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轮回井:渣男劫 > 第84章 深藏不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查攀安被迫仰着头,却能清晰看到赵德全眼中的杀意。这不是简单的警告,而是赤裸裸的威胁!

奴才知错了,求总管开恩……他装作害怕的样子,声音发抖。

赵德全冷哼一声松开手:听着,从今天起,殿下的一举一动你都要向我汇报。特别是他单独召见你时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一个字都不许漏!否则……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查攀安连连点头,心中却怒火中烧。这个老阉狗,竟然想让他当间谍!但眼下势单力薄,只能虚与委蛇。

滚吧!记住我说的话。赵德全甩袖而去。

查攀安站在原地,擦去嘴角的血迹,眼神逐渐冰冷。在现代,他是个玩弄感情的渣男,但绝不是任人宰割的弱者。既然赵德全宣战了,那就别怪他不客气……

傍晚时分,查攀安按太子吩咐,换上一身素净的衣服来到书房。太子也已经换下朝服,穿着一身普通的深衣。

走,带你去见个人。太子神秘地说。

查攀安跟着太子从东宫侧门溜出,七拐八绕来到一处僻静的院落。院中种着几株梅树,一个身着儒袍的中年男子正在树下读书。

孔大人。太子轻声唤道。

男子抬头,连忙屈身行礼:臣参见太子殿下!

查攀安这才认出,此人正是新任御史大夫孔僖!

大人不必多礼。太子扶起孔僖,今日特来致谢。若非大人直言敢谏,我也不会在父皇面前有进言的机会。

孔僖连连摆手:殿下折煞臣了。若非殿下力挽狂澜,臣此刻恐怕已经……他做了个下狱的手势。

太子笑着拉过查攀安:其实这功劳该算小安子的。那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正是出自他口。

孔僖惊讶地打量着查攀安:这位是……

东宫太监,我的贴身侍从。太子介绍道。

孔僖眼中的惊讶更甚。他郑重地向查攀安拱手:小公公高见,孔某受教了。多谢小公公出言相救。

查攀安慌忙还礼:大人折煞奴才了。奴才不过是转述他人之言……

诶,何必过谦。孔僖笑道,能说出这般话的,必非凡俗之人。不知小公公师从何人?

查攀安正不知如何回答,太子已经替他解围:小安子曾侍奉过一位隐士,学了些皮毛。今日我带他来,是想请孔大人多多指点。

孔僖欣然应允。三人就在梅树下席地而坐,谈论古今。孔僖学识渊博,谈吐不凡;太子虽然年幼,但见解独到;查攀安则小心谨慎地发表一些现代观点,每每引得二人惊叹。

谈话间,查攀安注意到孔僖时不时会看向太子,眼神中带着某种探究,就像科学家观察一个有趣的标本。而太子似乎也在刻意引导话题,试探孔僖的反应。

这场看似平常的夜谈,暗流涌动。

回东宫的路上,太子突然问道:小安子,你觉得孔僖此人如何?

查攀安斟酌着词句:孔大人学识渊博,忠心为国,是难得的良臣。

太子轻笑一声:就这些?

查攀安犹豫片刻,决定冒险一试:奴才斗胆……孔大人看殿下的眼神,不像臣子看君主,倒像是……学者看一个难解的谜题。

太子脚步一顿,夜色中看不清他的表情:你观察得很仔细。沉默片刻,他又问:你觉得这世上,有没有可能一个人……突然变成另一个人?

查攀安心头巨震。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太子察觉到了什么?还是说……

殿下是指……借尸还魂?他小心翼翼地问。

太子没有回答,只是抬头望着星空:今晚的星星真亮啊。回去吧,明天还有早朝。

查攀安满腹疑问,却不敢多问。他隐约感觉,太子对他的身世好像有所察觉。

回到住处,其他太监已经睡下。查攀安轻手轻脚地摸到自己的铺位,从枕头下取出那个小布包。借着月光,他清点着里面的物品:几味草药、一块磁石、几片铜片,还有一小包粉末——这是他偷偷从御药房顺来的曼陀罗花粉,古代版的麻醉剂。

赵德全……他无声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既然老阉狗已经宣战,那就别怪他先下手为强了。

查攀安轻轻摩挲着那块磁石,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在脑海中成形……

查攀安跪坐在太子书房外间的角落里,手里捧着一卷竹简,眼睛却时刻留意着内室的动静。自从上次与孔僖夜谈后,太子对他的态度越发亲近,甚至允许他在书房外间随时待命。

小安子。太子的声音从内室传来。

查攀安立刻放下竹简,膝行至门帘前:殿下有何吩咐?

进来。

掀开帘子,查攀安看见太子正对着铜镜整理衣冠。十四五岁的孩子本不该有如此庄重的神态,但刘炟的眼神却透着超乎年龄的沉稳。

明日父皇要考校我的《春秋》功课,你来扮作考官,问我问题。太子头也不回地说道。

查攀安喉结滚动。《春秋》?他虽然熟读历史,可哪懂什么春秋三传?但拒绝太子的后果更不堪设想。

奴才……奴才恐怕难以胜任……

太子突然转身,眼神锐利:那日你在孔僖面前谈论‘大一统思想时,可不像不懂《春秋》的样子。

查攀安背后渗出冷汗。那次夜谈他确实引用了一些现代史学观点,没想到太子记得这么清楚。

奴才略知皮毛,只怕误了殿下……

无妨。太子打断他,从案几上拿起一卷竹简,就按这上面的问题提问。

查攀安接过竹简,稍稍松了口气。展开一看,上面列着十几个关于《春秋》的问题,从郑伯克段于鄢宋襄公之仁,涵盖了不少经典案例。

奴才遵命。他躬身答应,心中却升起一丝疑惑——太子为何如此重视这次考校?汉明帝对儿子的教育要求严格是众所周知,但太子近日的表现,似乎不只是应付父皇那么简单……

殿下,赵总管求见。门外传来小太监的通传。

太子眉头微蹙:让他进来。

赵德全弓着腰进来,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看到查攀安站在太子身旁,他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恭敬模样。

这个小安子,果然攀上高枝了。深藏不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