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蚀灵玄途 > 第815章 新燕啄春泥,檐下续新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15章 新燕啄春泥,檐下续新篇

正月刚过,残雪还在墙角打着盹,檐下的冰棱却已开始滴答作响。阿木蹲在院角,手里捏着颗虞美人种子,小心翼翼地往土里摁,指尖沾着湿润的泥,像沾了层初春的绿意。

“林辰,你说这种子能发芽不?”他抬头问,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乱动,“张婆婆说,得等惊蛰过了再种,我实在等不及了。”

林辰正踩着梯子刷门板,朱红色的漆刷在旧木上,亮得晃眼。“放心吧,”他低头笑了笑,漆刷子在手里转了个圈,“这土已经暖了,你看老槐树都快冒芽了。”

院门外的老槐树果然抽出了新绿,褐红色的芽苞鼓鼓囊囊,像藏着无数个春天的秘密。去年冬天刷的红漆还鲜亮,林辰又在门框两边加了副新对联,是阿木央求镇上先生写的——“新燕衔泥筑春巢,旧友围炉话家常”,横批“岁月长安”,墨迹未干,透着股新鲜的喜气。

“快看,燕子!”阿木突然跳起来,指着屋檐下。两只灰黑色的燕子正绕着房梁盘旋,翅膀掠过时带起一阵风,把刚刷好的门板吹得轻轻晃。“张婆婆说,燕子来筑巢,家里要添喜呢!”

林辰也停了手,看着燕子落在横梁上,歪着头打量屋里,像是在选址。他想起小时候,母亲总在燕子来的时候,把堂屋的窗户留道缝,说“别惊着它们,是来报喜的”。那时不懂喜从何来,现在看着阿木兴奋的模样,突然明白了——所谓喜,不过是新燕归巢的生机,是身边有人共赏春光的踏实。

没过几天,张婆婆果然带着喜气上门了。她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块红布,笑眯眯地说:“王大爷家的儿子下月初娶媳妇,让我来问问,你们俩能不能去帮忙张罗?喜酒就摆在打谷场,要请全村人吃三天呢!”

“哎,好!”阿木抢先应着,手里的花锄往地上一戳,“我去劈柴、挑水,保证把灶台伺候得妥妥的!”

林辰也笑着点头:“我来写喜联、记账,让王大爷放心。”

张婆婆笑得眼睛眯成了缝,从篮里掏出块花布:“这是给新媳妇做鞋的布,我老眼昏花绣不动了,阿木,你跟着李婶学学,给鞋面上绣对鸳鸯,沾沾喜气。”

阿木的脸“腾”地红了,挠着头接过布:“我……我试试,绣不好您别笑我。”

“傻孩子,”张婆婆拍了拍他的手,“用心绣就好,新媳妇知道你的心意。”

从那天起,村里的空气都飘着喜气。王大爷家的院子天天热闹,女人们忙着缝喜被、剪窗花,男人们则去镇上赶集,买糖果、订猪肉,连孩子们都围着新房跑,盼着喜酒那天能讨到红包。

林辰和阿木也没闲着。林辰写了满院的喜联,红通通的贴在门窗上,连猪圈都没落下;阿木则跟着李婶学绣花,针扎在布上歪歪扭扭,鸳鸯的脖子绣得像只鸭子,惹得李婶直笑,他却不肯放弃,晚上就着油灯练,指头上扎了好几个洞。

“你看这鸳鸯,”阿木举着绣了一半的鞋样给林辰看,“是不是有点像?”

林辰凑过去看,鸳鸯的翅膀歪歪扭扭,眼睛却绣得圆溜溜的,透着股憨气。“像,”他忍住笑,“比上次那个像多了,新媳妇肯定喜欢。”

阿木的眼睛亮了,又低头缝起来,烛光映着他的侧脸,认真得像在完成什么大事。林辰看着他的样子,突然想起这孩子刚来的时候,怯生生地攥着布包,连大声说话都不敢。如今却能跟着村里的人说说笑笑,还能为别人的喜事忙前忙后,像棵被春风吹绿的小苗,在这片土地上扎得越来越深。

喜酒那天,天刚亮,打谷场就热闹起来。临时搭的灶台冒着白烟,炖肉的香气飘出老远,王大爷穿着新做的蓝布衫,见人就拱手,笑得合不拢嘴。林辰忙着招呼客人,记账、收礼,井井有条;阿木则在灶台边帮忙,添柴、递碗,跑得满头大汗,红棉袄的后背湿了一大片。

“辰娃,阿木,快来吃碗喜面!”王大娘端着两碗面条过来,上面卧着荷包蛋,“新媳妇说,多亏了你们帮忙,这碗面得让你们先吃。”

阿木接过面,呼呼地往嘴里扒,荷包蛋烫得他直哈气,却舍不得吐出来。“好吃!”他含糊不清地说,“比我上次煮的玉米还香!”

林辰也尝了口,面里带着股淡淡的甜味,是新媳妇家送来的红糖,暖得人心头发热。他看着场上的热闹——老人们坐在棚下喝茶,孩子们追着新媳妇要糖,张婆婆和几个老太太正夸新媳妇的红盖头绣得好,突然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日子了。没有惊心动魄的厮杀,没有生死一线的挣扎,只有柴米油盐的琐碎,和人与人之间的热络,像锅里炖着的肉,慢慢熬,渐渐香。

傍晚,客人渐渐散去,林辰和阿木帮着收拾碗筷。新媳妇红着脸走过来,给他们每人塞了块喜糖:“谢谢你们,忙了一天了。”她看到阿木手上的针眼,忍不住笑了,“那对鸳鸯我看到了,很可爱,我会好好收着的。”

阿木的脸又红了,攥着喜糖,半天说不出话。林辰笑着替他道谢,看着新媳妇的背影,突然想起张婆婆的话:“日子就像这喜酒,得大家一起帮衬着,才能办得热热闹闹。”

回去的路上,月亮已经升起来了,照着打谷场的狼藉,却透着股温暖的气息。阿木突然说:“林辰,等以后我们有了家,也这样办喜酒好不好?请全村人来吃,让张婆婆坐在主位上,给她敬三杯酒。”

林辰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让你当大厨,给大家做你最拿手的煮玉米。”

“才不要,”阿木嘴一撇,“我要学做红烧肉,比王大娘做的还香!”

两人说着笑着,影子被月光拉得老长,投在刚化的泥地上,像两道靠得很近的辙。屋檐下的燕子已经筑起了巢,窝里传来“叽叽”的叫声,是雏鸟在等着亲鸟喂食。林辰抬头看了看,巢筑得很结实,混着枯草和羽毛,像个小小的家。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往后的日子里,还会有新的燕子来筑巢,新的生命在村里降生,新的喜事在打谷场办起。他和阿木会守着这杂货铺,守着张婆婆和李大爷,看着老槐树一年年发新芽,看着虞美人一季季开花,把这平凡的日子,过成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春风穿过院子,吹得虞美人的嫩芽轻轻晃,像在应和他们的脚步。林辰握紧手里的喜糖,糖纸在月光下闪着光,甜得像此刻的心情——安稳,踏实,且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