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都聚焦在后院那扇时常飘出香味、洋溢着欢声笑语的门上。

这其中,最煎熬的,莫过于易中海。

他称病在家,深居简出,仿佛真的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糟老头子。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扇窗后的阴影里,藏着多少不甘、怨毒和即将发酵成阴谋的算计。

何雨柱越是幸福美满,越是步步高升,就越是衬得他昔日的算计像个笑话,将他钉死在道德耻辱柱上。

何家的肉香,邻居们对何雨柱能力的认可,甚至许大茂结婚都没请他坐主桌……这一切都像鞭子,一下下抽在他敏感脆弱的神经上。

他透过窗缝,看着何雨柱和苏青禾偶尔并肩出入,看着雨水穿着新棉袄欢快地跑进跑出,看着许大茂嬉皮笑脸地往后凑,心里的毒汁几乎要溢出来。

“笑吧,看你们能笑到几时……”

他枯瘦的手指紧紧攥着,指甲掐进掌心,“笼络了李怀德,娶了个洋学生,就以为能彻底翻身了?这院子里的水深着呢……”

他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阴冷的光,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这天傍晚,何雨柱下班回来,车把上挂着一副猪下水,是李怀德特批给“有功人员”的内部福利,又引来一路注目礼。

刚进院门,就见许大茂搓着手,笑嘻嘻地迎了上来:“哟,傻柱,行啊!这好东西都弄来了!今年年夜饭看来又能蹭你一顿了!”

何雨柱停下脚步,笑了笑:“怎么,晓娥同志不给你做饭?”

“哎呦喂,可别提了!”

许大茂立刻苦着脸,“她们家那口味,清淡得鸟都能飞起来!哪有你做的够味!我说傻柱,商量个事儿,年夜饭咱们两家一块过呗?我出酒,出鞭炮!让晓娥也尝尝啥叫真正的年味儿!”

何雨柱还没回答,雨水正好出来倒水,听见了立刻拍手:“好啊好啊!人多热闹!青禾姐,你说呢?”

苏青禾刚下班回来,正在门口换鞋,闻言温和一笑:“我没意见,看雨柱安排。”

何雨柱看着许大茂那殷切样,又想到娄晓娥嫁过来后似乎确实有些闷闷不乐,便点了点头:“成吧。不过说好了,你出酒和鞭炮就行,菜我来弄。把你爸妈和小凤也叫上。”

“得嘞!就知道你够意思!”

许大茂喜笑颜开,用力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我这就回去跟晓娥说!保准她高兴!”说完就风风火火地跑了。

何雨柱摇摇头,推车进屋。

苏青禾接过他脱下的外套挂好,轻声问:“两家一起过,会不会太麻烦?”

“没事,热闹点好。许大茂这人虽然毛病多,但最近还算消停。娄晓娥……也不容易。”

何雨柱低声道。

他始终对娄家抱有一份警惕和隐约的同情,知道风暴若来,首当其冲的便是这类家庭。

许大茂主动靠拢,或许是件好事。

雨水则兴奋地开始规划年夜饭的菜单,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小小的家里,充满了对团圆的期待。

然而,夜深人静时,何雨柱躺在炕上,却有些难以入睡。

苏青禾呼吸均匀,已经睡着了。他却睁着眼,听着窗外呼啸的北风,心头那根警惕的弦始终紧绷着。

太顺了。

日子似乎过于顺遂美满。

工作顺利,家庭和睦,连许大茂都变得“懂事”起来。

但这恰恰是最不正常的。

易中海会甘心就此沉寂?

那个神秘的“的确良衬衫”再未出现,是放弃了,还是在酝酿更大的阴谋?

李怀德的庇护能持续到几时?

还有娄家……许大茂这桩婚姻,到底是福是祸?

他想起白天在厂里,无意间听到两个行政科的人低声交谈,提到“上面”似乎又开始强调“阶级”和“成分”问题,风声好像又紧了些。

山雨欲来风满楼。

他轻轻起身,披上衣服,走到外间。

月光如水,透过窗棂洒在地上。

墙角那个沉甸甸的旧帆布包还在,那是何大清留下的。

他没有打开看过,也不想打开。

那份迟来的、沉重的父爱,他不知该如何安放。

他意念微动,感受着空间里那片生机勃勃的小院,灵泉氤氲,瓜菜飘香。

这是他在这个动荡年代最大的依仗,也是他守护这个家最后的底牌。

必须更谨慎才行。

年夜饭的食材,尤其是空间里那些,得想个更稳妥的说法。

和许家、娄家的交往,也要把握好分寸。

他默默站了许久,直到寒气侵体,才缓缓吐出一口白雾,转身回屋。

就在他躺下后不久,四合院深处,似乎传来一声极轻微的、门轴转动的“吱呀”声。

像是有人,在这寒冬深夜,悄然推开了门,融入了无边的夜色里。

何雨柱的眼睛在黑暗中倏然睁开,锐利如鹰。

来了。

那潜藏在平静下的暗流,似乎终于开始涌动。

这婚后的第一个新年,注定不会太平静。

1963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更蹒跚些。

倒春寒的余威反复侵袭,四合院里的老槐树却已迫不及待地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倔强地宣示着生命的轮回与不可阻挡。

新年过后,生活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日子在一种表面宁静、内里却微妙紧绷的节奏中缓缓流淌。

何雨柱依旧每日往返于轧钢厂和四合院之间,后勤处的工作愈发繁杂,副食品基地已步入正轨,成了厂里乃至区里都挂上号的典型,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检查、参观和学习任务。

他处理得游刃有余,账目清晰,管理井井有条,让人挑不出错处,在李怀德心中的分量也一日重过一日。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份如履薄冰的谨慎,从未放松。

苏青禾继续在厂医院忙碌,她的那篇关于职业性肌肉劳损的论文经过了数次修改,已经投递给了一份业内颇有影响力的医学期刊,正在忐忑地等待回音。

同时,她也在厂工会的支持下,尝试着在厂里开办小范围的健康讲座和工间操推广,反响颇好。

雨水在设备科彻底站稳了脚跟,成了宋科长和赵师傅离不开的得力助手,甚至开始带新来的学徒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