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寒门小厨娘 > 第17章 将计就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观外来了个受伤的汉子,说是从州府陆公子处来的,有急信呈送!”

清风这句话让静室内的三人瞬间色变。陆公子来信不奇,奇的是信使受伤!州府那边又出事了?

“人在何处?伤得重不重?”吴伯霍然起身,语速急促。

“在、在山门的值守房里,胳膊上挨了一刀,流了不少血,清风已给他简单包扎了,人是清醒的。”清风连忙答道。

“快带我去!”吴伯说着就要往外走。

静玄师太却抬手制止:“师兄且慢。”她目光锐利地看向清风,“那汉子是何模样?如何证明是陆公子所派?信在何处?”

清风挠挠头:“模样……三十来岁,黑瘦精悍,左边眉毛有道疤。他说暗号是‘兰草初绽,待月而沽’,信……信他说必须当面交给吴爷或者师叔祖您。”

“兰草初绽,待月而沽……”静玄师太与吴伯对视一眼,微微颔首,“是少爷约定的暗号没错。让他到偏殿等候,我亲自去见。”她又对吴伯道,“师兄在此稍候,我与清辞先去探探虚实。”她示意沈清辞跟上。

沈清辞心领神会,这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她跟着静玄师太来到偏殿,只见一个穿着普通伙计衣裳、脸色苍白的汉子坐在凳子上,左臂缠着厚厚的布条,渗出血迹,眼神却依旧警惕。见到静玄和沈清辞,他挣扎着要起身。

“不必多礼。”静玄师太抬手虚按,目光扫过他的伤口,“伤如何?路上遇到了何事?”

那汉子喘了口气,低声道:“多谢师太关怀,皮肉伤,不碍事。小的奉少爷之命送信,昨夜在城外三十里处的黑风林遭人伏击,对方有备而来,像是专程等着截信的!拼死才突围出来,折了两个兄弟……”他脸上露出悲愤之色。

“信呢?”静玄直接问。

汉子艰难地从贴身内衣袋里取出一个蜡封的小竹管,双手奉上:“少爷吩咐,务必亲手交到您或吴爷手中。”

静玄师太接过竹管,捏碎蜡封,倒出一卷薄如蝉翼的丝绢,展开细看。沈清辞站在一旁,心中忐忑不安。

静玄师太看完,面色凝重,将丝绢递给沈清辞:“你也看看。”

沈清辞接过,只见上面是陆景珩清隽的字迹,内容却让她倒吸一口凉气。信中说,州府局势骤紧,“影先生”势力活动频繁,似乎在进行一项重大谋划,目标直指州府官仓和漕运。陆景珩安插的暗线冒死传出消息,对方可能在策划一场大规模的“疫病”或“中毒”事件,借此引发混乱,从中牟利甚至扳倒政敌。信中提及,对方似乎急需一批特殊的“药引”,可能与某种罕见香料或药材有关,而林府之事恐与此关联。陆景珩判断,对方下一步可能会利用药膳、香料等不易察觉的方式下手,提醒静玄和沈清辞务必小心,尤其是沈清辞的药膳手艺,可能已被盯上。最后,陆景珩提到已设法将水搅浑,并布下疑阵,让对方暂时不敢轻举妄动,但需尽快查明“药引”究竟为何物。

“大规模疫病?药引?”沈清辞手微微发抖,这阴谋比她想象的更加骇人听闻!

静玄师太沉吟道:“看来,齐师兄所说的‘饵’,与少爷所谋,或许不谋而合。对方欲借‘药’生事,我们便可在‘药’上做文章。”她看向沈清辞,目光深邃,“清辞,你的药膳,或许真成了关键。”

这时,吴伯也闻讯赶来,看了信件,脸色铁青:“好毒的计策!想用无数百姓的性命做踏脚石!少爷怀疑那‘药引’可能与‘迷心兰’的变异品种或其提炼物有关,这就能解释为何对方对林府的兰花如此看重!”

