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灶王爷的赊账簿 > 第77章 檐下听雨,旧事新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7章 檐下听雨,旧事新说

连下了两日的雨,淅淅沥沥,把院墙上的青苔洗得发亮。豆宝坐在窗边,看着雨珠顺着屋檐连成线,落在青石板上,溅起一圈圈涟漪。沈爷爷坐在对面的竹椅上,慢悠悠地抽着旱烟,烟杆在手里转着圈。

“爷爷,李伯说关外的雪能没过大象,是真的吗?”豆宝忽然问。

沈爷爷吐出一口烟圈,笑了:“那是他吹牛呢。关外是冷,雪下得深,但要说没过大象,就太玄乎了。不过啊,那里的风是真烈,能把人的耳朵冻掉,李伯刚去那几年,年年开春都得掉层皮。”

豆宝托着下巴:“那他为啥还要待那么久?”

“为了挣钱,也为了找条活路。”沈爷爷磕了磕烟灰,“那时候村里穷,你爹刚没,我带着你娘拉扯你,李伯看不下去,才跟着商队走的。他总说,出去闯闯,说不定能给村里带点指望回来。”

雨声渐大,豆宝忽然想起昨天去村头送药时,听见王婶和人念叨,说李伯带回来的黑麦种子,有几亩地冒出了绿芽,比本地的谷苗壮实多了。

“爷爷,明天雨停了,我们去看看那些黑麦苗吧?”

“好啊。”沈爷爷点头,“顺便去看看你李伯,他这两天在地里搭了个棚子,吃住都在那儿,说是怕鸟雀啄苗。”

次日天放晴,阳光穿透云层,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豆宝跟着沈爷爷来到东坡,远远就看见一个草棚,棚子外,李伯正弯腰查看苗情,裤脚沾满了泥。

“李伯!”豆宝喊了一声。

李伯直起身,脸上沾着草叶,看见他们,咧嘴一笑:“你们来啦!快来看,这苗长得多精神!”

黑麦苗果然长势喜人,绿油油的,叶片厚实,比旁边地里的本地谷苗高出一截。豆宝蹲下身,轻轻碰了碰叶片,指尖传来湿润的触感,带着蓬勃的生机。

“这还得多谢你沈爷爷,连夜给苗撒了草木灰,把虫都赶跑了。”李伯道。

沈爷爷摆摆手:“是你种子好。”

三人说说笑笑,查看完苗情,往回走时,李伯忽然叹了口气:“说起来,我这次回来,还带了个念想。”

他领着豆宝和沈爷爷来到自己的老房子。屋子久无人住,有些破败,李伯从炕洞里掏出一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打开来,是一本泛黄的日记,还有一张黑白照片。

照片上,一个年轻的姑娘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梳着两条麻花辫,笑得腼腆。

“这是……”豆宝看着照片,有些疑惑。

“她叫秀莲,是我没过门的媳妇。”李伯的声音有些沙哑,“我走的那年,她送我到村口,说等我回来就成亲。结果这一等,就是二十年。”

日记里,记录着李伯在关外的生活,有对秀莲的思念,有对家乡的牵挂,也有被风沙吹裂皮肤的疼痛、被劫匪围困的惊险。最后几页,字迹越来越潦草:“听说秀莲嫁人了,也好,总算有个归宿。”“今年冬天特别冷,不知道村里的老槐树还在不在?”“攒够了钱,买了些种子,回去,总得做点什么。”

豆宝看着日记,鼻子忽然有些发酸。他想起李伯给的麦芽糖,想起那些饱满的黑麦种子,忽然明白了他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带回这些东西——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想弥补那些年的遗憾。

“她后来……过得好吗?”李伯问沈爷爷,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沈爷爷沉默了片刻,道:“秀莲嫁到了邻村,男人对她不错,前年生了个大胖小子。去年我去喝喜酒,她还问起你呢。”

李伯的眼里闪过一丝失落,随即释然地笑了:“那就好,那就好。”

离开李伯家,豆宝一路无话。回到家,他坐在门槛上,看着沈爷爷修补农具,忽然说:“爷爷,李伯是不是很伤心?”

沈爷爷放下锤子:“人这一辈子,总有遗憾。但能把遗憾变成往后的力气,就不算白活。”

就像李伯,把对秀莲的思念,变成了带回种子的动力;把在关外受的苦,变成了改善家乡的底气。

傍晚,豆宝去给李伯送晚饭——是娘蒸的馒头,还热乎着。

草棚里,李伯正借着夕阳的光看那本日记。豆宝把馒头递给他,他接过去,掰了一半递给豆宝:“尝尝,你娘的手艺还是这么好。”

两人坐在草棚外,就着晚霞啃馒头。远处的田野里,黑麦苗在风中轻轻摇晃,像一片绿色的波浪。

“豆宝,你说,这黑麦能长好吗?”李伯问。

豆宝用力点头:“一定能!”

李伯笑了,眼里的皱纹舒展开来,像雨后的土地,踏实而温暖。

夜幕降临,豆宝往家走。路过老槐树时,看见树下站着一个身影,是二丫,手里拿着个布包。

“豆宝,给你。”二丫把布包塞给他,脸红红的,“我娘说,谢谢你爹帮我们家修屋顶,这是新做的布鞋。”

布包里,是一双纳得密密实实的布鞋,鞋底上还绣着几朵小野花。豆宝接过,说了声“谢谢”,看着二丫跑远的背影,忽然觉得,这双布鞋和李伯的日记、沈爷爷的农具、黑麦苗一样,都带着一股劲儿——一股让日子越来越好的劲儿。

回到家,沈爷爷正在灯下看医书,豆宝把布鞋放在桌上,忽然说:“爷爷,我想学着写日记。”

“哦?”沈爷爷抬眼。

“我想把看到的、听到的都记下来,等以后,也能告诉别人,我们是怎么把日子过好的。”豆宝道。

沈爷爷放下医书,眼里带着笑意:“好啊,我这有支旧钢笔,送给你。”

豆宝握着那支冰凉的钢笔,忽然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在发芽。或许,日子就是这样,把遗憾酿成动力,把思念变成种子,在风雨里慢慢生长,终会迎来收获的那天。

窗外,月亮升了起来,照亮了院里的菜畦,也照亮了豆宝眼里的光。他铺开纸,握着笔,在灯下写下第一行字:“今天,我知道了李伯的故事……”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

夜风穿过窗棂,带着泥土的清香,像是在为这个开始轻声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