高得异常:市殡仪馆。
而且,所有前往记录,时间都集中在深夜十一点到凌晨四点之间。
第二天夜里,林晚秋独自驱车,停在了殡仪馆外一条僻静的巷子里。
她换上一身黑衣,伪装成前来祭奠的家属,在监控盲区静静等待。
凌晨三点整,一辆黑色奥迪悄然滑入,停在最阴暗的角落。
车门打开,周志邦独自一人,快步走进了骨灰寄存大厅。
他没有走向任何一个祭拜亲人的区域,而是径直去了一间标有“临时存放”字样的房间。
四十七分钟后,他提着一个黑色的防水文件袋,匆匆离去。
林晚秋没有贸然行动。
次日清晨,她以市纪委“对全市特殊单位进行例行消防安全检查”的名义,调取了殡仪馆的全部内部录像。
高清画面下,一切都无所遁形。
周志邦熟练地在一排寄存柜前输入密码,柜门弹开,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个黑色防水袋。
就在他将袋子抱在怀里的那一刻,林晚秋的呼吸停滞了。
那袋子的款式、材质,甚至边角的一个微小磨损痕迹,都与她父亲林建国生前从不离身的那个公文包内衬,完全一致。
她猛然想起,父亲葬礼那天,那个公文包曾莫名失踪了二十分钟。
当时家人都以为是忙乱中不知被谁收起,后来又在休息室找到了,谁也没有在意。
原来,不是失踪,而是被调换了。
窗外,酝酿已久的雨水终于倾盆而下,冲刷着这个城市的罪恶与秘密。
林晚秋站在父亲的墓前,冰冷的雨水打湿了她的发梢和脸颊,她却毫无知觉。
手中,紧紧攥着那份从张涛处缴获的,记录着所有罪恶源头的双套账原件名单。
远处,一道闪电撕裂夜空,滚滚雷声仿佛从地底传来,像是积压了十年的冤魂在怒吼,在等待一场迟来的裁决。
林晚秋没有立即下令调取殡仪馆那个防水袋里的内容。
她深知,那里面装着的,很可能不仅是她父亲的罪证,更是周志邦用来与她同归于尽的最后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