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骨戒:剩余寿命730天 > 第141章 寒夜灯暖,根生暗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1章 寒夜灯暖,根生暗壤

总坛的雪一连下了三日,守脉亭前的积雪没过了脚踝,石敢当和水灵儿索性在亭边搭了个简易的窝棚,夜里轮流守着承脉苗。窝棚里燃着小火炉,火塘的热气顺着泥土缝隙往下渗,据说能暖到地脉的浅层根须。

“你听,”水灵儿把耳朵贴在棚壁上,声音带着兴奋,“根须在唱歌呢,细细簌簌的,像在织网。”

石敢当正用布擦拭那把旧工兵铲,闻言凑过来听了听,憨憨地笑:“哪是唱歌,是在使劲长呢。陈默前辈说,冬雪埋得越深,根扎得越牢,来年春天才能长得疯。”

窝棚外,灰棱趴在雪地里,像团毛茸茸的雪球,只有额间的星屑在黑暗中亮着微光。它时不时对着承脉苗的方向低吼两声,像是在驱赶靠近的寒邪。

陈默提着盏灯笼过来时,正看到石敢当把暖手炉埋在苗根旁的雪地里,火纹石的暖意透过积雪,在地面晕开一小片融化的湿痕。

“别埋太近,”他轻声道,“地脉在冬天喜静,暖力够了就行,太燥反而不好。”

少年赶紧把暖手炉往外挪了挪:“知道了前辈,我就是怕它冻着。”

水灵儿递过一碗热汤,是用守脉亭周围的地脉花和雪水熬的:“这汤能安神,前辈也暖暖身子。”

灯笼的光落在承脉苗上,雪下的叶片纹路愈发清晰,主苗与侧芽的脉络在光中相连,像两只交握的手。陈默忽然想起归墟里那些守阁人的记忆——原来每个冬天,都有这样的身影守在地脉节点旁,用笨拙却真诚的方式,守护着雪下的生机。

“当年在雪域,”他望着远处的山峦,声音轻得像雪落,“老守阁人会在冰镜旁燃一堆松火,说是‘给地脉点个伴’,不让它在黑夜里孤单。”

石敢当眼睛一亮:“那我们也给承脉苗点个松火?”

“不用,”陈默笑着摇头,“它有你们守着,有灰棱看着,还有这满亭的灯笼照着,比谁都热闹。”

正说着,水灵儿的印记突然亮了:“是听雪楼的讯息!他们说冰镜上结了层‘暖脉霜’,是地脉在回温,还说这霜能治冻伤,让我们多采些存着。”

石敢当立刻找出个小陶罐:“明天我去雪域取!正好看看听雪楼的冰镜长啥样。”

深夜的雪停了,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给守脉亭镀上一层银辉。窝棚里的火炉噼啪作响,石敢当和水灵儿的低语混着火光飘出来,讨论着开春后该给承脉苗施什么肥,该怎么扩展防护阵。

灰棱悄悄钻进窝棚,蜷在两人脚边,星屑的光与炉火交融,暖得让人忘了窗外的严寒。陈默站在亭外,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所谓传承,或许就是这样——在寒夜里点燃一盏灯,在雪地里护住一株苗,把前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变成自己手里的暖炉、脚下的窝棚,笨拙却坚定地传下去。

承脉苗的根须还在雪下生长,悄无声息,却带着股执拗的劲,像在回应着棚里的暖意,回应着每个守护的瞬间。陈默知道,等明年春天雪化时,这些深埋暗壤的根须,定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撑起更繁茂的枝叶,也撑起新一代守陵人眼里的光。

灯笼的光晕在雪地上铺开,守脉亭的风铃偶尔响一声,像在给这寒夜的守护,轻轻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