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263章 暖炉话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灶膛里的炭火噼啪作响,把黄铜暖炉烘得发烫。哑女用布巾裹着炉耳,把暖炉挪到炕桌中央,炉身上的缠枝纹在火光里明明灭灭,像在跳舞。这暖炉是去年冬天张婶送的,说“老物件了,比新炉子聚热”,当时她还嫌炉身有些斑驳,如今却觉得这旧痕里藏着暖意,比亮闪闪的新炉更贴心。

“瓜子炒好了。”小虎端着个粗瓷盘进来,里面的南瓜子炒得金黄,还冒着热气。他把盘子往炕桌上一放,盘腿坐在炕沿,抓起一把往嘴里塞,嗑得“咔嚓”响,“今年的瓜子比去年饱满,晒得也干,炒出来没潮气。”

哑女拿起一颗瓜子,指尖捏着慢慢嗑。瓜子仁又香又脆,混着点盐味,是她前几日用盐水泡过再晒的。她想起去年炒瓜子,忘了放盐,淡得没滋味,小虎却抓着吃了大半盘,说“原味的更显香”,结果夜里渴得起来喝了三瓢水。

暖炉上的铁架放着个陶壶,里面煮着野菊茶,水汽顺着壶嘴袅袅升起,混着淡淡的菊香漫开来。哑女往两个粗瓷碗里各倒了半碗,茶汤澄黄,飘着两朵没完全舒开的菊瓣。“张婶说,冬夜里喝这个败火,”她用眼神示意小虎尝尝,“比去年的浓茶柔和。”

小虎端起碗喝了一大口,咂咂嘴:“是比去年的好,去年那茶太浓,苦得像药。”他放下碗,从怀里摸出张红纸,“你看我买啥了?”纸上是剪好的窗花,有胖娃娃抱鱼,有喜鹊登梅,红纸边缘还留着点金粉,在灯光下闪着细光。

哑女拿起一张“喜鹊登梅”,指尖抚过镂空的花纹,剪得又匀又巧。“是集上王婆婆剪的,”小虎凑过来看她的表情,眼里带着点期待,“她说这花样能招财,比去年咱自己剪的歪歪扭扭的强。”

去年的窗花是两人对着书本剪的,喜鹊的翅膀剪得像个三角,梅枝歪得像条蛇,贴在窗上被风一吹就破了,小虎却宝贝得很,说“自己剪的才有年味”,硬是糊了半宿才粘牢。

“还有这个。”小虎又从布包里掏出个小布偶,是用红布缝的,肚子里塞着棉絮,脸上用黑线绣着简单的眉眼,看着有点憨。“我学着缝的,”他挠挠头,耳朵红了,“王婆婆说年三十挂在床头,能保平安。你看这针脚……是不是比去年强点?”

哑女想起去年他缝的布偶,胳膊歪在脖子上,像个断了线的木偶,被她偷偷拆了重缝,却留了个小尾巴没告诉他。如今这个布偶虽然依旧算不上精巧,胳膊腿却都端正,眉眼也绣得对称,可见是下了功夫的。她把布偶放在炕桌上,对着暖炉的光看,觉得这憨态里藏着股认真劲,比店里买的精致布偶更让人心里发暖。

窗外的风呜呜地刮,卷着雪粒子打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响。暖炉里的炭火偶尔爆个火星,把两人的影子在墙上投得忽明忽暗。小虎抓起一把瓜子,忽然说:“年三十那天,咱包饺子吧,白菜馅的,再捏几个放硬币的,谁吃到谁来年有福。”

哑女点点头,往他碗里添了点热茶。她想起去年过年,两人包的饺子煮破了大半,汤里飘着成片的白菜馅,小虎却捞着破饺子吃得香,说“这样的馅多,更入味”,结果撑得半夜睡不着,起来围着院子走了三圈。

“对了,”小虎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我娘让我问你,新做的棉袄合不合身?不合身她再给你改改。”那件棉袄是前几日小虎娘送来的,面是靛蓝的,里子是月白的,针脚细密,袖口还绣了圈小小的兰草,和她那件月白短褂上的花纹相呼应。

哑女比划着“合身”,指尖在袖口的兰草上轻轻点了点,眼里带着笑意。小虎看明白了,咧嘴笑:“我就说娘的手艺好,比去年给你做的那件强,去年那件袖子长了半尺,你总往里面折。”

陶壶里的茶快煮干了,哑女起身添水,路过窗台时,看见去年贴的旧窗花还留着个角,被风吹得轻轻颤。她忽然觉得,这暖炉边的冬夜,就像这慢慢煮着的茶,看着平淡,却在一嗑一饮的闲适中,一剪一缝的期盼里,熬出了浓浓的年味。去年的手忙脚乱还在眼前,今年却已能从容地备着年货,话着家常,连窗外的风雪都变得温柔了。

小虎把窗花一张张理好,准备明天就贴。哑女坐在炕沿,看着他认真的侧脸,暖炉的光落在他鬓角,把那点未褪的绒毛染成了金的。她忽然想起刚才他说的“来年有福”,低头看了看桌上的布偶,又看了看暖炉上跳动的火光,心里像被这炭火烘着,暖得快要溢出来。

夜渐渐深了,野菊茶的香混着瓜子的脆,把小屋填得满满当当。暖炉里的炭火还旺着,映得两人的影子在墙上依偎着,像幅被岁月熏黄的画,藏着说不尽的暖,道不完的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