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故障点准确找到!

接下来的维修就顺利多了。更换备用轴承,清洗油路,重新加注润滑油......

不到两个小时,车床便恢复了正常运转,加工精度达标,那个宝贵的大型毛坯保住了。

生产调度员长舒一口气,对着赵师傅连连道谢。

赵师傅却摆摆手,指着正帮忙清理工具、脸上蹭了块油污的何雨水,难得地露出了笑容:“别谢我,今天多亏了这小何同志!心细,脑子活,理论基础扎实!是块干设备维修的好料子!”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何雨水身上,之前的轻视和怀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惊讶、佩服和赞许。

“行啊!雨水!深藏不露啊!”

“厉害!这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比很多老师傅都强!”

“老赵,你这徒弟收得值啊!”

何雨水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连忙摆手:“没有没有,我就是碰巧见过类似的案例,主要还是赵师傅和各位老师傅经验丰富,判断准确......”

她不居功自傲的态度,更是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消息很快传开了。

“设备科新来的那个女徒工,叫何雨水的,厉害啊!一眼就瞧出了老赵他们都拿不准的故障!”

“听说还是中专毕业的高材生呢!理论扎实得很!”

“何雨水?这名字怎么有点耳熟......哦!想起来了!后勤处何科长的妹妹!”

“何雨柱的妹妹?难怪了!哥哥那么能干,妹妹也差不了!”

下班铃响,何雨水推着自行车走出厂门,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解决了技术难题的成就感,获得认可的喜悦,以及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更加坚定的信心,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

她迫不及待地想回家,把今天的经历分享给哥哥。

......

夏日的白昼悠长,轧钢厂下班的汽笛声拉响时,西斜的日光依旧带着灼人的热度。

何雨柱处理完手头最后一份关于副食品基地饲料采购的报表,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起身准备下班。

办公桌上,那本被他用来击溃易中海算计的笔记本静静躺着,旁边是妹妹何雨水那辆新车钥匙反射出的微弱光点。

院子里因全院大会而起的波澜似乎暂时平息,但何雨柱心知肚明,那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虚假宁静。

易中海称病不出,贾家闭门缩首,但那种压抑的沉默,反而更像是在酝酿着什么。

许小凤那日无意间提及的、与易中海接触的陌生身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涟漪虽暂歇,那石子却沉在水底,提醒着水下深处的暗流。

他锁好办公室的门,走在渐渐安静下来的厂区路上。

脑海里却不自觉地浮现出雨水下班回家时,那张兴奋得通红的小脸。

小丫头叽叽喳喳地讲述着如何在车间里一眼断症、解决了连老师傅都一时棘手的机床故障,赢得了众人的刮目相看。

言语间的自豪与自信,几乎要满溢出来。

何雨柱嘴角不禁扬起一抹真切的笑意。

所有的筹谋、所有的守护,不就是为了看到妹妹能这样挺直腰杆,凭着自己的本事,在阳光下开创自己的人生吗?

雨水这颗技术新星的光芒初绽,驱散了他心头因阴谋算计而积聚的些许阴霾。

然而,这笑意在想到另一件事时,又化为了更深沉的思绪。

雨水的工作落实了,前景光明。

那他自己呢?

事业看似步上正轨,李怀德倚重,基地筹建顺利,入党提干……可那个消失的金属盒子,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他危机四伏。

而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洪流中,个人犹如扁舟,除了奋力划桨,或许更需要一个能彼此依偎、互相温暖的港湾。

他的脚步不自觉地转向了厂医院的方向。

这个时间点,她应该也快下班了。

厂医院相比白天,清静了许多。

消毒水的气味淡淡地弥漫在走廊里,偶尔有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脚步匆匆地走过。

何雨柱轻车熟路地来到一间诊室门口,门虚掩着,他轻轻敲了敲。

“请进。”里面传来苏青禾那特有的,清冷中带着一丝疲惫的声音。

何雨柱推门进去。

苏青禾正背对着门口,俯身在显微镜前观察着什么,夕阳的金辉透过窗户,在她纤瘦的脊背和挽起的发髻上勾勒出一圈柔和的光晕。

她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连有人进来都未立刻回头。

何雨柱没有打扰她,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落在她略显单薄的肩膀上,心中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疼惜与钦佩。

在这个大多数人都为一日三餐奔波挣扎的年代,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专业领域,默默耕耘,这份定力和追求,与他凭借厨艺和先知在世俗中拼搏,看似路径不同,内核却有着奇异的共鸣——都是想在这艰难的世道里,抓住一点能确定的、有价值的东西。

过了好一会儿,苏青禾才似乎从微观世界中抽离,轻轻呼出一口气,直起身,揉了揉酸涩的后颈。

这时她才察觉到身后有人,倏然转身。

看到是何雨柱,她清丽脸上的些许倦容被一丝惊讶和不易察觉的暖意取代:“何科长?你怎么来了?”

她下意识地看了眼墙上的挂钟,“下班了?”

“嗯,刚忙完。路过,看看你下班没有。”

何雨柱语气自然,目光落在她桌上堆放的厚厚外文文献、记录密密麻麻的实验数据和几张显微微观图谱上,“还在忙?注意休息。”

苏青禾顺着他的目光看了看自己的桌面,微微摇头,嘴角牵起一个浅浅的、却带着光亮的弧度:“不算忙,是快有结果了。”

“结果?”何雨柱走近两步,好奇地看向那些他看不太懂的数据和图谱。

“嗯。”

苏青禾拿起一张手绘的图谱,指尖点着上面的几个标记,眼神专注而明亮,那种光芒几乎驱散了她所有的疲惫,“是关于厂区常见工种职业性肌肉劳损的中西医结合缓解方案的一些实验数据。之前只是理论推演和零星案例观察,这一期的对照组实验数据快要分析完了,初步看,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一些。尤其是利用几种本地易得的草药进行穴位敷贴,结合特定休息操,对搬运工、轧钢工等重体力岗位的腰背部劳损,缓解疼痛、促进恢复的效果很显着。”

她的语速比平时稍快,带着一种研究者特有的兴奋和热忱。

虽然涉及不少专业术语,但何雨柱努力听着,能感受到她话语背后的价值与意义。

“这是……能帮到很多工人同志的大好事啊!”

何雨柱由衷地说道。

他太清楚长期重体力劳动给身体带来的损耗,厂里多少老师傅年纪不大就落下一身病痛,弯腰驼背、阴雨天就关节酸痛的不在少数。

若真有有效且成本不高的缓解方法,无疑是福音。

“希望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