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轮回井:渣男劫 > 第361章 熬出生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战,直杀到天明。多尔衮的银甲被鲜血染红,刀口卷刃。当他提着林丹汗长子额哲的头颅出现在阵前时,残余的蒙古兵纷纷跪地投降。

多尔衮抹去脸上的血污,把林丹汗给我找出来!

士兵们翻遍了整个营地,却不见林丹汗踪影。最后在一个不起眼的帐篷里,发现了一口上了锁的檀木箱。

砸开。多尔衮命令道。

箱子碎裂的瞬间,一道金光闪过——一方通体莹白的玉玺静静躺在红绸上,顶部盘踞着五条交缠的龙,底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传国玉玺?!副将惊呼出声,失踪两百多年的传国玉玺!

多尔衮心跳如鼓。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自元朝灭亡后,传国玉玺就不知所踪。得此物者,便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

帐篷内一片死寂,所有将领的目光都聚焦在多尔衮身上。他缓缓伸手,指尖触碰到玉玺的瞬间,眼前突然闪过三个女子的脸——晓薇、蓝月、莫胜男,她们齐声冷笑:查攀安,你以为这样就能逃脱诅咒吗?

多尔衮猛地缩回手,额头渗出冷汗。片刻后,他沉声道:将此物严加看管,任何人不得泄露消息。

战后清点,林丹汗部全军覆没,只有林丹汗本人带着少数亲信逃脱。多尔衮命人将玉玺用九层绸缎包裹,亲自押送回京。

途中宿营时,副将悄悄问道:贝勒爷,这玉玺……您打算如何处置?

篝火映照下,多尔衮的面容忽明忽暗:你觉得呢?

副将压低声音:此乃天赐良机!贝勒爷若持此物……

愚蠢!多尔衮厉声打断,皇太极在盛京有十万精兵,我这两白旗不过三万余人,此时称帝就是找死!

副将噤若寒蝉。多尔衮望向漆黑的夜空,声音低沉:记住,真正的猎人……最擅长的就是等待。

五日后,大军凯旋。盛京城外,皇太极亲率文武百官迎接。多尔衮下马跪拜:托大汗洪福,林丹汗部已灭,只逃了林丹汗一人。

皇太极笑容满面:十四弟立此大功,朕心甚慰!目光却扫向多尔衮身后的辎重车队,显然已经收到了玉玺的风声。

当夜,多尔衮独自入宫觐见。他双手捧着玉玺,跪行至皇太极面前:臣弟有至宝献上。

绸缎层层揭开,玉玺在烛光下熠熠生辉。皇太极瞳孔骤缩,呼吸都急促起来:这……这是……

传国玉玺。多尔衮叩首,天命所归,唯大汗可受此宝。

皇太极颤抖着接过玉玺,反复摩挲上面的刻字,突然大笑:好!好!十四弟果然是我大清的福将!他俯身扶起多尔衮,从今日起,恢复你两白旗兵权,加封和硕睿亲王!

谢大汗恩典!多尔衮再次跪拜,额头贴地的瞬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回府时已是深夜。乌云格格竟还等在厅中,见他回来,急忙迎上:贝勒爷……不,现在该叫王爷了。她眼中闪着泪光,恭喜王爷立下不世之功。

多尔衮疲惫地坐下,任由她为自己脱去靴子。当乌云格格的手碰到他的小腿时,他猛地一缩——那里有一道深可见骨的箭伤,血已经凝固在裤管上。

您受伤了!乌云格格惊呼,慌忙取来药箱。

多尔衮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突然问道:你知道我献上了什么吗?

乌云格格手上动作不停:传国玉玺……现在满城都在传这件事。

那你知道……我本可以自己留着它吗?

剪刀一声落地。乌云格格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王爷您……

嘘……多尔衮竖起食指抵在她唇上,有些话,不必说出口。

乌云格格的手微微发抖,为他包扎的动作却轻柔至极。多尔衮注视着她低垂的睫毛,忽然伸手抬起她的下巴:为什么关心我的死活?

烛光下,乌云格格的脸颊泛起红晕:因为……因为妾身是您的福晋啊。

这个回答让多尔衮心头一颤。他俯身靠近,在她耳边低语:记住,今晚的话,一个字都不能传出去。否则……手指轻轻划过她纤细的脖颈。

乌云格格打了个寒战,却坚定地点头:妾身明白。

就在多尔衮准备起身时,一阵剧痛突然袭来。他眼前一黑,恍惚间看到三个女子站在乌云格格身后,对他冷笑。最中间的晓薇开口了:查攀安,你以为献上玉玺就能换取平安?好戏……才刚刚开始……

王爷?王爷!乌云格格的呼唤将他拉回现实,您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多尔衮强撑着站起来:没事……只是累了。他踉跄着走向内室,没看到身后乌云格格复杂的眼神。

三日后的大朝会上,皇太极当众展示了传国玉玺,宣布改国号为,改元崇德。群臣山呼万岁,唯有多尔衮注意到,皇太极的目光始终若有若无地扫向自己。

睿亲王。退朝时,皇太极单独叫住了他,朕准备亲征朝鲜,你留守盛京,看好我们的满人的家。

多尔衮心中一凛——这是明升暗降,皇太极还是不放心他。

臣……遵旨。多尔衮深深跪拜,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走出大殿,刺眼的阳光让他眯起眼。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是阿木泰!她比以前更瘦了,脸色苍白如纸,被一个嬷嬷搀扶着往阿济格府邸方向走去。

多尔衮下意识想追上去,却被侍卫拦住:睿亲王,大汗有令,您该去兵部交接了。

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这一刻,多尔衮彻底明白了——无论他立下多少功劳,献上多少珍宝,在皇太极眼中,他永远是个需要防备的隐患。

而那个轮回诅咒,也远未结束……

崇德八年八月,盛京皇宫。

皇太极驾崩的哀钟还在空中回荡,多尔衮已经站在了清宁宫偏殿的阴影里。月光透过窗棂,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线条。他手中攥着一方丝帕——那是三日前庄妃遗落在御花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