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255章 窗下裁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刚爬上窗棂,哑女就把那匹月白色的苏绣料子铺在了炕上。料子上的兰草绣纹在光里泛着银亮的光泽,像刚被晨露洗过,她用手轻轻抚过布面,软得像云,指尖沾着点布香,清清淡淡的,比院里的茉莉还让人安心。

炕边摆着个旧木箱,是娘留下的,里面装着剪刀、尺子和几轴丝线。她翻出那把牛角剪刀,剪刃被磨得雪亮,还是去年小虎帮她磨的,当时他蹲在磨石旁,一下下磨得专心,指腹被磨出红痕也不在意,只说“剪刀快了,裁布才顺”。

“要做件啥样式?”小虎端着铜盆进来,盆里是刚拧干的布巾,水汽氤氲里,他的眼睛亮得像浸了水的黑琉璃,“我娘说,新布得做件掐腰的,显得精神。”

哑女抬头看他,见他鬓角还沾着点柴灰,忍不住笑了,用指尖点了点自己的腰,又比划着布的长度——她想做件宽松的短褂,方便在菜园里忙活,太长了碍手碍脚。去年穿的那件蓝布衫就是长了些,摘豆角时总被枝桠勾住,小虎见了,蹲在灶台边给她缝了两个小布扣,说“这样能往上掖”。

小虎看懂了她的意思,挠挠头:“听你的,舒服最要紧。”他把布巾递过去,“先擦擦手,别沾了灰。”

哑女接过布巾擦了擦手,拿起尺子量布。尺是竹制的,边缘刻着细密的刻度,是镇上木匠特意做的,比普通的尺子宽些,好让她捏得稳。她把料子对折,用粉饼在布上画样,粉线在月白底色上划出柔和的弧线,像天边的月牙。

“领口得留宽些,”小虎凑过来看,呼吸轻轻拂过她的耳畔,“你脖子细,太窄了勒得慌。”哑女的耳朵瞬间红了,手里的粉饼抖了抖,在布上多画了个小圈,像颗不小心落下的星子。

她赶紧低下头,用剪刀沿着粉线裁剪。剪刀穿过布面时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春蚕在啃桑叶,苏绣的兰草被裁成两半,却丝毫不显凌乱,反倒像分在了两岸的春溪,各有各的意趣。小虎蹲在炕边,帮她捡掉落的布渣,指尖偶尔碰到她的裤脚,像被烫着似的缩回去,布渣从指缝漏下去,落在地上像撒了把碎雪。

裁到袖口时,哑女忽然停住了。去年给小虎补袖口时,她特意留了三分宽的边,说“这样耐穿”,如今给自己做,倒想做得窄些,露出半截手腕,干活时方便。她抬头看了看小虎,见他正盯着自己手腕上的银镯子,目光里带着点傻气的笑,忍不住把剪刀往他面前递了递,示意他帮忙扶着布。

小虎的手刚搭上布面,就被她按住了。她的指尖温温的,带着点布香,他的掌心却在冒汗,把料子洇出个小小的湿痕。“稳着点,”哑女用眼神说,他赶紧屏住呼吸,直到她把袖口裁完,才敢大口喘气,活像刚干完重活。

日头爬到窗中间时,衣料终于裁好了。前襟、后片、袖子摆了满满一炕,像朵刚绽开的白荷。哑女把碎布收进竹篮,这些布渣攒着能做鞋底,去年她就是用碎布给小虎纳了双鞋,他说“比买的还合脚”,天天穿着舍不得脱。

“中午吃啥?”小虎忽然问,声音有点哑,“我去地里摘个南瓜,给你做南瓜饼?”哑女摇摇头,从竹篮里拿出两个麦面馒头,是早上蒸的,还温乎着,又摸出瓶腌黄瓜,是去年秋天腌的,酸脆爽口。

两人坐在炕边啃馒头,谁都没说话。窗外的蝉鸣渐渐响起来,混着院里的鸡叫,把这裁衣的午后填得满满当当。哑女看着炕上的月白衣料,忽然觉得这日子就像这料子,原本素净得很,被裁上几刀,缝上几针,倒生出许多说不出的暖来。

小虎啃完馒头,帮她把衣料叠好,放在木箱里。锁箱子时,他忽然说:“等做好了,我带你去后山采野菊吧?”哑女抬头看他,见他眼里的光比苏绣的银线还亮,点了点头,把刚裁好的袖口往他面前晃了晃,像在说“等我穿新褂子去”。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窗,落在叠好的衣料上,兰草的银线在光里闪着细光。哑女坐在窗边,开始穿针引线,线头穿过针眼的瞬间,她忽然想起娘说过的话:“衣裳裁得再好,也得用心缝,日子才会熨帖。”如今握着针线,看着身边傻笑着收拾布渣的小虎,倒真懂了这话里的意思——日子就像这苏绣的兰草,一针一线里,都是藏不住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