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 > 第104章 几十年难见的神来之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4章 几十年难见的神来之笔!

高育良表面平静,内心却早已翻江倒海。

他万万没想到,祁同伟和赵立春的较量,竟早在车上就开始了。

对赵立春的手段,他心知肚明。

若没这能耐,早就被别人掀翻在地了。

当年赵立春主政汉东,正是群雄并起、风云变幻的年代。

改革开放大潮中,多少人沉浮起落。

而赵立春却能稳坐钓鱼台,把汉东治理得铁桶一般,外人难以插手。

这样的人物,祁同伟竟能与之周旋,虽然最终还是被识破,但也足够令人震惊。

高育良沉默不语,神色依旧淡然。

但李达康已然明白,这正是高育良内心波澜起伏时惯常的反应,

他越平静,越说明心中早已风起云涌。

这时,李达康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当年祁同伟跪在坟前痛哭的画面。

如今的祁同伟,与当年那个满脸泪水、悲痛欲绝的年轻人判若两人。

李达康望着他,神色复杂,既有惊讶也有疑惑。

认识这么多年,他竟不知哪一个才是真实的祁同伟。

这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就在这时,赵立春又开口了:

“要是你再知道,高育良能当上省掌,也是祁同伟一手运作的,

你是不是现在就要吓得摔一跤?”

这话一出,李达康倒没跌倒,手里的茶杯却掉在地上,“啪”地一声碎了。

门口立刻冲进两名持枪武警,警惕地扫视着屋里几人。

赵立春摆了摆手,两人又迅速退了出去。

可李达康此刻,脸上已掩饰不住震惊与慌乱。

高育良是祁同伟运作上位的?

他无论如何都想不通。

那时他不过是个公安厅长,连副省级都还不是,

怎么敢玩这么大的局?就不怕翻车?

赵立春正欲再开口,祁同伟却满脸苦相,

早已没了刚才那副喜气洋洋的模样,一脸无奈地说:

“老书籍,咱就事论事行不行?

别老往我身上扯,别在达康书籍面前丢人了。”

高育良听了这话,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

赵立春却一脸严肃:

“这是典型操作,属于学术探讨范畴。

你不让夸你还委屈了?

再打岔,我就真让门口两位看住你。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一言一行,

门外都记着呢,想不出事就老实听着。”

祁同伟一听,脸更苦了,也不去倒茶了,

默默坐回桌前。

反倒是李达康笑着给他斟了一杯茶。

随后转向赵立春,一脸好奇地说:

“老书籍,您继续说,

我也想学学同伟这手神来之笔。”

赵立春兴致大起,这种事几十年都难得一见。

“这事得从同伟在京海的行动说起。

那次扫黑除恶,抓住了何黎明。

你知道的,那是老刘的人。

当时沙瑞金气势汹汹进汉东,

带着尚方宝剑,就是要收拾你们两个。

临走前,我故意把同伟的副省任命放在名单里试探沙瑞金。

结果果然不出所料,他是来动真格的。

同伟立刻察觉到了危险,你呢?”

他看向李达康,李达康轻轻点头。

原本以为只是例行的权力调整,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文章。

赵立春见他点头,继续说道:

“于是同伟察觉到危机后,

借着何黎明这根线,想把老刘拉出来顶雷。”

李达康一听,眼睛顿时亮了,

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祁同伟——他竟敢这么干!

此刻的祁同伟低头喝茶,一脸尴尬。

而高育良虽然神色不动,却也听得入神,

表面不动声色,内心早已被这段故事牢牢吸引。

老刘的情况大家心里都有数,年纪到了,就等着退休了。

他根本不想再惹麻烦,干脆用了个以退为进的招数,把育良推了上去,推荐给上层,让育良接任省掌。

你也清楚,在我离开之前,

我推荐的人选是育良,老刘一走,

上面也不可能从外地调一个省掌过来,那样汉东肯定乱套。

所以他们最终的选择,只能是育良。

说是同伟在背后操作,不如说是被老刘给算计了一把。

不过被算计一把换来一个省掌的位置,也值了。

同伟去京城拿两个厅官的逮捕令,顺便去了我家。

嘿,也真是不客气。

我就顺着他被我摆了一道这事,做了个人情,

这才有了育良当省掌的机会,达康。

你现在还敢小瞧同伟吗?他在劣势中抓住了机会,

把整个汉东的局面都扭转了过来,这样的人,

你可别只记得他当年在坟头哭那一出。”

此时李达康脸上掩饰不住震惊的神色。

即便是赵立春的讲述,也充满了一波三折。

其中的细节,稍有差池,就可能全盘失败。

可祁同伟,硬是做成了。

此刻李达康最想知道的,就是这件事高育良有没有插手。

他刚露出一点探寻的眼神,高育良便直接开口:

“我没参与,只是他和老刘谈完之后来找我,

听他一说,我就明白了,这省掌我当定了。

其实老书籍那边,

同伟不去也没事,这个位置本来就是我,被推到那个份上了,

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要知道,李达康一直以来最渴望的就是这个省掌之位。

如今高育良轻描淡写一句“只能干”,真叫人心里不平衡,真是有人愁得睡不着,有人笑得合不拢嘴。

此时的祁同伟,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虽然这事确实值得称赞,

但其中的偶然与巧合,其实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只要他做了,就一定会是这个结局。

祁同伟听着这番夸奖,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脸上的神情略显尴尬。

可赵立春却十分欣赏他这番操作,

“同伟啊,我反复琢磨这件事,

越想越觉得巧妙。

时间、地点、人物,

只要差那么一点点,都不会有这个结果。

比如说抓何黎明那次,要不是从北京来的那个愣头青带头,

谁敢动手?可他就敢。

再比如去找老刘那一步,我压根儿没想过。

他是怎么把老刘说动的,我都想不通。

同伟啊,

将来你要抓我的时候,也别手下留情。”

这话一出口,几个人脸色都变了。

大家心里都清楚,现在正在查赵立春。

可他这个时候说“抓我别手软”,

未免有点太潇洒了。

李达康一时语塞,

想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