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轮回井:渣男劫 > 第228章 位极人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夜,韩德让宿在宫中。半夜惊醒时,发现床边站着三个身影——晓薇、蓝月和莫胜男。烛光下,她们的面容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仿佛同时存在于两个时空。

查攀安。晓薇的声音空洞遥远,这一次轮回,背叛真爱的代价,你感受到了吗?

韩德让惊恐地发现自己无法动弹:你们……到底想要怎样?

蓝月冷笑:韩相国,不要忘了你在21世纪渣男的身份。我们不仅是你的诅咒者,也是见证你罪孽的审判者。萧太后对你的执念,正是诅咒的一部分。

莫胜男拔出佩剑,剑尖抵在韩德让咽喉:李氏本不该死。她的死,将成为你和萧太后之间永远的刺。

如何才能结束这一切?韩德让痛苦地问。

晓薇俯身在他耳边轻语:永世轮回,无法改变……直到魂飞魄散之日。

三人的身影渐渐消散,韩德让猛地坐起,发现已是黎明时分。枕边放着一封信,是萧太后手笔:德让哥哥,今日早朝,哀家将宣布我们的婚事。

韩德让握紧李氏留下的香囊,心中思绪如潮。接受萧太后,他将获得无上权力;拒绝她,可能万劫不复。但更让他恐惧的是,他发现自己对萧太后的感情已超越了君臣权限,变成一种扭曲的依恋。

这是诅咒的力量吗?还是他灵魂深处真实的渴望?

宫门外传来脚步声,新的一天即将开始。韩德让知道,他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沉沦于权力与爱情的旋涡,还是寻找救赎之路?

而无论他选择哪条路,都注定鲜血淋漓。

统和三年春,辽上京城钟鼓齐鸣,万民空巷。韩德让身着紫金朝服,跪在太庙前的汉白玉阶上,耳边回荡着宣旨官洪亮的声音: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韩德让功在社稷,德配天地,特赐国姓耶律,更名隆运,入皇族横帐,位在亲王上……

这是辽国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殊荣。韩德让——现在应该称耶律隆运了——抬头望向高台上的萧太后与小皇帝耶律隆绪。萧太后凤冠霞帔,端庄威严,唯有看向他时,眼中闪过一丝柔情。而十二岁的小皇帝则兴奋地冲他眨眼,满脸崇拜。

臣……耶律隆运领旨谢恩。他深深叩首,心中百感交集。

典礼结束后,萧太后在寝宫单独召见他。屏退左右后,她迫不及待地扑进他怀中:德让哥哥,现在再也没有人能分开我们了!

韩德让轻抚她如云的发髻,嗅着她身上熟悉的龙涎香气。自李氏被流放致死后,他曾一度怨恨萧太后的狠毒,但权力与爱情的诱惑最终战胜了道德枷锁。如今他位极人臣,连辽国宗室都要对他礼让三分。

燕燕,我们这样做,朝野非议……他故作忧虑。

萧太后冷笑一声:非议?耶律斜轸那帮老顽固已被我派去镇守边关。德让哥哥,现在大辽是我们说了算。她踮起脚尖在他耳边轻语,今晚别走了……

烛影摇红,罗帐低垂。激情事毕,萧太后伏在韩德让胸前,手指在他心口画圈:德让哥哥,我要你助我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辽国。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加上我的权力,我们一定能做到。

韩德让望着帐顶,想起21世纪学过的历史知识。在原本的历史中,萧太后与韩德让确实联手创造了辽国的鼎盛时期。而现在,有了他这个的辅佐,辽国必将更加强大。

首先,我们要改革军政制度。他轻抚萧太后的背脊,对汉人实行汉制,对契丹保留旧俗,双轨并行……

统和十二年的上京城,已成为东亚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城墙高耸,街道纵横,汉人、契丹人、回鹘人、女真人往来如织,各色语言交织成奇特的和谐。

韩德让——如今人人尊称的耶律隆运——站在新建的南枢密院高楼上,俯瞰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十五年过去,他已从当年的青年将领变成鬓角微霜的国之柱石。在他的建议下,辽国实行因俗而治的政策,汉人地区沿用唐宋制度,契丹保留传统,各族相安无事。

韩卿。身后传来清朗的少年声音。韩德让转身,看到二十二岁的耶律隆绪独自站在门口,已长成英姿勃发的青年帝王。奇怪的是,小皇帝私下仍习惯称他,而非正式的耶律隆运。

陛下怎么独自来了?侍卫呢?韩德让连忙行礼。

耶律隆绪笑着摆手:朕偷溜出来的。母后又在催我选妃,烦得很。他走到韩德让身边,亲昵地搭上他的肩,韩卿,你上次说的火器研制有进展了吗?

韩德让看着这张与自己有七分相似的脸,心中涌起一股奇特的骄傲。这些年来,他亲自教导耶律隆绪治国之道,将现代知识巧妙融入传统学问。小皇帝天资聪颖,一点就通,如今已能独立处理大部分朝政。

新研制的震天雷威力惊人,但稳定性还不够。韩德让指向城外的试验场,若能量产,宋军的城墙将不堪一击。

耶律隆绪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太好了!等拿下幽云十六州,朕要封韩卿为……相父!

陛下!萧太后的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她身着便装,只带着萧胜男一人,脸色不悦,又偷跑出来!

耶律隆绪吐了吐舌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母后,儿臣只是来向韩卿请教军务……

萧太后无奈地摇头,目光却温柔地流连在两个她最爱的男人身上。岁月对她格外宽容,四十岁的年纪仍风姿绰约,只是眼角添了几丝细纹。

隆绪,你先回去。母后有事与韩卿商议。待皇帝离开后,萧太后转向韩德让,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德让哥哥,时机成熟了。大辽该南下了。

统和二十二年秋,辽军铁骑踏破汴梁城门。宋真宗仓皇南逃,遣使求和。谈判桌上,韩德让代表辽国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割让河北、河东,岁币三十万两白银,宋帝称辽帝为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