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骨戒:剩余寿命730天 > 第54章 元夜灯明,骨纹印灯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章 元夜灯明,骨纹印灯谜

正月十五的古玩街,被灯笼照得像条火龙。老槐树上挂满了走马灯,画着牛郎织女、嫦娥奔月,风一吹,灯影在地上转得欢;糖画张的摊子前支起了灯谜架,红纸条上的谜题随风摇晃,引得孩子们踮着脚猜。

陈默蹲在听骨轩门口,帮张奶奶挂灯笼。灯笼杆是用陨骨谷的冰木做的,轻便还防潮,是守陵人特意送来的年礼。他刚把灯笼挂稳,就见疯和尚举着个巨大的兔子灯跑过来,灯罩上糊着素面馆的面袋纸,画的兔子歪歪扭扭,却透着股憨气。

“猜灯谜赢素面券咯!”疯和尚把兔子灯往地上一放,从怀里掏出把纸条,“老和尚说,元夜猜谜能开窍,我这谜题,都是用骨纹改的,保准新鲜。”

苏清月正用朱砂在骨瓷盘上写灯谜,盘底的缠枝纹映着红光,像团跳动的火苗。“你看这个,”她举起个盘子,上面写着“骨中藏岁月,片语记春秋”,“谜底是咱们博古架上的东西。”

“是凡骨罐!”张奶奶立刻猜中,笑得眼睛眯成条缝,“小默天天擦的那些罐子,可不就是装着老物件的岁月嘛。”

街坊们渐渐聚过来,围着灯谜架猜得热闹。快递员小张挠着头看“青铜匕首镇邪祟”,半天没头绪,还是陈默提醒他:“想想咱们去年在昆仑用它做了什么。”小张一拍大腿:“是守陵!匕首是守陵人的武器!”

陈默的骨纹印记突然轻轻发烫,目光落在疯和尚的谜题上——有张纸条上画着个简单的骨纹,和他胸口的印记有七分相似,旁边写着“初心藏此中,岁岁护人间”。

“这个我来猜。”陈默取下纸条,指尖抚过骨纹图案,“谜底是‘守护’。”

疯和尚眼睛一亮:“答对了!奖你三碗素面,加蛋加肉随便加!”

入夜后,老槐树下点起了篝火,街坊们围着篝火吃汤圆。张奶奶的芝麻汤圆甜得恰到好处,苏清月煮的桂花汤圆带着清香,疯和尚则端来盆“骨汤汤圆”,说是用素面馆的高汤煮的,咸香入味,引得大家抢着吃。

孩子们提着灯笼跑来跑去,灯笼的光晕在雪地上晃动,像无数只萤火虫。陈默看着这热闹的场景,骨纹印记传来熟悉的暖意——他看到玄老和槐婆婆年轻时,也在这样的元夜里猜灯谜,玄老总猜不中,槐婆婆就悄悄把谜底写在手心给他看;看到守骨人阿木抱着小石头,在茶山的篝火旁喂他吃汤圆,石碗里的汤圆滚来滚去,像颗颗白玉。

“你看天上的月亮。”苏清月指着夜空,元宵的月亮又大又圆,清辉洒在老槐树上,给灯笼的红光镀上了层银边,“玄老笔记里说,元夜的月光能洗去骨器上的浮尘,让念想更清晰。”

陈默望向博古架,凡骨罐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老黄牛”的罐子前,那束野菊不知何时换成了梅花,是巷尾的流浪猫叼来的,花瓣上还沾着点雪;“流浪猫小白”的罐子旁,毛线球滚到了地上,想必是哪个孩子玩闹时碰掉的。

篝火渐渐弱了,汤圆也吃了个精光。街坊们提着灯笼散去,灯笼的光晕渐渐消失在巷口,像被夜色温柔地收了起来。陈默收拾着碗筷,疯和尚还在念叨他的素面券,苏清月则在收拾那些猜中了的灯谜,说要贴在听骨轩的墙上,留作纪念。

月光透过老槐树的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陈默摸着胸口的骨纹印记,那里的温度与月光相融,像藏着个小小的月亮。他知道,这元宵的灯笼会灭,汤圆的甜会散,但藏在骨纹里的守护,藏在烟火里的温暖,会像这轮明月,岁岁年年,照亮每个寻常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