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131章 猫眼立项,首长一锤定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1章 猫眼立项,首长一锤定音!

几天后,“星火”研究所那间最大的会议室里,关于“单兵微光\/红外夜视仪”——“猫眼”项目的立项论证会,气氛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某种微妙的僵持。

秦念站在投影前,身姿挺拔,清晰地阐述了“猫眼”项目的战略必要性、初步技术构想和“星火”所已有的技术储备。她的陈述逻辑严密,目光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念感。

“……综上所述,为我们的战士配备先进的单兵夜视装备,是扭转夜间战场劣势、夺取未来战争主动权的关键一步。‘星火’在微光成像、电子信号处理和精密制造领域积累的经验,为我们攻克‘猫眼’技术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有信心,有能力……”

她的话音未落,一个带着明显疏离感和某种奇特抑扬顿挫的嗓音,不急不缓地响了起来,打断了她的话。

“秦工的想法,很有……嗯,浪漫主义的色彩。”

所有人的目光转向声音的来源。说话的是坐在赵康所长右手边的一位陌生面孔——吴思远,新近从海外顶尖理工学院引进的“光电专家”,约莫三十五、六岁,金丝边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熨帖的深色中山装纤尘不染,与会议室里大多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便服或工装的技术干部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秦念,带着一种学者式的、却又隐含居高临下意味的审视。

“但是,恕我直言,”吴思远微微后靠,双手交叉置于桌前,摆出了“专家”的架势,“秦工可能对国际前沿的夜视技术,特别是像三代像增强器这样的尖端领域,缺乏足够深切的认知。”

他顿了顿,似乎是在组织语言,又像是在刻意营造一种权威感:“我在国外的实验室亲眼见过,也亲手操作过最新的三代管样品。那不仅仅是技术,那是工业与艺术的结晶。超高真空环境、分子束外延生长单晶材料、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的精密激活……每一道工序,都对基础材料、工艺设备和操作环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远不是靠画几张图纸、搞几次理论模拟,或者……凭借一些取巧的‘土办法’就能解决的。”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秦念身上,语气中的轻蔑几乎不加掩饰:“而且,我了解到,秦工您的专业背景似乎……与光电领域并非完全对口?您之前在‘蜂鸟’和‘鹰眼’项目上的成功,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但隔行如隔山。夜视技术,尤其是核心的像增强器,需要的是极其扎实的理论根基和……系统性的、严谨的科研训练体系培养出的直觉。这并非靠灵感或者……嗯,运气能够弥补的。”

这番话可谓相当不客气,不仅全盘否定了项目的可行性,更将矛头直接指向了秦念的资历和专业能力。会议室内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几位原本就对资源分配感到压力的干部露出了深以为然的表情,开始交头接耳。李文军气得脸色通红,张海洋更是捏紧了拳头,额角青筋跳动。

赵康所长眉头紧锁,打着圆场:“吴工刚从国外回来,见多识广,提出的困难也确实客观存在。秦工的能力和我们‘星火’的潜力,我们也要有信心嘛!大家畅所欲言,充分讨论……”

吴思远仿佛没听到赵康的调和,继续他的“启蒙”:“目前国际上公认最先进的,是采用砷化镓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的三代像增强器。其性能,绝非我们国内目前可能还在研究的、早已落后的多碱光电阴极可以比拟。我认为,与其投入大量宝贵的人力物力,去重复一条已经被证明是‘此路不通’的老路,不如集中资源,想办法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尝试引进一两套三代管的样品甚至是关键设备进行消化吸收。这才是更务实、更高效的选择。”

他的论调,引得少数几个同样有留学背景或对国外技术充满崇拜的年轻技术人员微微点头。

秦念平静地听他说完,脸上看不到丝毫被激怒的痕迹,只有一种深潭般的冷静。她刚要开口,会议室的门被急促地敲响。

赵康的秘书快步进来,俯身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赵康脸色骤然一变,猛地站起身:“同志们,暂停讨论!首长到了!”

