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222章 元宵滚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月十四的傍晚,暮色刚漫过墙头,小虎就搬了张方桌放在院心,桌上摆着盏新扎的纸灯——竹骨是他前几日劈的细篾,扎成六角形的架子,糊着雪白的棉纸,边角贴了圈红纸剪的流苏,看着素净,却透着股亮堂。

“得糊三层纸才结实,”他用浆糊把最后一片棉纸粘牢,指尖沾着米浆,像抹了层白霜,“去年的灯只糊了两层,滚到巷口就被风刮破了,你还笑我‘手笨’,结果自己扎了个圆灯笼,滚起来东倒西歪,差点烧了纸罩。”

哑女蹲在旁边削蜡烛,蜡油滴在粗瓷碗里,凝成小小的蜡块。她选的是去年镇上买的蜂蜡,比普通蜡烛耐烧,还带着点淡淡的蜜香。“蜡烛得削细些,”她把削好的烛芯插进灯座,“不然火苗太大,容易燎着纸。”

院角的竹筐里,还放着几个给孩子们扎的小灯,有兔子形的,有鲤鱼形的,都是用剩下的篾条和彩纸糊的,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股热闹。哑女拿起个兔子灯,往里面塞了截短蜡烛,说:“等会儿给张婶的小孙子送去,他昨儿还念叨着要兔子灯。”

小虎点头,正想用竹棍做灯柄,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往柴房跑,回来时手里攥着根光滑的桃树枝:“用这个当柄,去年李叔说,桃枝能辟邪,滚灯时带着,一年都顺顺当当。”他把桃枝削去细枝,用砂纸磨得溜光,绑在六角灯底下,长短正合适。

日头落尽时,巷子里渐渐有了动静,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跑过,笑声闹声混着灯笼的光晕,把夜色染得暖融融的。哑女点亮六角灯里的蜡烛,棉纸立刻透出橘黄的光,流苏在风里轻轻晃,像串会动的星星。

“走,滚灯去!”小虎提着灯往外走,灯影在他身后忽长忽短,“去年滚到巷尾就没蜡了,今年多备了两根,咱去河边转一圈。”

哑女拎着兔子灯跟上,刚出院门,就见张婶的小孙子举着个南瓜灯跑过来,看见兔子灯眼睛一亮:“哑女姐,这个给我不?我用糖人跟你换!”他举着手里的糖人,是个歪嘴的孙悟空,糖衣闪着黏腻的光。

“拿着吧,”哑女把兔子灯递给他,又帮他点亮蜡烛,“小心点,别碰着灯芯。”

孩子欢天喜地地跑了,张婶从后面跟过来,手里端着碗元宵,白白胖胖的浮在汤里:“刚煮好的,芝麻馅的,你们尝尝。”她看着小虎手里的六角灯,赞道,“这灯扎得比去年强!你看这纸糊的,平平整整的,定能滚到河边。”

小虎接过元宵,分给哑女半碗,热汤烫得指尖发麻,却舍不得放下。芝麻馅的甜混着糯米的香,在嘴里化开,暖得人心里发沉。他想起去年的元宵,是李婶给的,豆沙馅的,有点酸,他却硬说“酸了才解腻”,结果吃多了烧心,哑女在灶边给他熬了半夜的山楂水。

巷子里的灯笼越来越多,红的、绿的、圆的、方的,像片流动的星河。小虎提着六角灯在前头走,灯底的桃枝在地上轻轻划,发出“沙沙”的响,哑女跟在后面,看着灯影里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滚灯的夜晚,比除夕还热闹些——有灯影,有笑语,有手里的暖意,连晚风都带着点甜。

到了河边,早有不少人在放灯。河面上漂着各式各样的莲花灯,烛火在水里晃,像撒了把碎金。小虎把六角灯放在地上滚了几圈,灯身稳得很,没晃出半点火星。“你看,”他得意地回头,“今年的灯结实吧?”

哑女笑着点头,忽然看见远处有个熟悉的身影,是李叔,正蹲在河边给灯添蜡。他的灯是个旧灯笼,纸罩上打了好几个补丁,却擦得干干净净。“李叔!”小虎喊了一声,提着灯走过去,“您也来滚灯?”

“来沾沾喜气,”李叔笑着说,“去年滚完灯,采药材顺顺当当的,今年再滚一圈,盼着有个好收成。”他看着小虎的六角灯,“这灯扎得好,透亮,像你们这日子,越来越亮堂。”

河风带着点凉,却吹不散灯影里的暖。哑女看着水面上的莲花灯慢慢飘远,烛光越来越小,像颗颗星星落进了水里。小虎忽然握紧她的手,说:“等会儿回去,咱也放盏莲花灯,许个愿。”

往回走时,灯笼里的蜡烛快燃尽了,光变得昏黄。哑女从兜里掏出备用的蜡烛,小虎小心地换下旧烛,新火苗“腾”地窜起来,光立刻亮了,把两人的影子又拉得长长的。

“许了啥愿?”小虎见她对着莲花灯合了合掌,忍不住问。

哑女笑而不答,只是指了指他手里的灯,又指了指天上的月亮。月亮圆得像面镜子,把清辉洒在灯影里,暖得像碗没喝完的元宵汤。

回到家时,院心的灯还亮着,是出门前特意点在桌上的,守着家的暖。小虎把六角灯挂在檐下,烛光透过棉纸,在墙上投下六角形的光斑,像块会发光的花砖。哑女往灶膛里添了根柴,锅里的元宵还温着,冒着淡淡的白汽。

“明年扎个更大的灯,”小虎喝着元宵汤,眼睛望着檐下的灯影,“糊上彩纸,画上花鸟,比镇上卖的还好看。”

哑女点点头,往他碗里又舀了个元宵。窗外的灯笼还在巷子里滚动,笑声隐约传来,像首没唱完的歌。她忽然觉得,这元宵滚灯的夜,就像这碗里的元宵,看着普通,却在团团圆圆的期盼里,亮亮堂堂的烛火里,慢慢熬出了甜。有灯可滚,有月可赏,有身边的人,往后的日子,定像这灯笼里的光,暖融融,亮堂堂,把每一个寻常的夜晚,都照得甜丝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