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田娃的条陈尚未写完,北疆的战报便如同雪片般飞入京师。扩廓帖木儿用兵果然狠辣刁钻,大同外围数个堡寨相继失守,守军损失惨重,城墙多处被轰天雷炸开缺口,情势岌岌可危。徐达、冯胜率领的援军虽已星夜兼程,但抵达尚需时日。

战争的阴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朝会上,争论的焦点完全集中在了如何支援大同上。粮草、军械、民夫……每一项都需要海量的钱粮支撑。刚刚经历了一场风波和清洗的朝堂,效率难免受到影响,争吵与推诿时有发生。

就在这焦头烂额之际,田娃那份字迹因伤痛而略显歪斜,却条理清晰的《北疆军需宝钞应急筹措疏》,经由直奏渠道,悄然送到了朱元璋的案头。

条陈中,田娃并未空谈大道理,而是提出了数条极其具体、可立即操作的方案:

其一,由户部紧急授权,允许大同守军在当地及周边府县,凭加盖特殊印信的“军需宝钞凭证”,直接向持有大量粮食、草料的商户(尤其是已加入特许商会体系的商户)征购物资,承诺战后由朝廷统一以盐引、茶引或未来税收优惠结算。此举可绕过繁琐的中央调拨,就地解决部分燃眉之急。

其二,启用扬州、苏州等商会网络,利用其成熟的运输渠道,将库存的部分非紧要但军中急需的物资(如成药、皮革、帆布等),以“宝钞预付+盐引结算”模式,火速运往大同方向,交由徐达大军接收。

其三,建议陛下明发谕旨,宣布北疆战事期间,宝钞与金银铜钱等值流通,凡向官府或指定商户出售粮草、车辆、民夫服务者,优先以宝钞支付,并可凭宝钞优先兑换官盐官茶,以此快速集中民间资源。

其四,严令各地宝钞兑换所,必须保证宝钞与铜钱的小额兑付畅通,稳定民心,防止因战事引发金融恐慌。

每一条建议,都直指当前后勤保障的痛点,并且充分利用了田娃一手建立起来的宝钞和商会体系,将金融工具与战争需求紧密结合。

朱元璋仔细阅罢,久久不语。他仿佛能看到,那个脚踝重伤、卧于病榻的臣子,是如何忍着剧痛,殚精竭虑地为国谋划。这份条陈,不仅是在献策,更是在用行动证明他的忠诚与能力,无声地回应着之前的所有猜忌。

“传旨。”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就按田娃所奏,即刻办理!着户部、兵部协同落实,不得有误!”

圣旨一下,如同给略显混乱的朝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有了明确的操作规程,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授权文书被快马发往大同及周边府县,扬苏商会的物资也开始装车北上,各地兑换所加强了值守和兑付。

效果立竿见影。大同守军在得到就地征购的授权后,迅速从当地几个大粮商手中购得了急需的粮草,稳住了军心。徐达大军在行进途中,也接收到了来自南方商会网络运送来的第一批补充物资,虽然数量有限,却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而“宝钞战时可优先兑盐茶”的政策,也确实吸引了不少民间力量主动为军队提供帮助。

田娃虽身不能至,其策却已跨越千里,影响着前线的战局。

数日后,朱元璋微服亲临诚意伯府。没有仪仗,只带了几个贴身侍卫。

当皇帝走进内室,看到榻上面容憔悴、脚踝裹着厚厚纱布的田娃时,脚步微微一顿。田娃见到皇帝,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被朱元璋快步上前按住。

“躺着,别动。”朱元璋的声音比往日柔和了许多,他自己拉过一张凳子,坐在了榻边。

“陛下……”田娃心中百感交集。

“你的条陈,很好。”朱元璋看着他,目光复杂,“帮了前线大忙。大同……暂时稳住了。”

“此乃臣分内之事。”田娃低声道。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恨咱吗?”

田娃微微一怔,随即坦然迎上皇帝的目光:“臣不敢,亦不恨。陛下是天子,肩负江山社稷,所思所虑,自非臣子所能完全体会。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只愿此生,能不负陛下昔日濠州相识之情,不负今日君臣相得之义。”

他没有回避问题,也没有虚伪地表示全然理解,而是将个人情绪置于君臣大义和对过往情分的珍视之下,既显坦诚,又表忠心。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田娃没有受伤的肩膀,这个动作带着久违的、近乎兄弟间的情谊。

“好好养伤。”朱元璋站起身,“大明,还需要你。咱……也需要你。”

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望着皇帝离去的背影,田娃知道,那场信任危机带来的坚冰,正在缓缓消融。皇帝最后那句话,已近乎直白的肯定与依赖。

他缓缓靠回枕上,长舒了一口气。脚踝依旧疼痛,心中却是一片澄明。

经此一劫,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世界权力运行的规则,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道路。他不仅要继续推动那些利国利民的改革,更要学会在权力的旋涡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和所珍视的一切。

北疆的战火仍在燃烧,朝堂的暗流从未停歇。但他知道,当自己伤愈重新站上朝堂之时,他将变得更加坚韧,也更加清醒。未来的路,依旧布满荆棘,但他已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