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待公主仪仗离去,查攀安才发觉后背已被冷汗浸透。他摸索到一处铜镜前,镜中映出一张俊美得近乎妖异的少年面孔——斜飞入鬓的眉,含情的凤眼,唇角天然上扬如带笑意。这是张易之,未来将权倾朝野又惨遭杀身之祸的美少年。

这次是什么惩罚?他对着虚空质问,让我体验从权力巅峰摔落的滋味?

不止如此。三个女子的声音在佛堂阴影处响起,这一世,你要亲手摧毁你得到的一切。

晓薇的身影最先浮现:女皇武则天晚年昏聩,你将成为推手之一。

蓝月眼中带着怜悯:你会爱上权力,然后看着它一点一点将你毁灭。

莫胜男最后补充道:而这一次,没有人会真心爱你。

查攀安想反驳,却想起张易之的历史结局——神龙政变时,被愤怒的朝臣拖到天津桥下,千刀万剐。

好好享受吧。三个女子齐声道,这将是你在大周朝最漫长的一世……

窗外突然雷声大作,暴雨倾盆而下。查攀安——现在是张易之了——望向感业寺后院的池塘,隐约看见一对比目鱼在雨中悠闲地游动。

佛香阁的熏香浓郁得令人头晕。张易之——查攀安如今的皮囊——跪坐在案几前,小心翼翼地誊抄着武皇最喜爱的《华严经》。入宫半月,他已被太平公主破格提拔为公主府总管兼贴身奉经郎,这个跃升速度连他自己都感到心惊。

字写得相当不错。

一个清亮的女声在身后响起。张易之手腕一抖,毛笔在宣纸上洇开一团墨迹。他慌忙转身,看见太平公主身穿华服,不知何时立在书架旁,公主约莫二十七八岁年纪,杏眼朱唇,眉宇间既有武则天的英气,又多了几分风流韵味。

高宗朝与大周朝最得宠的太平公主!查攀安的历史知识立刻对上了这位女皇最宠爱的小女儿。

小人参见公主。他伏地行礼,额头几乎触到地面。

起来吧。太平公主的声音忽然有些异样,让本宫好好看看你。

张易之缓缓抬头,正对上公主灼热的目光。那眼神不像在看一个陌生人,倒像在寻找某个逝去的影子。公主的手突然抚上他的脸颊,指尖冰凉。

像……真像……太平公主喃喃自语,拇指摩挲着他的眉骨,尤其是这双眼睛……

张易之屏住呼吸。他知道公主在说什么——历史上记载,张易之相貌酷似太平公主早逝的丈夫薛绍。

公主认错人了,小人是张易之。他故意装傻,声音却放柔了几分。

太平公主如梦初醒,收回手,脸上恢复高傲的神色:本宫自然知道你是谁。听说你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通晓音律?

小人略知一二。张易之低头掩饰眼中的算计。这是个接近权力核心的好机会,太平公主虽不如母亲强势,但在朝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明日未时到本宫的寝殿,为本宫新谱的曲子试音。太平公主转身离去,裙裾扫过他的膝盖,留下一缕淡淡的瑞龙脑香气。

待脚步声远去,张易之才长舒一口气。他走到铜镜前,仔细端详这张陌生的脸——斜飞的眉毛下是一双含情凤眼,鼻梁高挺,嘴唇饱满如女子。确实是一副能让公主想起亡夫的好皮囊。

镜中突然泛起涟漪,三个女子的身影渐渐浮现。

历史重演了。晓薇冷笑,上次是李承乾在你身上找寄托,这次轮到太平公主了。

蓝月的声音带着一丝怜悯:但这次没人会真心爱你,你只是薛绍的影子。

更妙的是,莫胜男补充,你明知道结局,却不得不重复张易之的命运轨迹。

张易之握紧拳头:什么结局?

镜中的三个女子齐声笑了:神龙政变时,被愤怒的朝臣千刀万剐。

影像消失了,留下张易之一人站在镜前,掌心被指甲掐出四个月牙形的血痕。他忽然想起作为称心时,李承乾临终前紧握的那枚玉佩。当时的痛楚穿越时空再次袭来,让他胸口发闷。

次日,张易之如约来到太平公主的寝殿。侍女带引他穿过重重庭院,最终停在一间临水的琴室前。太平公主独自坐在窗边,面前摆着一架古琴,阳光透过纱帘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来了?公主没有回头,过来看看这谱子。

张易之跪坐到她身侧,小心保持着一尺距离。琴谱上的字迹娟秀中带着力度,曲名《长相思》。

此曲乃公主所作?他轻声问。

太平公主终于转头看了看他,目光如钩:为本宫第一任驸马所作。你……可知道薛绍?

略有耳闻。听闻薛驸马才貌双全,与公主鹣鲽情深。

公主的手指突然划过琴弦,发出一声刺耳的铮鸣:他死了。被母皇赐死的。声音里带着压抑多年的痛楚,就因为他哥哥参与谋反……

张易之屏住呼吸。这段宫廷秘辛他有所耳闻,但亲耳听当事人讲述还是令人心惊。他注意到公主说而非,那种女儿对母亲的怨怼掩藏不住。

弹给本宫听。太平公主突然将琴推向他,就这首《长相思》。

张易之的手指抚上琴弦。作为称心时习得的琴艺仍在,一曲《长相思》被他弹得缠绵悱恻。弹到高潮处,他鬼使神差地加入了一段《孤鹤操》的变调——那是他为李承乾作的曲子。

太平公主猛地抓住他的手腕:这是什么调子?本宫从未听过!

张易之暗叫不好。他怎能忘了公主精通音律?是……是小人家乡的小调。

撒谎。公主贴近他,呼吸喷在他耳畔,这曲子有故事。告诉本宫,为谁所作?

乡村俚曲,不知何人所作。张易之小心应对。

本宫的大伯父身为前朝太子时,好像有人弹奏过此曲。太平公主幽幽地说道,可惜了那弹奏之人……

查攀安大吃一惊,那弹奏之人,不正是称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