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的,那咱们就接着讲第十七个故事——。

这个故事,关乎恩怨,也关乎畜生那点不输于人的记性和情义。

咱们屯子后山有一片老坟圈子,埋的大多是些无儿无女的孤老,或者横死的外乡人。平日里除了清明、过年,很少有人去。可那几年,每逢月圆之夜,屯子里的人就能隐约听见后山传来一阵阵哭声。

那哭声不是人的声音,尖细,凄厉,拖着长音,呜呜咽咽的,像是女人在嚎丧,又比女人哭得更野、更悲切,听得人心里头发瘆,脊梁骨冒凉气。有那胆大的后生结伴去瞧过,回来说,哭声是从一座孤坟前传来的,那坟埋的是前几年屯子里一个叫贺老六的老光棍。

贺老六这人,一辈子没别的爱好,就喜欢下套子抓点野物,贴补家用或者打打牙祭。他手段狠,下套准,死在他手里的黄皮子(黄鼠狼)、狐狸不在少数。

那哭声,据看见的人说,是一只毛色苍黄、个头不小的黄皮子,像人一样直着身子,跪在贺老六的坟前,两只前爪像是作揖一样抱着,仰着头对着月亮哀嚎。那眼泪珠子,大颗大颗地往下掉,把胸前的毛都打湿了。

“黄仙哭坟!”老人们一听这情形,就下了定论,“这是贺老六生前,肯定害过它家里啥重要的‘人’,这是来哭丧,也是来咒怨的!”

大家伙儿仔细一回想,可不是嘛!贺老六死前那年秋天,确实用夹子逮住过一只怀了崽儿的母黄皮子,那母黄皮子肚子老大,被夹住后没立刻死,拖着血淋淋的断腿,用那种极其怨毒的眼神盯着贺老六看了好久,才咽了气。贺老六当时还乐呵呵地剥了皮,把快成形的崽子也掏出来扔了。

自那以后,贺老六就有点不对劲,总说腰疼,夜里睡觉感觉有东西压他胸口。没过两个月,他上山砍柴,莫名其妙就从个不高的坡上滚下来,脑袋磕在石头上,没等抬回家就断了气。

现在这黄皮子来哭坟,分明是记着杀妻害子之仇,怨气难消。

起初,屯子里的人觉得这黄皮子哭一阵也就罢了。可它不,月月十五,只要月亮够亮,那凄厉的哭声准时就到,比打更的还准。搞得靠近后山那几户人家,一到月圆夜就睡不踏实。

有人嫌晦气,提议去找个猎人把那哭坟的黄皮子给打了。但屯子里最老的韩太公发了话:“不能打!这畜生是在报仇,也是在尽它自己的‘孝道’或者‘情义’。贺老六害了它妻儿,它这是心里有苦,有怨,让它哭吧,等它哭够了,怨气散了,自然就走了。咱们要是再害它,这冤冤相报,就更没个头了。”

大家觉得在理,也就由它去了。

说来也怪,那黄皮子就这么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在贺老六坟前哭。哭了整整三年。

到了第三年最后一个月的月圆夜,那哭声格外响亮,也格外悲切,整整哭了一宿,直到天快亮才停。

第二天,有好事的人再去那坟前看,发现坟头被扒开了一个小洞,洞口摆着几只已经僵硬了的死老鼠,摆得整整齐齐。而那只哭坟的黄皮子,从此以后再也没出现过。

老人们说,这是那黄仙用三年的时间,哭尽了心里的怨,也还清了贺老六当年“杀生”的债(用老鼠当祭品)。它了结了这段恩怨,所以才走了。

自那以后,后山的坟圈子再也听不到那瘆人的哭声了。贺老六那座孤坟,也渐渐被荒草淹没,再没人提起。

只是的故事却流传了下来。屯子里的人教育后生,上山打猎可以,但要有节制,尤其不能害那些怀崽的母兽,不能做绝户事。畜生也有灵性,也有记性,你做了孽,说不定哪天,就有那“苦主”找上门来,用它的方式,跟你算清楚这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