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4章 北伐山戎显仁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山戎破了孤竹城,正在围攻燕都!”燕国使者跪在齐宫大殿,铠甲上还带着血污,“燕侯恳请霸主出兵相救!”

齐桓公猛地站起身,殿内群臣哗然。山戎是北方游牧部落,骁勇善战,近年来不断南侵,但没想到竟能连破数城,直逼燕都。

“仲父,你看此事...”桓公看向管仲,却发现对方神色凝重,远非平日从容。

管仲上前一步:“君上,此事关乎重大。山戎之患若不根除,北方永无宁日。但北伐山戎,需长途远征,耗费巨大...”

“管相国!”燕使急得叩首,“若齐国不救,燕国必亡!届时山戎铁骑南下,齐国北方也将永无宁日啊!”

桓公沉吟片刻,猛地拍案:“救!不仅要救,还要彻底解决山戎之患!仲父,立即筹备北伐!”

退朝后,管仲却拦住了兴奋的桓公:“君上,北伐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仲父方才不是也主张北伐吗?”桓公疑惑道。

“北伐是必然,但方式有待商榷。”管仲目光深邃,“若齐军独自远征,胜则损兵折将,败则霸业崩塌。臣有一计...”

三日后,齐宫再次召开朝会,这次还邀请了各诸侯国使者。

管仲站在殿前,朗声道:“山戎肆虐,不仅危及燕国,更是中原共同之患。齐提议组建联军,共同北伐!”

台下顿时议论纷纷。鲁国使者首先质疑:“北伐山戎,于我等何益?不如加强边防守备...”

“此言差矣!”管仲立即反驳,“山戎若灭燕,下一个会是谁?今日不救燕,明日谁人来救你?”

接着,他抛出一个惊人提议:“凡参加北伐者,共享战利品。齐分文不取,全部由参战诸侯按出兵比例分配!”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连桓公都惊讶地看向管仲。

郑国使者忍不住问:“管相国此言当真?齐军出力最多,却分文不取?”

“绝无虚言。”管仲微笑,“齐为霸主,维护中原安宁,义不容辞。战利品于齐是小利,诸侯同心才是大利。”

最终,在管仲巧妙周旋下,齐、鲁、宋、卫、郑五国达成协议,组建联军北伐。

---

北伐路上,桓公私下问管仲:“仲父,为何要将战利品全部分给诸侯?我军出力最多,这样岂不是太亏了?”

管仲看着绵延的行军队伍,轻声道:“君上可知,最大的战利品不是金银,而是人心。”

他继续解释:“此次北伐若胜,诸侯皆得利,必感念齐国恩德。若败,损失由各国共担,不会损及齐国根基。而且...”

“而且什么?” “此战之后,各诸侯国军队皆受齐国节制,这不是比些许战利品更有价值吗?”

桓公恍然大悟:“仲父深谋远虑,朕不如也!”

战事比预想的更加艰难。山戎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不断骚扰联军。联军长途跋涉,补给困难,士气开始低落。

一日,鲁国将领带着几个士兵来到中军大帐:“齐侯!我军粮草将尽,再这样下去,只能退兵了!”

其他诸侯国将领也纷纷附和,联军面临瓦解危机。

关键时刻,管仲站了出来:“诸位稍安勿躁。粮草问题,我已解决。”

他带领众人来到后勤营地,只见数百辆粮车整齐排列,粮草堆积如山。

“这...这是从何而来?”鲁将惊讶地问。

管仲笑道:“我早已命人在沿途设立补给点,这些粮草都是从齐国源源不断运来的。从今日起,各军粮草由齐国统一供应!”

诸侯将领又惊又喜,同时也暗自心惊——管仲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调动如此多粮草,其实力深不可测。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管仲接着说:“不仅如此,我还准备了过冬衣物。北地严寒,不能让将士们挨冻作战。”

看着堆积如山的棉衣,各国将领无不叹服。鲁将躬身道:“管相国思虑周全,我等佩服!鲁军愿听调遣,决不后退!”

有了充足补给,联军士气大振。在管仲谋划下,联军采取分化瓦解策略,先击破山戎盟友孤竹国,再集中兵力对付山戎主力。

决战之日,管仲布下奇阵:“山戎善骑射,但不擅阵战。我军以战车为墙,步兵居中,弓弩手在后。待其骑兵冲锋,先以箭雨削弱,再以战车反击。”

战况果然如管仲所料。山戎骑兵发起冲锋时,遭遇密集箭雨,损失惨重。随后齐军战车出击,一举击溃山戎主力。

经过三天激战,山戎大败,向北逃窜。联军乘胜追击,彻底解除了山戎对中原的威胁。

得胜归来途中,发生了一个插曲。

联军经过一个小部落时,发现他们在祭祀一位齐国人模样的神像。一问才知,这个部落曾受齐商恩惠,因此立祠感恩。

管仲心中一动,对桓公道:“君上,武力可服人,但文化才能服心。何不借此机会,将中原文化传播至此?”

于是联军停留数日,管仲派人教当地人农耕技术,医疗知识,甚至还留下几名学者教授文字。

部落首领感激涕零:“齐人不似征服者,反如恩人。我等愿永世归顺!”

其他诸侯国将领目睹此景,无不震撼。他们从未想过,征服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

回到临淄,各国将领带着丰厚战利品准备返回。临行前,鲁将特地来向管仲告别:“此次北伐,让我等见识了何为真正的霸主。不仅强于武力,更胜在仁德。鲁国心服口服!”

待众人离去,桓公兴奋地对管仲说:“仲父,经此一战,齐国霸业稳如泰山了!”

然而管仲却没有丝毫喜悦,反而面色凝重:“君上,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仲父何出此言?” “北伐期间,臣接到密报:南方诸侯见我军北上,暗中结盟,意图不轨。特别是...”

“特别是什么?” 管仲压低声音:“特别是楚国正在暗中联络各诸侯国,准备组建反齐联盟!”

桓公大惊失色:“楚国?我们不是刚与他们签订盟约吗?”

“盟约岂能约束野心?”管仲叹息,“楚国地大物博,一直不甘心屈居齐国之下。此次我们北伐,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就在这时,侍从急报:“君上,相国!周天子特使到!说是...说是要追究齐国专征伐之罪!”

桓公脸色骤变。专征伐是指诸侯未经天子允许擅自征讨,是极大的罪名。

管仲却微微一笑:“君上不必担忧,这或许正是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