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晚上做饭的时候就吃上了野鸡蛋,作为餐桌上唯一的荤腥,一人一筷子就没了。

奶奶赞美了王远的行为。

“今天能吃上野鸡蛋,多亏了远哥儿,以后你们也机灵点,眼睛尖着点。”

以资鼓励亲自给他夹了一筷子,爷爷笑呵呵的点头赞许。

王三丫很给力,大力的鼓掌,“哥哥厉害,更厉害。”

大丫,二丫他们几个人羡慕的看着,二弟,二哥他真厉害,随随便便就能找到野鸡蛋。

王远表面云淡风轻接受了其他人羡慕视线,谦虚的说:“都是给奶奶爷爷补身体用的。”

系统在空间里面嗤笑了一声【要不是没有我,你能找到野鸡蛋吗?】

“那怎么了,我花点数买的扫描,不也是我我自己的本事。”

王远在脑海中反驳系统的话。

母亲张氏挺直身板摸摸自家儿子的头,自家儿子就是给力,这小嘴真甜,斜着眼睛看其他的妯娌。

“好了,吃饭吧。”

随着一家之主爷爷的一句话,风卷云残,桌上的饭菜窝窝头分的一干二净。

王远也抢到了半个窝窝头,这窝窝头太难咽下了,只能喝着汤水,细嚼慢咽。

晚饭时间过去,王远领着三丫漱口洗脸。

三丫乖乖坐在院子里,他给三丫仔细按摩头皮,他们两个人的头发都太稀少,他可不想以后就没了头发。

哼哼唧唧的,三丫很快就睡着了。

王远将三丫交给父亲抱回房间,他在后面跟着进房间。

院落布局,正房有两间,卧室加客厅,住着爷爷奶奶。

东厢房是大伯他们一家庭,旁边是三叔他们一家,西厢房住着他们一家四口,旁边挨着厨房。

后院有间仓库,放着杂物东西,围了一块地方,养着鸡鸭,旁边是厕所,其余的地方都种着时令蔬菜。

父亲将三丫抱在床上,王远不想被抱着,麻溜利索的上床,站在床上,一脸严肃的看着父亲。

“爹,我有话要对你说。”

父亲不过也就二十四岁的年龄,前世这个年龄,不过也就刚踏上相亲的路子,现在竟然有两个孩子了。

王二志看着自家的乖儿子,小小的孩子,却学着大人样,看着就想笑。

不过还是正经起来,“好,远哥儿吗,有什么事情,爹一定给你办到。”

“我想学习,我想到张先生那里去上学。”

王远仔细盯着王大志的神情,如果就连自己的父亲也不同意去上学的话,那可就难办了。

王二志没想到王远说的是这件事,声音温和:“远哥儿,知道什么是上学吗?”

王远松了一口气,父亲没有第一时间反驳,那就是赞同自己去上学。

他重重的点头:“知道,去上学就是科举考秀才当状元做官,像文昌哥哥一样,爹,我想去上学。”

王二志说不出拒绝的话,自己的儿子向来和别的小孩也不一样,很少哭,说话非常利索,不会吵闹着要吃的,自己洗脸刷牙,将三丫照顾的也很好。

想想也还心酸,这还是自家儿子第一次要求事情,可是上学这个事情,自己做不了主,得看自家老爷子。

他想了想说,“远哥儿,等我和你爷爷商量商量。”只能往后面拖了。

王远放下心来,只要自己父亲不反对就好。

“好的,爹爹,我就躺下睡觉了。”

说完,立刻坐下来躺在床上,眼一闭进入空间学习。

“系统,我今天要学习一晚上,天亮了喊我。”他要开始发奋图强。

【收到。】系统就喜欢看着宿主学习。

夜色深沉,王二志躺在床上睡不着觉,翻过来翻过去,将张氏吵得睡不着觉。

张氏疑惑的问道:“今天怎么了,一直睡不着觉。”

王二志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张氏知道儿子聪慧,没想到这么小的年龄,在别人还在玩的时候,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主意。

张先生就是她娘家村子里面的老童生,儿子想要识字,做娘的怎么能拖后腿。

想了想,靠近丈夫伸手搂住丈夫的腰,将头贴在他的肩膀处。

声音柔柔的:“二郎,我觉得远哥儿随了你,做什么事情都有想法,要不然我怎么嫁给你。”

“远哥儿都没让我们操心过,不哭不闹,身上干干净净的,会给二郎你按摩头皮,捡野鸡蛋孝敬公公婆婆,照顾妹妹。”

“我倒是觉得,远哥儿进学认字后,到城里面当个伙计,总比在村里面种地好。”

是呀,总比在村里面种地好,想到儿子白白嫩嫩的小脸,王二志越发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王远在空间里面学了一晚上,天亮的时候,系统将沉迷学习的王远喊醒。

【宿主,宿主,时间到了。】

睁开眼睛时,父母已经起床了,王远麻溜利索的穿上衣服下床。

大伯娘正在做饭,大丫二丫去喂鸡鸭,母亲和三婶奶奶她们在后院仓库织布编草鞋,王安提着水桶在后院浇菜。

父亲他们去后山捡柴火,柴火是必需品,积攒的越多越好,冬天才能够烧。

他们一行人捡柴火的时候经过村长家,都看向三间青砖大房子,这谁看了不羡慕。

王三志说:“要是咱家也换上这样的大房子就好了,下雨的时候就不怕雨淋了。”

王大志看了一眼自家父亲,没敢说话,心里想着,要是自家也有这样的房子,过几年,安哥儿娶媳妇就好相了。

王二志想着远哥儿说的读书的事情,说:“村长家出了昌哥儿一个读书人,这才是好事,现在村里就村长家有个识字的人,之后才越过越好,总比咱大字不识一个好,被人坑了骗了。”

嘴里嘟囔着:“要是咱家也有个读书人就好了,有个识字的,也不至于前年的事情发生。”

前年的时候,出去卖攒的鸡蛋还有不下蛋的两个母鸡,刚好赶上大户人家采购,一同卖了,回家对钱的时候,发现少给了14文钱。

再去找他们要可能就不认账了,只能白白损失14文钱。

其他人听见这个事情也是一脸悲痛,那可是14个鸡蛋的价值。

王大志人老实,听不出王二志语气里面的深意,王三志机灵一点,听出了不对劲,二哥这是想要送远哥儿去读书。

王大山深深地看了一眼二儿子,没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