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奇人传 > 第1401章 梁红玉传—击鼓战金山的女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01章 梁红玉传—击鼓战金山的女将

宋代抗金女将梁红玉年表

北宋时期(1102-1127):

崇宁元年(1102) 生于安徽池州(一说江苏淮安)武将世家, 祖父梁禹、父亲梁安皆为北宋边关将领。

政和元年-宣和二年(1111-1120) 自幼习武研读兵法, 父梁安因直谏获罪,家道中落, 适逢方腊起义,沦入教坊司。

宣和三年(1121)在镇江宴席结识韩世忠,韩世忠助其脱籍,结为夫妇。

南宋初期(1127-1135):

建炎三年(1129)三月:苗傅、刘正彦兵变,独闯禁军大营传递勤王诏书;七月:受封护国夫人,岁食俸禄二千石。

建炎四年(1130)正月:参与镇江焦山阻击战;二月:黄天荡之战,登金山妙高台擂鼓督战;十月:随军移驻福建,平定范汝为起义。

绍兴元年(1131)组建五百人娘子军,创三段轮射弩兵战术。

绍兴三年(1133)随韩世忠移驻楚州(今江苏淮安), 首创军屯五法恢复农耕。

绍兴五年(1135)八月:主持楚州军屯秋收;十月初九(11月6日):在清河口巡防时遭金军伏击; 身中六箭殉国,终年三十三岁。

身后哀荣:

绍兴六年(1136)宋高宗赐葬苏州灵岩山;追赠邠国夫人忠贞。

绍兴二十一年(1151)韩世忠病逝,合葬灵岩山。

乾道元年(1165)入祀镇江英烈祠。

第一章 将星诞世 家道中落(1102-1120)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寒露时节,安徽池州梁府的演武场内,一阵不同寻常的婴啼声划破黎明。这个诞生在兵器交鸣声中的女婴,被时任池州团练使的梁安取名——既取红妆不让须眉之意,又暗合《孙子兵法》玉碎不改白的节操。

梁氏世代将门,其祖父梁禹曾在西北边境屡破西夏铁骑,官至指挥使。府中正堂悬挂的鎏金虎头枪,记载着这个家族三箭定天山的赫赫战功。年仅三岁的梁红玉,最爱的玩物不是胭脂水粉,而是祖父留下的《三十六阵图》残卷。她常趴在青石地板上,用胭脂虫调制的朱砂描摹阵型,引得老管家惊叹:小娘子运笔如墨,竟暗合八门金锁之妙!

崇宁四年(1105年)春,五岁的梁红玉开始了严苛的将门训练。每日寅时三刻,她需在演武场连开三十次铁胎弓——那张特制的小弓上刻着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楚辞。七岁那年仲夏,她在父亲书房偶然翻开《卫公兵法辑本》,竟能指着鱼丽阵图解说:此阵首尾相顾,宜配强弩于两翼。梁安闻言,手中茶盏应声而碎,既喜且忧地叹道:此女若为男儿,必为国之柱石!

然而将门荣光难掩时代阴云。政和六年(1116年),北宋军事积弊已深。时任枢密使的童贯为粉饰太平,强令西北边军虚报战功。梁安在枢密院议事时,当众揭露延安府空饷案,触怒当权派。这年重阳节,一纸贬谪文书送至梁府,梁安被削去池州团练使之职,改任江州监税小吏。离任那日,老将军将祖传的龙渊剑交到女儿手中,剑鞘上二字已被摩挲得泛白。

政和七年(1117年)寒冬,梁安在郁愤中病故。临终前他挣扎着在床榻铺开《西北边防图》,用颤抖的手指划过横山防线:女真崛起于白山黑水间,他日必成大患...话音未落便溘然长逝。就在梁红玉守孝期间,方腊起义军攻破池州,乱兵焚毁了世代将门的梁府。十五岁的少女眼看着祖传兵书在火海中化为灰烬,唯来得及抢出那柄龙渊剑。

建炎元年(1127年),曾经的将门之女被迫沦入教坊司。但她始终在琵琶面板内侧刻着《孙子兵法》警句,十三根琴弦按《九变篇》调律。每当夜深人静,她便以拭剑之法保养琵琶,在梧桐木共鸣箱里藏入边关舆图碎片。某次宴席上,有纨绔子弟欲行轻薄,反被她的琵琶柄击中穴位瘫软在地——这手暗合点穴术的功夫,正是梁家三十六路擒拿手的化用。

宣和二年(1120年)元宵夜,杭州知府设宴款待抗夏将士。时年十八的梁红玉奉命献艺,她特意选取裴将军剑舞改编的《破阵乐》。当琵琶弹至《十面埋伏》的鏖战段时,她突然夺过卫兵佩剑,但见寒光起处宛若游龙,剑锋掠过大堂烛火竟不摇分毫。这套暗合六花阵变化的剑舞,让席间一位年轻校尉猛然起身——正是时任承节郎的韩世忠。据《宋史·韩世忠传》载,他当时失手打翻酒盏却浑然不觉,只怔怔望着剑影中那个矫若惊鸿的身影喃喃:此女剑意凛冽,竟有岳武穆笔法之妙!

舞毕,韩世忠趋前请教剑法源流。梁红玉垂目答曰:此乃先父所传破虏剑,最后一式玉碎昆冈尚未施展。当得知对方便是曾在银川寨以寡敌众的少年英雄,她突然抬头,眼中闪过将门之后才懂的锐光。此后半月,韩世忠每日携《武经总要》前来讨教,二人常在西湖畔推演阵型,用柳枝在沙地上画满攻防路线。某日暴雨骤至,梁红玉指着湖面涟漪道:用兵如投石入水,需算准余波所及。这话让韩世忠想起延安府老卒的教诲,不禁肃然抱拳:姑娘真乃帅才!

这年暮春,韩世忠凑足赎银为梁红玉脱籍。婚礼当日没有凤冠霞帔,新娘在素衣外罩着梁安遗留的明光铠,怀中龙渊剑与新郎的雁翎刀交叠成礼。喜烛映照着新房墙上的《江北防务图》,这对新婚夫妇的第一夜,是在推演金兵可能南下的路线上度过的。此刻他们尚不知晓,四年后将在黄天荡携手缔造军事传奇,而那柄龙渊剑终将饮尽胡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