话音刚落,会议室的门被完全推开,一位身形不算高大,却步履沉稳如山、目光锐利如鹰的老者,在几名神情精干的工作人员陪同下,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极其朴素的旧军装,肩上没有任何衔级标志,但那股历经烽火、执掌千军万马所沉淀下来的威严气势,瞬间笼罩了整个会议室,让所有嘈杂声戛然而止。

正是那位曾在陆家大院对秦念“信息为王”观点另眼相看的“泰山”首长!

“泰山”首长目光如电,扫过全场,在秦念脸上微微停顿,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温和,随即落在赵康身上:“小赵,在开会?讨论什么,气氛这么‘热烈’?”

赵康连忙上前,简明扼要地汇报了关于“猫眼”项目的立项讨论,以及会上提出的质疑和分歧。

“泰山”首长听完,未置可否,他走到会议桌前,拿起秦念那份还带着墨香的方案草图,仔细地看了几眼,然后目光转向略显紧张又带着一丝激动的吴思远:“这位同志是?”

吴思远立刻站起身,努力维持着镇定,但声音还是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报告首长!我是新调来的研究员吴思远,之前在麻省理工学院光电实验室从事访问研究!”

“哦?留学生,好啊,学成归来,建设祖国,很好。”“泰山”首长点点头,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力量,“那你具体说说,为什么认为我们靠自己,就搞不出这个‘猫眼’?”

吴思远深吸一口气,将之前那套关于技术壁垒、设备差距、材料瓶颈的理论,更加系统、更带“专业性”地复述了一遍,言辞间引用了大量国外期刊数据和实验室见闻,试图支撑其“引进优于自研”的观点。

“泰山”首长耐心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秦念的方案上轻轻敲击着,直到吴思远说完,他才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伫立的秦念:“秦念同志,你的看法呢?”

秦念挺身立正,身姿如松,声音清晰而坚定,回荡在落针可闻的会议室里:

“报告首长,吴工提到的技术难点,是客观存在的。国外走在前面,也是事实。”

她话锋一转,目光灼灼,如同点燃了两簇火焰:

“但是,外国人能造出来的东西,我们中国人,就一定也能造出来!他们搞技术封锁,我们就自己摸索出一条路来!他们没有现成的顶级设备,我们就用‘土办法’结合新思路,创造条件去克服!

‘争气芯’我们搞出来了,‘蜂鸟’在演习里应用起来了,‘鹰眼’也在不断完善!凭什么到了‘猫眼’,我们就不行?!”

她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力量:

“技术差距,不是我们退缩的理由,而是我们追赶的动力!依赖引进,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吃灰,而且关键时刻,别人随时可以卡住我们的脖子!

我们要造的,不仅仅是‘猫眼’,更是我们国家自主科研的脊梁骨!是让我们的战士在黑夜中也能挺直腰杆、看得清、打得准的底气和力量!”

会议室里,许多从艰苦岁月中奋斗出来的老工程师、老革命干部,眼中都爆发出激赏的光芒,忍不住低声叫好。

“泰山”首长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满意笑容,他重重一掌拍在桌子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说得好!!”

声如洪钟,震得人心头发颤。

他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脸色发白的吴思远身上,语气深沉而有力:

“思远同志,你带回了国外的知识,这是好事。但你要记住,科学是无国界的,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国外的技术再先进,那也是别人的!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和方法,而不是跪在地上顶礼膜拜!更要学会,如何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和头脑,解决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带着最终决断的威严:

“我在这里表个态!‘猫眼’项目,必须上!而且要尽快上!资源问题,我来协调!人才问题,‘星火’所内部挖潜,全国范围内选拔支持!秦念同志,这个项目,就由你全权牵头负责!

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不要怕失败,失败了,总结经验,爬起来再干!我相信你们,‘星火’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让我们的战士,在黑夜中拥有一双最锐利、最明亮的‘眼睛’!”

吴思远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嘴唇嗫嚅了几下,还想说什么,但在“泰山”首长那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下,所有的话都咽了回去,颓然跌坐回椅子上,金丝眼镜后的眼神充满了挫败与难堪。

“猫眼”项目,在最高层的强力支持和内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正式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