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巧妙地绕开了具体细节,既表明了态度,又没透露关键。

许大茂的油滑和那张嘴,他不得不防。

“稳生产?”

许大茂嗤笑一声,显然对这个“宏大”目标兴趣缺缺,他更关心实际的,“要我说,柱子,你现在管着食堂几千号人的嘴,这权力可不小!手指缝里漏点油水……”

他做了个捻手指的动作,压低声音,挤眉弄眼,“那还不是……”

“许大茂!”

何雨柱声音陡然一沉,眼神锐利如刀锋,“王有福的下场,就在眼前!你想让我也去蹲大牢?”

他指了指桌上那盆红烧肉,“这肉,我是用自己攒的钱票,光明正大买的!每一分钱都经得起查!食堂的东西,一粒米,一滴油,那都是工人的血汗,是保生产的命根子!谁动,我就剁谁的手!”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带着凛冽的寒意和不容置疑的决心。

堂屋里瞬间安静下来,连窗外的风声似乎都凝滞了。

许大茂被他眼中的冷意慑住,讪讪地缩了缩脖子,干笑两声:“开……开个玩笑嘛!瞧你,当了官儿,脾气也见长……”他赶紧低头扒饭,掩饰尴尬。

苏青禾放下筷子,拿起旁边暖水瓶,给何雨柱续了杯热水。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他放在桌沿的右手上,修长的手指骨节分明,虎口上方,一道新鲜的、尚未完全愈合的划痕赫然在目,伤口边缘还微微泛红。

那是昨天在设备库房帮张建军递工具时,被崩飞的金属碎屑划伤的。

“手怎么了?”她问,声音清冷,听不出太多情绪,却带着医者的敏锐。

何雨柱下意识地蜷了下手指,将那伤口掩了掩:“没事,蹭了下。”

苏青禾没再追问,只是从随身带着的、洗得发白的帆布挎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铝制盒子,打开,里面是碘酒棉球和一小卷纱布。

她动作自然地将盒子推到何雨柱面前,言简意赅:“处理一下,避免感染。食堂环境复杂。”

她的关心,如同她的人一样,冷静、专业,不带多余的温度,却精准地落在实处。

一股细微的暖流悄然滑过何雨柱心间。他默默接过盒子:“谢谢。”

“哥,你受伤了?”雨水这才注意到,紧张地凑过来。

“小口子,不碍事。”

何雨柱安抚地拍拍她的手,岔开话题,“雨水,在学校怎么样?新学的机床操作,难不难?”

提到学业,雨水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小脸又亮了起来,叽叽喳喳地说起学校的新鲜事,那些冰冷的钢铁机器在她口中仿佛有了生命。

许小凤也加入进来,两个女孩的欢声笑语暂时驱散了方才的凝重。

窗内,灯火温暖,饭菜飘香,欢声笑语如同脆弱的琉璃罩,暂时隔绝了屋外的寒冷与恶意。

许大茂虽然消停了,但眼神闪烁,显然并未死心。

苏青禾安静地喝着水,目光偶尔掠过何雨柱沉静的侧脸和那道新鲜的伤口,若有所思。

窗外,四合院的夜色浓稠如墨,沉甸甸地压着。

中院易家那扇紧闭的窗户,如同蛰伏兽类的眼瞳,透出令人心悸的阴冷。

更远处,靠近后院聋老太太屋子的墙根阴影下,一个穿着轧钢厂旧工装、帽檐压得极低的身影,如同融化的蜡像,紧贴着冰冷的墙壁。

他微微侧着头,耳朵几乎贴在何雨柱家糊着旧报纸的窗户上。

堂屋里断断续续传出的说话声,尤其是何雨柱那句斩钉截铁的“谁动,我就剁谁的手!”以及许大茂被打断的“油水”论,一字不落地钻进他的耳朵。

帽檐下,那张看不清五官的脸上,嘴角极其缓慢地向上咧开,形成一个无声的、阴冷至极的狞笑。

他伸出舌头,舔了舔干裂起皮的嘴唇,仿佛嗅到了血腥味的鬣狗。

他悄无声息地退后两步,彻底融入更深的黑暗,像一滴墨汁落入污水,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有墙角几片枯叶,被带起的微风卷动,打了个旋儿,又无力地落下。

东厢房温暖的灯光,依旧努力地亮着,试图驱散这四合院深不见底的寒夜。

然而,那灯光边缘的阴影,却仿佛比刚才更加浓重,更加粘稠,无声地蔓延开来,缠绕上窗棂,带着不祥的预兆。

琉璃罩已然出现裂痕,风暴的阴云,正从最黑暗的角落悄然凝聚。

送走许家兄妹,关上院门,四合院的喧嚣被隔绝在外。

雨水乖巧地收拾着桌上的碗筷,哼着轻快的曲调,腕上的新手表在灯光下偶尔闪动细碎的光。

何雨柱刚想帮忙,苏青禾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清凌凌的,像初融的雪水:“何主任,借一步说话?”

何雨柱心头微动,点了点头,引她走向自己那间小小的卧室。

这里更安静,只有一张板床,一张旧书桌,一把椅子。

桌上堆着些食堂的报表和笔记,还有那盆被他用灵泉水滋养、在冬日里依旧鲜绿挺拔的茉莉花,正散发着幽幽暗香。

苏雨禾没有坐,她站在桌边,昏黄的灯光勾勒出她清瘦而挺直的侧影。

她伸手,从那个洗得发白却整洁的帆布挎包里,郑重地取出两本书。

书脊挺括,显然被主人保护得很好。

“给。”她将书放在桌面上,推向何雨柱。

何雨柱低头看去。

一本是《实用营养学》,厚厚的,纸张泛着使用过的微黄。

另一本更薄些,深蓝色的硬壳封面,上面印着曲里拐弯的俄文字母,他一个也看不懂。

“《实用营养学》,基础但系统,讲人体所需营养素、食物来源、缺乏症状和补充方法,对你调配食堂伙食,尤其是困难时期利用有限资源保障工人基本营养,应该有些参考。”

苏青禾的声音平稳,带着专业讲解的清晰,“这本俄文的,”她的指尖在那深蓝色封面上轻轻一点。

“是《机体代谢与应急营养补充研究》,苏联医学院的内部资料,讲极端条件下(比如饥饿、战时)如何最大程度维持机体功能、延缓衰竭。

有些观点……可能超前了些,但思路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