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99章 蝈蝈笼里的夏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刚漫过篱笆顶,小虎就攥着昨天编到一半的麦秸筐跑进门,张爷爷正坐在石凳上挑麦秸,指尖捏着根细如发丝的麦秸芯,眯着眼对着光看。“来得正好,”他抬抬下巴,“先把这堆麦秸择一择,挑出最直溜的,编蝈蝈笼得用这种‘骨秸’,不然撑不起形状。”

小虎蹲在竹筐旁,学着张爷爷的样子把麦秸捋直,剔除那些带分叉的、有虫眼的。麦秸上还沾着晨露,凉丝丝的蹭在手腕上,带着股清清爽爽的草味。“张爷爷,蝈蝈笼是不是得编得小一点?”他举着根特别顺的麦秸问,“不然蝈蝈会跑掉吧?”

“得留着透气的缝,又不能太大,”张爷爷从兜里摸出个巴掌大的竹篾笼,笼里的蝈蝈正“吱吱”叫着,“你看这老笼子,网格密得刚够蝈蝈伸出须子,这样既能透气,又跑不了。咱编麦秸的也得这规矩,不然编得再好看,留不住蝈蝈有啥用?”

小虎盯着竹篾笼的纹路看了半晌,忽然指着一处交叉点:“是不是像编筐底那样,先搭个十字?”

“聪明!”张爷爷笑着点头,“不过蝈蝈笼得编圆底,先拿四根麦秸十字交叉,再用细秸绕着缠,跟给车轮上辐条一个理儿。”他拿起四根麦秸,指尖翻飞间就搭出个匀称的十字,“你来试试,注意四根秸得一样长,不然底就歪了。”

小虎捏着麦秸的手还是有点僵,十字搭得东倒西歪,最长的那根比最短的长出小半截。张奶奶端着喂鸡的食盆从屋里出来,路过时瞅了一眼:“跟你娘小时候一个样,手笨得像揣了俩秤砣。”

“娘也编过蝈蝈笼?”小虎眼睛亮起来。

“编过,”张奶奶放下食盆,蹲下来帮他调整麦秸长度,“那会儿她总跟在后头抢麦秸,编出来的笼子歪歪扭扭,蝈蝈进去转个身都能把笼壁撞塌。后来你爹拿她编的笼子当鸡食槽,她还哭了半宿呢。”

小虎想象着娘抹眼泪的样子,忍不住笑,手里的十字却跟着晃了晃,刚对齐的麦秸又错开了。“别急,”张爷爷按住他的手,“指尖得稳,心里得有数,这麦秸看着软,其实有股犟劲,你越急它越不听话。”

日头爬到头顶时,小虎总算编好了个像样的圆底。张爷爷拿过他的作品,往地上轻轻一放,笼子底稳稳当当没歪。“成了,”他递过根更细的麦秸,“接下来编笼身,绕着底往上缠,每绕一圈都得把麦秸拉紧,不然会松垮。”

院墙外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是隔壁的小胖带着几个娃去河沟摸鱼。小虎编着笼身,耳朵却忍不住往墙外飘,手指一松,刚绕好的圈立刻松了半截。“分心了不是?”张爷爷敲了敲他的手背,“做活就得专心,你看这麦秸,每一根都得顺顺当当挨着,有一根拧了劲,整个笼子就变形了。”

小虎赶紧收神,重新拉紧麦秸。指尖被麦秸磨得有点发红,可看着笼身一点点往上长,像个慢慢鼓起的小灯笼,心里反倒甜丝丝的。张爷爷编得快,手里的笼身已经比小虎的高出一截,他还在笼壁上编出个小月亮形状的镂空,“这样蝈蝈能往外看,咱也能往里瞅,两全其美。”

午饭是贴饼子就着腌黄瓜,小虎啃着饼子,眼睛还盯着手里的蝈蝈笼。张奶奶见了直笑:“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下午有的是时间编。”张爷爷则在一旁慢悠悠地说:“这编东西跟过日子一样,得有耐心,你娘当年要是有你这股劲,也不至于把麦秸全弄断。”

午后的阳光晒得麦秸有点发烫,小虎的额头上渗了层薄汗,可他没停,指尖的动作越来越顺,绕圈、交叉、收紧,麦秸在他手里渐渐听话起来。张爷爷坐在旁边眯着眼打盹,竹篾笼里的蝈蝈叫得正欢,“吱吱”声混着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像支特别的曲子。

“张爷爷你看!”当小虎把最后一根麦秸塞进笼口的缝隙时,他举着笼子跳起来。那笼子不算周正,笼身有点歪,可该有的网格、透气缝一点不少,笼口还被他笨拙地编了个小提子,像个歪戴帽子的小娃娃。

张爷爷睁开眼,接过笼子仔细看了看,忽然对着笼口吹了声口哨,竹篾笼里的蝈蝈叫得更响了。“不错,”他点点头,“傍晚去河沟边逮只蝈蝈放进去试试,能呆住就说明你编成功了。”

小虎抱着自己的蝈蝈笼,蹲在篱笆边看张爷爷编收尾的笼盖。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落在堆着麦秸的墙角,像幅歪歪扭扭的画。他忽然发现,麦秸这东西真奇妙,明明是田埂上随处可见的野草秆,编进筐里能装东西,编进笼里能养蝈蝈,就像那些平常日子里的小事,攒着攒着,就成了扎扎实实的暖。

“明天教你编麦秸扇吧,”张爷爷收拾着剩下的麦秸,“天越来越热了,编把扇子正好用。”

小虎用力点头,指尖还残留着麦秸的涩感,可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他低头看着手里的蝈蝈笼,忽然觉得这小小的笼子里,装着的不只是即将住进来的蝈蝈,还有整个夏天的光,和慢慢长起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