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轮回井:渣男劫 > 第134章 同塌而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晚,查攀安辗转难眠。窗外月光如水,他起身来到庭院中,想透口气。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了陈蒨的寝殿附近。殿内还亮着灯,陈蒨的身影映在窗纸上,似乎在批阅文书。

查攀安正要转身离开,一阵剧痛突然袭来。他扶住廊柱,眼前闪过一连串陌生又熟悉的画面——染血的匕首、陈蒨熟睡的脸、自己颤抖的手……这是韩子高的记忆!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画面?

不……他痛苦地低吟,这些记忆碎片似乎在告诉他,真正的韩子高并非表面那么单纯。

子高?陈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原来他听到了动静,你怎么在这里?

查攀安转身,看到陈蒨只穿着单薄的中衣站在月光下,领口微敞,露出精致的锁骨。那画面与他刚才记忆碎片中看到的睡颜重叠,让他不寒而栗。

我……做了噩梦。他勉强解释,惊扰殿下了。

陈蒨走近,关切地摸了摸他的额头:你在发抖。不由分说,他拉着查攀安进入寝殿,今晚就睡在本王这里吧,免得再做噩梦。

查攀安想拒绝,却鬼使神差地跟着进去了。陈蒨的寝殿简洁整齐,案几上堆满了竹简,床边挂着一把宝剑——典型的儒将作风。

你睡榻上,本王睡案上。陈蒨指了指一旁的卧榻。

这怎么行……

这是命令。陈蒨笑道,已经抱了床被子铺在榻上。

查攀安只好躺上陈蒨的床上。被褥间满是陈蒨的气息,让他心跳加速。更让他不安的是,那些记忆碎片仍在脑海中翻腾,而此刻他距离熟睡中的陈蒨如此之近……

子高,黑暗中,陈蒨突然开口,今日晋安王对你说了什么?

查攀安犹豫片刻,决定实话实说:他……调查了我的身份。

我猜也是。陈蒨的声音冷了下来,他最近动作频频,与北齐使者秘密会面,又四处安插眼线。叔父已有所察觉。

查攀安心中一惊。历史上陈伯固确实有通敌嫌疑,最终被处死。但更让他震惊的是陈蒨接下来的话。

子高,无论你来自何处,有何过去,本王都信任你。陈蒨的声音柔和下来,这段时日相处,本王知你本性纯良,十分喜欢……

这番话像一把利剑刺入查攀安心口。本性纯良?如果陈蒨知道他是个冒牌货,是个在21世纪现代社会伤害过无数女孩真心的渣男,会作何感想?

殿下过誉了。他低声说,喉咙发紧。

沉默片刻后,陈蒨轻声说:私下时,叫我文赞吧。这是我的字。

查攀安震惊地转头,尽管在黑暗中看不清陈蒨的表情。在古代,允许对方称呼自己的字是极为亲密的表示。

文……赞。他试探着叫出口,两个字在舌尖滚过,带着说不出的亲昵。

睡吧,子高。陈蒨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明日还要早起。

查攀安闭上眼睛,却无法入眠。太多思绪在脑海中碰撞——陈伯固的威胁、韩子高诡异的记忆碎片、陈蒨毫无保留的信任……还有他自己越来越难以控制的情感。

最让他恐惧的是,当他想象那把染血的匕首刺入陈蒨胸膛的画面时,心脏传来的剧痛不是因为任务失败的懊恼,而是源于一种他以为自己永远不可能拥有的感情——真爱。

窗外,乌云再次遮蔽了月亮。远处隐约传来打更的声音,预示着漫漫长夜还未过去。而在临川王府的高墙之外,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查攀安醒来之时,发现陈蒨不知何时来到榻上,与他相拥而眠……

永定三年六月,建康城笼罩在闷热与不安中。

查攀安快步穿过宫城长廊,手中紧握刚从边境送来的军报。自陈霸先病重的消息传出,整个南朝陈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就像暴风雨前的死寂。沿途侍卫纷纷向他行礼——作为临川王最信任的记室参军,如今的韩子高已是王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殿下在哪里?他拦住一名匆匆走过的侍从。

回韩参军,王爷在……在先帝寝宫。

查攀安心头一紧。陈霸先已经病逝了?历史记载陈霸先确实在永定三年去世,皇太子陈昌被北周扣押在长安,导致皇位继承危机。而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已经到来。

他转向内宫方向,却被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拦下。为首的将领抱拳道:韩参军请留步,侯将军有令,任何人不得入内。

查攀安眯起眼睛。侯将军——南豫州刺史侯安都,历史上正是他与杜棱等大臣拥立陈蒨即位的关键人物。看来权力交接已经开始了。

是临川王召唤本将前来。他不动声色地撒了个谎,同时观察着士兵们的表情变化。

将领犹豫片刻,终于侧身让路:韩参军请。

穿过重重宫门,查攀安终于来到先帝寝宫外。殿前广场上,数十位文武大臣黑压压地跪了一片。而在殿门台阶上,侯安都正与另一位将军——领军杜棱低声交谈,两人神色凝重。

查攀安悄悄靠近,躲在廊柱后倾听。

……太子被囚长安,国不可一日无君。侯安都的声音压得很低,却掩不住其中的急切,临川王是先帝亲侄,才德兼备,当继大统。

杜棱眉头紧锁:但临川王再三推辞,言太子虽在北周,终有归期……

糊涂!侯安都几乎要吼出来,又强自压低声音,北周岂会轻易放太子回来?若拖延日久,北齐趁机南下,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

查攀安屏住呼吸。这与历史记载完全吻合——陈蒨最初确实推辞皇位,最终在大臣们以国家安危相劝下才同意即位。

正当他思索间,殿门突然打开。陈蒨走了出来,面色苍白,眼下带着明显的青黑。他穿着素白丧服,身形比平日看起来更加单薄,但脊背依然挺得笔直。

诸位……陈蒨开口,声音沙哑,先帝驾崩,举国同悲。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昌……

殿下!侯安都突然高声打断,单膝跪地,国难当头,请以社稷为重!说着,他从侍从手中接过一件明黄色衣袍,双手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