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339章 秋圃收菊与酿新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露在菊瓣上凝成细珠,被风一吹滚落进泥土里,带着点清苦的香。哑女蹲在花圃边,指尖捏着把小银剪,正把开得最盛的黄菊剪下来——这菊是去年从李婶家分的苗,如今长得比半人还高,比去年那几株瘦弱的秧苗精壮多了。那时她总担心菊苗活不成,天天往圃里跑,小虎就说“花跟人一样,得经点风雨”,如今满圃的菊挤挤挨挨,黄的像金,白的像雪,把秋日的晨光都染得清冽了。

“慢点剪,留着点花蒂。”小虎拎着竹匾从院外进来,匾里垫着层棉布,是怕压坏了花瓣,“李伯说今儿的露水重,剪下来得赶紧摊开晾,不然容易烂。”他把竹匾往石桌上一放,弯腰帮她扶着花枝,指尖的温度混着菊香,比去年那双手冻得发红的手暖多了。

去年此时,他们也在收菊,却是在野地里掐的野菊,花小得可怜,梗上还带着刺。小虎为了够崖边那丛最黄的,差点摔下去,回来时裤脚勾破了个洞,却举着半篮野菊傻笑,说“这菊泡茶最败火”。那时的竹匾是破了底的,得垫着旧麻袋才不漏,如今这新匾编得细密,连飘落的花瓣都接得住。

哑女把剪好的菊放进竹匾,黄灿灿的花瓣在棉布上铺开,像撒了层碎金。最大的那朵菊足有碗口大,她特意留着,想串成个菊环。小虎凑过来看,忽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给你。”是只白瓷小罐,罐口描着圈金线,“等菊晒好了,就装在这里,比去年那只粗陶碗体面。”

白瓷罐在晨光里闪着柔光,哑女摸了摸罐身上的金线,忽然想起去年此时,他也是这样,用竹筒给她做了个花筒,插着野菊放在窗台,说“看着就舒坦”。那时的竹筒被虫蛀了个小洞,他用布塞了又塞,如今这瓷罐,比那竹筒精致了百倍,却一样藏着日子的暖。

花圃边的枸杞红得发亮,一串串垂在枝头,像挂着的红玛瑙。哑女摘了几颗放进嘴里,甜里带着点涩,汁水顺着喉咙往下淌,比去年晒的枸杞干新鲜多了。她想起去年此时,枸杞刚红就被鸟啄了大半,小虎就守在圃边赶鸟,手里挥着根树枝,像个尽职的哨兵,如今他在圃边扎了圈细网,鸟再也啄不到了。

日头爬到头顶时,竹匾已经装了大半。小虎把菊瓣摊得匀匀的,哑女则坐在树荫下捡去残瓣,忽然看见菊丛里藏着只七星瓢虫,红底黑点的壳在菊叶上爬,引得小虎举着竹匾就想扣,却被她拉住了。“别惊着它,”她比划着,“去年这瓢虫帮咱吃了不少蚜虫,得留着。”

小虎挠挠头,把竹匾放下了。去年的菊圃生了蚜虫,叶子被咬得坑坑洼洼,是这瓢虫来后,蚜虫才渐渐少了,他那时总说“这虫子是花的兵”,如今见着,倒真舍不得惊动了。

“歇会儿,喝口茶。”哑女从屋里端出壶凉茶,里面泡着去年的野菊,清苦中带着回甘,“比去年的浓些,你尝尝。”

小虎接过去灌了大半,喉结滚动的声响比圃里的虫鸣还清晰:“今年的菊定比去年的香,等晒好了,咱掺点新收的枸杞,泡出来又香又甜。”他忽然指着西边的菜园,“你看那萝卜,叶子都快蔫了,下午拔些回来腌咸菜,比去年的脆。”

哑女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萝卜缨子在风里晃,露出半截红皮,像胖娃娃的脸蛋。她想起前几日,小虎在菜园里给萝卜培土,说“土盖厚点,萝卜长得瓷实”,那时的他,裤脚沾着泥,却笑得比谁都欢,比去年种萝卜时手忙脚乱的样子熟练多了。

“下午去镇上吧?”哑女忽然开口,声音被菊香烘得软软的,“把晒干的菊卖些,给你扯块新布做件夹袄,去年那件袖口磨破了。”

小虎往竹匾里摆着最后几朵菊,摇头时眼里的光比菊瓣还亮:“不去不去,留着自己喝。要扯布也是给你扯,你看这菊黄多好看,做件新衫子,比去年的蓝布衫俏。”他忽然凑近,声音压得像落菊的私语,“等菊茶酿好了,咱就着新腌的萝卜干,坐在炕头慢慢喝,比啥都舒坦。”

晚风带着菊香漫进院时,晒在匾里的菊已经蔫了些,黄得更沉了。小虎把竹匾搬进屋檐下,哑女则去灶房烧水,刚点燃灶火,就听见他在院里喊:“快来!你看这是什么!”

跑到院里一看,他手里捧着个刚从地里挖的萝卜,红皮白心,圆滚滚的像个小灯笼。“今年头个成熟的萝卜,”他笑得眉眼弯弯,“给你做萝卜丝饼,就用新磨的面粉,比去年的香。”

灶膛里的火光映着两人的脸,窗外的虫鸣渐渐起了,一声声的,像在应和着锅里“咕嘟”的水声。哑女看着他笨手笨脚地洗萝卜,忽然觉得,这寻常的秋夜,比任何时候都让人踏实——有满匾的菊,有圃里的香,有身边这个人,就像这刚收的菊茶,泡得越久越醇,暖得人心头发软,清得让人记起日子本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