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十八年的秋分,方舟星“共生科学院”发布了一项震撼全人类的成果——“星脉生态系统”成功运转。林野站在科学院的全息展厅内,看着地球与方舟星的生态数据在屏幕上实时同步:地球的碳循环通过星际植物的光合作用得到优化,方舟星的土壤肥力借助地球微生物持续提升,两条原本独立的生态链,如同星河中的两条支流,终于汇聚成共生的长河。
“舰长,火星基地传来捷报!老郑带领团队成功在火星建立了‘封闭生态舱’,首批驻民已经开始种植我们培育的跨星作物!”乐乐快步走来,手中的量子通讯器还在闪烁,“他们还说,从方舟星带去的星耳兽很适应火星环境,已经能帮助清理生态舱的杂草了。”
林野接过通讯器,屏幕上老郑的身影带着笑意:“林野,我们在火星的土壤里发现了类似方舟星的微生物,或许未来三个星球能建立‘星际生态网’,让文明的火种在太阳系里真正扎根。”林野点头,目光望向展厅外——曙光城的街道上,地球移民与出生在方舟星的新一代并肩而行,孩子们手里拿着融合了地球与方舟星元素的玩具,笑声在阳光下格外清脆。
当天下午,林野带领科学院团队前往“星际种子库”。这座建在方舟星地下的种子库,保存着地球、方舟星以及火星采集的近万种植物种子,每一份种子都标注着详细的生态适应数据。顾明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份新培育的“星际小麦”种子存入低温柜:“这种小麦能在地球、方舟星和火星的环境中生长,产量比普通小麦高30%,还能净化土壤中的重金属。”
在种子库的“文明基因区”,林野看到了更珍贵的藏品——封装在特殊容器里的人类文明数据芯片,包含了从旧时代的文学着作、艺术作品,到新时代的生态技术、星际航行知识。“这些数据已经通过量子通讯传送到火星基地,未来还会传送到更远的星球。”乐乐指着芯片旁的金属板复制品,“我们把它作为‘文明信物’,让每一个新开拓的家园,都能记住从烬土走来的历程。”
然而,星际生态网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半个月后,火星基地突然传来紧急信号:“生态舱的氧气浓度异常下降,跨星作物出现大面积枯萎,怀疑是火星本土微生物与地球微生物发生了未知反应!”
林野立刻组织紧急会议,顾明通过量子通讯分析火星传回的微生物样本:“是‘厌氧菌群’在作祟!这种菌群在火星土壤深处大量存在,遇到地球微生物后会释放抑制植物光合作用的毒素。”顾潮则提出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在生态舱内安装‘微生物调节装置’,用方舟星的‘共生菌’抑制厌氧菌群,同时提升氧气循环效率。”
方案确定后,科学院立刻赶制设备,由阿凯带领运输队乘坐“方舟四号”飞船前往火星。出发前,林野将一枚新制作的金属板交给阿凯:“带上它,就像当年我们带着它穿越烬土一样,让它见证火星生态的重生。”
半个月后,火星基地传来好消息:“微生物调节装置安装成功,氧气浓度恢复正常,跨星作物重新焕发生机!”屏幕上,老郑拿着金属板站在生态舱的农田里,身后是绿油油的小麦苗:“我们成功了!星际生态网的第一环,终于扣上了!”
新元十九年的春节,人类联盟在青山峡谷举行了“星际文明峰会”。地球、方舟星、火星的代表通过全息投影齐聚一堂,共同签署了《星际生态共生公约》,约定共同保护各星球的生态环境,共享文明成果,携手开拓更广阔的星海。
峰会的最后环节,林野站在文明博物馆的金属板前,通过量子通讯向全人类发表演讲:“从旧都坟场的一块金属板,到横跨太阳系的星际生态网;从独自求生的避难所,到多星球共生的文明共同体,我们用数十年的时间,走完了一条从烬土到星河的征途。这条路上,有牺牲,有挑战,但更多的是团结的力量,是信念的光芒。”
他举起父亲的笔记,这本已经被列为人类文明一级文物的笔记本,在灯光下泛着温暖的光:“这本笔记记录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而未来,需要更多人用双手、用智慧、用信念,去书写文明长河的新篇章。记住,文明的意义不在于走得多远,而在于走得更久;不在于征服多少星球,而在于与宇宙和谐共生。”
演讲结束时,青山峡谷、曙光城、火星基地同时绽放出绚丽的烟花,烟花的图案是三枚交错的圆环,在夜空中连成一条跨越星际的光带。林野看着屏幕上各星球人们欢呼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平静与欣慰——他知道,自己和父辈们追寻的“方舟”,从来不是某一艘飞船、某一座城市,而是人类文明永续的信念,是跨越时空、连接星河的团结与共生。
当晚,林野独自来到青山峡谷的观星台。北斗七星的光芒依旧明亮,仿佛从旧时代起就一直守护着人类。他掏出父亲的笔记,翻开最后一页,在之前的文字后面,写下了最后一段内容:
“新元十九年,人类文明迈入星际共生时代。从烬土到地球,从方舟星到火星,我们以金属为信,以星图为引,以团结为舟,以共生为桨,终于在无垠星河中,划出了一条文明的长河。这条河没有终点,它将带着人类的信念与智慧,带着对宇宙的敬畏与热爱,流向更远的星海,流向永恒的未来。愿星脉永续,文明长存。”
写完后,林野将笔记轻轻放在观星台的石桌上。夜风拂过,带来樱花的清香,远处的文明博物馆里,那枚最初的金属板依旧在展柜中闪耀,如同文明长河中永不熄灭的灯塔。
星河浩瀚,文明长河奔流不息。在这条路上,每一代人都是传承者,每一颗星球都是栖息地,每一份信念都是照亮未来的光。而属于人类的故事,还将在这片星海中,继续书写下去,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