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吾家厨房有点田 > 第161章 古典版的长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石屋的争论被宋孤鸾强行压下,但如何将两千多人安全带往西方,依然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众人看着舆图上那漫长的距离和险峻的地形,眉头紧锁。

“两千多人,骡马辎重,目标实在太大。”黑鸦指着舆图上那漫长而空旷的西路。

“若挤作一团西行,就像举着火把夜行,靖南王的游骑绝非瞎子。我们必须分兵,化整为零,前后呼应。”

他话音刚落,刘猛拧着脖子低吼:“分兵?本来人就比不得靖南王一个零头,再一分,岂不是让人家一口一口轻松吃掉?要死也得抱团死,死得痛快!”

“刘头领,抱团是死路一条!”赵擎打断他,手指戳在舆图一点,“你看看这路,沟壑纵横,有些地段只容单人牵马通过。”

“几千人堵在一起,前军若遇袭,后军只能干瞪眼。一旦遇伏,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分兵,至少能保住一部分人马!”

孙鹤也忧心忡忡地补充:“是啊,猛子哥。而且这么多人,每日饮水消耗惊人。”

“若前路寻不到水源,大军停滞一日便是灾难。分兵前进,前军可提前探路寻水,中军、后军也能根据前军标记,选择最佳路线和水源点,避免全军困死在无水之地。”

石锋认同分兵:“我带一队前出,还能提前摸摸前面的情况,总好过让少主带着大家一起去撞墙。”

“石锋说得对,必须分兵。”宋孤鸾一锤定音,“但不是盲目分散,而要互为犄角,首尾相顾。”

她用笔在舆图上划出三道箭头,指向西方,三道箭头中间间隔着一段距离。

“前路师,主将石锋。”她看向她的属下,“我给你五百人,要机灵能吃苦的弟兄。你们不带辎重,只带十日干粮和精良武器。”

“你前出至少一日路程,侦察敌情、地形,寻找水源,留下标记。发现适合歇脚或险要之处,先行占据,建立前哨。”

石锋眼中爆出精光:“少主放心,属下一定给大军蹚出一条活路来!”

“中路师,我亲自坐镇。”阿暖的目光扫过黑鸦和孙鹤。

“黑鸦,你为副,安排所有非战斗人员以及大部分粮草辎重,确保根基稳步前行。”

“孙队,你经验老道,协助黑鸦,整肃行军秩序,特别是伤员的安置。这一队人数最多,大约一千五百人,行动也是最缓,是全军命脉,求稳不求快。”

黑鸦和孙鹤肃然抱拳:“领命!”

“后路师,主将赵擎、副将刘猛。”阿暖看向那躁动的汉子和赵队正,“给你们六百人,多为轻捷善走之士,配足马匹。你们是全军的后盾,也是诱饵。”

“你们清除大军行进痕迹,谨慎断后,如果遇上小股追兵,务必将其击溃或引向他方。”

“可故意制造向东或者向北移动的假象,迷惑可能出现的斥候。你们的风险大,需格外机警。”

赵擎和刘猛对视一眼,重重抱拳:“必不辱命!”

宋孤鸾的炭笔最终在地图上一处标记为苦水泊的洼地重重一圈:“全军以此地为第一汇合点。”

“前路师率先抵达建立简易营寨,中路师次之,后路师完成断后任务后,迅速向此地靠拢。”

“每日日落前,各师需派斥候向中军汇报情况,若有紧急,以三股狼烟为号,相邻两师需不惜代价驰援!”

她环视众人:“三路并进,相互依存,都明白了吗?”

“明白!”众人齐声低吼,石屋原本压抑的气氛,被这清晰的行动计划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石屋内的决策已定,黑水荡小渔村这个临时避难所立刻忙的像陀螺,疯狂的旋转起来。

刚过黎明,小渔村已是一片鼎沸。

石锋立即召集了所有什长以上的军官,就在村落中央的空地上,借着初升的晨光,展开了雷厉风行的点兵。

“黑云骑旧部,出列!”石锋命令一下,大概八百余人踏前一步。

“第一到第五百人队,划入前路师,其余人,并入中路师重甲护卫队!”石锋的命令简洁有力,没有人质疑。

另一边,刘猛和赵擎也在争分夺秒地整编后路师。

“会骑马的,腿脚利索的,给老子站到这边来!”刘猛扯着嗓子吼叫,马匪出身的他习惯还是改不掉。

他手下那群悍匪出身的兵卒乱哄哄地移动着,与赵擎麾下那些还带着些许行伍痕迹的溃兵形成了鲜明对比。

“吵什么!按原建制,每伙抽五人,快!”赵擎厉声呵斥。

整编在两位主副将的强压下,一支大约六百人的后路师勉强成型。

与此同时,物资的清点与分配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

黑鸦带着一队心腹,拿着粗糙纸张,穿梭在堆积如山的粮袋和辎重车之间。

随行军医周大夫跟在他身后,脸色焦急。

“黑鸦统领,伤兵营的药材不能动,那些金疮药、解毒散是救命的东西!”

“放心,周大夫,”黑鸦头也不回,“你的药材单独装箱,随中军行动。但前路师必须带足驱虫避瘴的药粉,后路师的马匹也需要伤药!”

他一边说,一边用炭笔在纸上飞快勾画。

“前路师,每人携带十日干粮,一皮囊水,箭矢也得备足。中军携带大部分粮草和工具。后路师多配马料和火油。”

最棘手的,是那些非战斗人员。

工匠们被迫舍弃笨重的工具,只带上最核心的家伙事,妇孺们把好不容易从家里带出的家当扔进火堆。

石锋又派出一队士兵,严厉监督执行,确保轻装令落到实处。

当夕阳再次西沉时,黑水荡已经模样大变。

原本拥挤的营地空荡了许多,三支队伍已初步成型。

宋孤鸾颁布了严厉的行军律令,掉队者不候,泄密者立斩,违令者严惩不贷,各师必须严格按照预定路线和计划行动,不得擅自改变。

又演练了一天,石锋带领斥候队,向各师指派的信使演示联络暗号、标记方式和紧急情况下的信号释放。

第三天,前路师在石锋的率领下,率先没入西边的山林,他们将在前方用血汗为大军铺路。

天刚蒙蒙亮,中路师在宋孤鸾的带领下,沿着前路师留下的标记,开始了缓慢的迁徙。

日上三竿后,后路师在赵擎和刘猛的指挥下,开始大规模制造向不同方向行动的痕迹,并最后撤离黑水荡,抹去大军停留的主要痕迹。

两千多人的队伍,就这样化整为零。

变成了三支目标更小、行动更灵活的力量,沿着大致平行的路线,向着西方那片未知的绝地,开始了古典版的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