沈清辞忽然想起一事:“师太,吴伯,我记得林老夫人迷糊时提过‘兰花不对劲’,还有那盆被钱管家送去的兰花……如果‘药引’真与兰花有关,那对方肯定还需要懂得炮制、激发其药性的人!我的药膳手艺……”她后背升起一股寒意。

“正是此理。”静玄师太颔首,“你既已入了他们的眼,躲是躲不掉的。齐师兄放出‘饵’,少爷布下疑阵,都是在为你争取时间和创造机会。对方若真需要你这‘药膳师傅’,迟早会再找上门来。”

吴伯眉头紧锁:“可这太危险了!让丫头去做饵,万一……”

“未必是坏事。”静玄师太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敌明我暗,可变为敌明我亦明。他们想利用清辞,我们何不将计就计,让清辞成为扎进他们心脏的一根刺?”她看向沈清辞,“丫头,你敢不敢再冒一次险?此次,我们不再被动应付,而要主动出击,摸清他们的底细和‘药引’真相!”

沈清辞心脏狂跳,手心沁出冷汗。主动去做诱饵?这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凶险!但想到那可能发生的“疫病”,想到无数可能受害的百姓,她攥紧了拳头。她早已不是那个只能躲在人后瑟瑟发抖的小厨娘了。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师太,吴伯,清辞愿意!与其提心吊胆地躲藏,不如主动迎上去,砸了他们的锅!”

“好丫头!”吴伯重重一拍大腿,眼中满是激赏。

静玄师太也露出欣慰之色:“有胆识。不过,此事需周密安排,绝不可让你真陷入险境。”她沉吟片刻,“首先,需让外界知道,你已回到白云观,且因林府受惊,潜心研习药膳,不问外事。放出风声,你正在尝试复原一道失传的、需特殊香草引味的古方药膳,苦寻合适的‘药引’而不得。”

沈清辞眼睛一亮:“师太的意思是……抛出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香饵?”

“不错。”静玄师太点头,“对方若真需要懂得处理特殊‘药引’的厨娘,闻此风声,必会心动。届时,自会有人找上门来‘提供’药引,或‘聘请’你出手。我们便可顺藤摸瓜。”

吴伯补充道:“观内外需加强戒备,布下天罗地网。我会加派人手暗中保护你。此外,少爷那边也会配合,制造压力,逼他们尽快行动。”

计议已定,几人又详细商议了诸多细节,如何放风,如何应对,如何传递消息,如何确保安全等等。沈清辞仔细记下每一步,心中既紧张又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斗志。

接下来几日,白云观表面一切如常,暗地里却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沈清辞深居简出,整日“泡”在药圃和静玄师太的静室,摆弄药材,翻阅古籍,偶尔向清风小道童抱怨一句“那道‘百草蕴香羹’的古方,就差一味能融合诸药性的‘灵引’,寻遍药圃也找不到合适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路过”的某些香客听见。

消息悄然传开。果然,不过三四日,便有形形色色的人以各种理由接近白云观或打听沈清辞。有自称药材商人,手中有“奇香异草”欲售的;有家中有“祖传秘方”需药膳高手实现的;甚至还有邻县富户,慕名而来,重金请她过府专司药膳的……皆被静玄师太以“沈姑娘需静修,暂不接外活”为由婉拒。

这些试探,都在预料之中。沈清辞按捺住性子,谨记静玄师太的嘱咐:“沉住气,小鱼小虾不足为虑,等真正的大鱼上钩。”

这天下午,沈清辞正在药圃记录几种香草的性状,清风屁颠屁颠地跑来找她,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沈姑娘!观外来了一顶特别气派的青呢小轿,跟着好几个健仆,说是州府‘百味楼’的大掌柜,姓赵,指名要见您和师叔祖!看着来头不小!”

百味楼?赵大掌柜?沈清辞心中一动。来了!这才是像样的“鱼”!她记得,这百味楼背景深厚,与官府往来密切,难道……

她不动声色,对清风道:“知道了,我这就去禀报师太。”她整理了一下衣襟,深吸一口气,向静玄师太的静室走去。她知道,真正的较量,或许就要开始了。

当她走到静室门外,正准备敲门时,却听到里面传来静玄师太略显冰冷的声音:

“赵掌柜,贵楼好意,贫道心领。只是,我这师侄年纪尚轻,经历浅薄,恐难当百味楼‘药膳总监’之重任。况且,她近日心神耗损,需长期静养,实在不便远行赴任。”

沈清辞脚步一顿。师太这是在……以退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