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骨戒:剩余寿命730天 > 第35章 端午艾,骨丝缠彩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章 端午艾,骨丝缠彩绳

端午前的古玩街,飘着股奇特的香味——艾草的苦、雄黄的烈、粽子的甜,混在一起,成了独属于这个时节的味道。陈默蹲在老槐树下,帮张奶奶捆艾草,指尖缠着五彩绳,是苏清月用陨骨谷的冰蚕丝混着彩线编的,据说能避蛇虫。

“小默,这绳编得真结实。”张奶奶摸着五彩绳,眼里带着惊奇,“往年我家孙子的绳,过不了三天就磨断了。”

“这里面掺了点特殊的丝。”陈默笑着打了个结,骨纹印记随着动作轻轻发烫,他能感觉到冰蚕丝里藏着的微弱骨力,像层看不见的网,能挡住邪祟。

铺子里,苏清月正在包粽子。她包的粽子很特别,粽叶里除了糯米红枣,还塞了片晒干的镇魂草叶,说是玄老留下的方子,吃了能安神。疯和尚凑在旁边,手忙脚乱地学,糯米撒了一地,像铺了层白霜。

“你这哪是包粽子,是给粽子‘松绑’。”苏清月笑着拍掉他手上的糯米,“得把叶子捏紧,不然煮的时候会漏米。”

疯和尚嘿嘿笑,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我带了好东西——老和尚留下的‘骨香粉’,混在糯米里,煮出来的粽子带着股草木香。”

陈默接过纸包,打开一闻,果然有股清冽的香气,像雨后的山林。他想起玄老笔记里的记载,这骨香粉是用菩提骨混合多种香草磨的,不仅能增香,还能驱虫,是守陵人在野外常用的物件。

端午当天,听骨轩门口摆了张长桌,街坊们带着自家包的粽子来分享。有蜜枣的、豆沙的、肉的,甚至还有疯和尚独创的“素面粽”——里面包着素面馆的招牌面,引得大家笑个不停。

“来,喝雄黄。”陈默给每个人倒了杯雄黄酒,杯子是用茶山骨窑的骨杯装的,酒液里泛着淡淡的金光,“少喝一点,意思意思就行。”

孩子们不喝酒,手里拿着陈默做的“骨哨粽”——用竹筒做的粽子形状哨子,哨芯是根细骨丝,吹起来“呜呜”响,像极了守陵人的骨哨声。

傍晚时分,街尾突然传来惊呼。原来是有户人家的屋檐下,盘着条菜花蛇,吐着信子吓人。陈默拿着捆艾草走过去,那蛇见到艾草,竟像被烫到似的,扭头就往草丛里钻。

“奇了,这蛇往年不怕艾草啊。”户主挠着头,满脸疑惑。

陈默笑了笑,没说话。他知道,是艾草上缠着的五彩绳起了作用——冰蚕丝里的骨力,对蛇虫之类的阴物有天然的威慑力。

回到铺子时,暮色已经沉了。苏清月在门口挂了盏灯笼,灯笼杆上缠满了五彩绳,风吹过,绳子上的骨丝发出细微的“嗡嗡”声,像在唱歌。疯和尚端来锅煮好的粽子,镇魂草的香味混着糯米香,漫了满铺。

三人坐在柜台前,剥着粽子,听着外面的蝉鸣渐起。陈默咬了口粽子,镇魂草的清苦混着糯米的甜,在舌尖散开,骨纹印记传来一阵舒服的暖意。

“你说,玄老当年在昆仑,会不会也包粽子?”苏清月突然问。

“肯定会。”陈默想起“骨视”里看到的画面,玄老在雪地里用雪水和糯米,笨拙地包着不成形的粽子,旁边的守陵人笑得直不起腰,“说不定还会在里面塞骨粉,美其名曰‘补骨’。”

疯和尚笑得喷了米:“那得多硬,能硌掉牙。”

夜色渐深,老槐树上的艾草在晚风中摇晃,影子投在地上,像无数只舞动的手。陈默摸着腕上的五彩绳,冰蚕丝贴着皮肤,传来淡淡的凉意,却让人觉得安心。

他知道,这端午的艾草会枯,五彩绳会旧,但藏在里面的念想——对平安的祈愿,对团圆的期盼,对守护的执着,会像骨丝一样,牢牢缠在这人间烟火里,岁岁年年,不曾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