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102章 谷囤里的月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月牙儿刚挂上槐树梢,晒谷场的灯就亮了。昏黄的光透过灯罩,在谷堆旁投下圈光晕,张爷爷正蹲在地上,用麦秸捆扎谷囤的骨架。小虎举着麦秸扇,扇风带来的凉意混着谷香漫过来,把白天的燥热都吹散了些。

“编谷囤得先搭‘井字架’,”张爷爷手里的四根粗麦秸交叉成方,用细麻绳捆得结实,“这是底子,得稳,不然囤子装了谷会塌。”他又往上加了四根麦秸,依旧交叉成方,比底层略小些,“像盖楼似的,一层比一层收窄点,最后收成尖顶,能挡雨。”

小虎蹲在旁边,看着那些麦秸在张爷爷手里变成规矩的方框,忽然想起自己编蝈蝈笼时歪歪扭扭的十字底,忍不住吐了吐舌头。“爷爷,这比编笼子难多了吧?”

“难是难些,”张爷爷往井字架上缠细麦秸,“但道理一样,都得顺着劲来。你看这麦秸,竖着的是骨,横着的是肉,骨肉连着才结实。”他的手指在麦秸间穿梭,很快就把底层的方框缠成了密实的墙,“等下往上编,每圈都得比底下收半寸,这样囤子才能往上收,装谷时才不会往外漏。”

远处传来几声狗吠,混着谁家院里传来的纺车声,“嗡嗡”的像只瞌睡的虫子。小虎帮着递麦秸,看张爷爷的手指在昏黄的灯光下翻飞,麦秸墙一点点长高,方方正正的,透着股让人踏实的规整。

“当年你爷爷编谷囤,能编到一人高,”张爷爷忽然说,“那会儿没机器,收了谷全靠人工囤,谁家的谷囤编得好,十里八乡都来学。他总说,谷囤是‘土粮仓’,编得结实,日子才能囤得满。”

小虎摸了摸刚编好的麦壁,麦秸被缠得密密实实,指尖能感受到里面的韧劲。“我娘见过爷爷编囤子吗?”

“见过,”张爷爷往囤子上添了圈麦秸,“你娘刚嫁过来那年,你爷爷教她编小囤子,装豆子用的。她编的囤子底总往外撇,你爷爷就笑着说‘这囤子能跑豆子’,最后还是你爹帮她收的尾。”

月光从槐树叶的缝隙漏下来,落在谷囤上,像撒了把碎银。张奶奶提着灯笼过来,光晕里飘着股面香。“带了俩菜馍,”她说,“刚烙的,就着咸菜吃。”

小虎咬着菜馍,看张爷爷继续编囤顶。他把麦秸往中间收拢,编出个尖尖的顶,像给谷囤戴了顶小帽子。“这顶得编得严实,”张爷爷拍了拍囤顶,“下雨时才不会漏,谷粒见了水会发芽,那损失就大了。”

菜馍的热气混着麦秸的清香,在灯影里漫成一团暖。小虎忽然发现,谷囤的影子投在地上,像个方方正正的小房子,囤顶的尖影斜斜地指着月亮,像根会长大的小烟囱。

“明天就能装谷了,”张爷爷收拾着剩下的麦秸,“装谷得用木斗,一斗一斗往上倒,边倒边踩,踩实了才装得多。”他指着囤壁内侧,“看见没?留了层松劲,装谷时它会往外撑,这叫‘留余地’,啥时候都不能把劲使满。”

小虎似懂非懂,却想起自己编扇子时总把麦秸拧得太紧,结果断了好几根。原来不管编啥,都得留着点松活气,就像日子,不能攥得太死。

灯笼的光渐渐暗下去,张奶奶说该回家了。小虎帮着张爷爷把谷囤挪到谷堆旁,月光下,金黄的谷堆挨着麦秸囤,像对沉默的伙伴。“明天我来装谷!”他临走时喊。

“来呗,”张爷爷挥挥手,“教你用木斗,那玩意儿得练,不然会撒谷。”

往家走的路上,小虎的麦秸扇还在手里摇。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谷囤的影子远远落在后面,像个守着谷堆的小卫兵。他忽然觉得,这麦秸编的囤子真神奇,明明是田里长出来的秸秆,却能变成装粮食的家,把整个秋天的收成,都稳稳当当地囤起来,像囤住了一整年的盼头。

风吹过晒谷场,谷堆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在跟谷囤说悄悄话。小虎摸了摸兜里剩下的半块菜馍,觉得嘴里还留着麦香,心里也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暖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