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 第322章 这张麻子,是咱朱元璋的对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2章 这张麻子,是咱朱元璋的对手!

朱元璋还在思考,消化着各种信息。

而朱棣已经彻底被吸引了,忍不住追问道:

“那……先生,您说的三个步骤呢?”

李去疾嘿嘿一笑,

“这三个步骤,才是这套规矩里,最绝的地方!”

“第一步:自我批评!”

“什么意思呢?就是每次开‘总结会’,不是让小兵先跳出来骂当官的。”

“而是官位最高的那个人,比如张麻子他自己,第一个站起来,先批评他自己。”

“他会对着手底下所有弟兄,深深鞠一躬,然后说:‘弟兄们,这次打了败仗,死了三十多个弟兄,责任在我!是我决策失误,是我情报没搞清楚,我对不起大家,对不起死去的弟兄!我张麻子,在这里向大家检讨!’”

“说完,他会把自己认为的,自己做错的地方,一条一条,掰开了揉碎了,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轰!!!!!”

朱元璋的脑子,像是被一道天雷给劈中了!

他整个人都僵在了椅子上,瞳孔缩成了针尖大小!

让……让主帅,对着全军……认错?!

这……

这怎么可能?!

将帅的威信何在?!

主帅的颜面何在?!

他朱元璋,身为天子,有时候下了错误的诏令,为了维护朝廷和皇帝的威严,都得让手底下的大臣背锅,甚至找个替死鬼来平息物议。

这叫“为尊者讳”!

这是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道理!

一个主帅,如果连自己的错误都公然承认,那他在士兵心目中那光辉伟岸、战无不胜的形象,岂不是瞬间就崩塌了?

以后谁还信你?

谁还服你?

这队伍,不就散了吗?!

朱元璋的心里,掀起了比刚才更加猛烈的惊涛骇浪!

他觉得李先生这次是真的在胡说八道了,这已经不是滑稽,这是在自掘坟墓!

李去疾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嘴角一撇,露出了一个“我就知道你会这么想”的表情。

“马大叔,您是不是觉得,当老大的主动认错了,底下人就不服他了?”

朱元璋嘴唇动了动,没吭声,但那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恰恰相反!”

李去疾的声音,陡然拔高!

“您想啊!您手下的兵,跟着您出生入死,打了败仗,死了兄弟,他们心里能没点怨气吗?肯定有!”

“可他们不敢说!只能憋着!”

“结果,您这个当老大的,非但没有推卸责任,还主动站出来,把所有的错都揽到自己身上,还说得那么诚恳,那么实在!”

“底下的兵,会怎么想?”

“他们会想:‘看!咱们大当家是条汉子!敢作敢当!’”

“他们会想:‘大当家都认错了,咱们心里那点怨气,还算个屁啊!’”

“他们甚至会反过来想:‘这事也不能全怪大当家,我们自己冲锋的时候,要是再勇敢一点,再灵活一点,说不定就能少死几个兄弟!’”

“您看!”李去疾一拍桌子,“这么一来,威信是降低了,还是更高了?”

“怨气是积攒了,还是消散了?”

“人心,是散了,还是更齐了?!”

一连串的追问,如同排山倒海,瞬间冲垮了朱元璋脑海里那座名为“帝王颜面”的顽固堡垒!

他……他彻底呆住了。

是啊……

人心……

人心都是肉长的啊!

他朱元璋自己,当年跟着郭子兴的时候,最佩服郭子兴的是什么?

不是他官大,不是他有钱。

而是有一次,郭子兴的一个决策失误导致失了一座小寨,郭子兴没有责罚任何人,反而在议事的时候,对着他们几个心腹将领,长叹一声说:“此事,错在我。”

就那四个字!

让他朱重八,心里那点因为打了败仗而产生的怨怼,瞬间烟消云散!甚至觉得,郭帅真是个值得追随的英雄!

可……可那也只是对着心腹啊!

这张麻子,竟然是当着所有人的面……

这得是多大的胸襟!

这得是多大的魄力!

又是何等可怕的,收买人心的手段!

朱元璋感觉自己的牙根都在发酸。

他猛地意识到,自己所谓的“赏罚分明”,所谓的“恩威并施”,跟张麻子这套“交心”的手段比起来……

简直……

简直就是小孩子的玩意儿!

“那……第二步和第三步呢?”朱樉也已经听得入了迷,完全忘了刚才的质疑,像个催更的读者。

“第二步,就叫‘互相批评’。”

“老大都带头‘脱裤子割尾巴’了,底下的人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于是,大家就开始了,你一言我一语,把这次战斗中,从指挥到配合,所有的问题,全都摆出来。”

“官大的批评官小的,官小的给官大的提意见,同级的互相挑毛病。但记住,一切都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第三步,最关键的一步,叫‘总结提高’。”

“吵完了,骂完了,脸红脖子粗完了,事情就完了吗?不!”

“最后,还是由张麻子,或者他指定的官员,来做总结。”

“他会把大家提的所有意见,分门别类,好的采纳,不对的驳回,并且说明为什么。”

“然后,他会制定出新的训练计划,新的作战方案。”

“‘王二愣子,你小子怕死,明天开始,你给我练一个时辰的胆气!’”

“‘李四狗,你他娘的冲得太猛,不知道跟队友配合,罚你把战术手册抄十遍!’”

“‘这次的失败,让我们知道了倭寇火枪的厉害,下次,咱们就这么这么打……’”

李去疾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充满了某种魔力。

朱元璋,朱棣,朱樉,朱棡,父子四人,已经彻底听傻了。

他们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了一幅画面。

一群衣衫褴褛,但眼神亮得吓人的汉子,围坐在一起。

他们没有因为失败而沮丧,没有因为死亡而恐惧。

他们在争吵,在辩论,在复盘,在学习!

他们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地成长!

每一次失败,都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强!

每一次批评,都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团结!

这是一支……会自我进化,自我修复的军队!

这是一支……打不死的军队!

这个想法一出来,朱元璋自己都吓了一跳。

这听起来,就像是神话传说里,那些不死不灭的妖魔!

朱元璋的喉结上下滚动,月饼的甜腻此刻在他嘴里,却泛起了一丝苦涩。

他这一辈子,什么仗没打过?什么人没见过?

他见过悍不畏死的元兵,见过狡诈如狐的陈友谅,见过坚韧难缠的张士诚。

可那些,跟李先生口中的这支“张麻子”的队伍比起来,简直……

朱元璋十分确定,

只要给张麻子足够的时间,他一定能在这个乱世,将炼出一支所向披靡横扫天下的无敌强军!

他身边的朱棣三兄弟,更是热血冲头,完全忘记了自己刚才的事情,恨不得现在就前往藩地,拉起一支队伍,照着“张麻子”的法子练上一练!

讲故事的李去疾,心里却咯噔一下。

这老马和三个儿子的反应,怎么跟饿狼见了肥肉一样?

一个个眼珠子都绿了!

这要是让他们当了真,回头真拿着这套“土匪理论”去瞎搞,万一捅出什么大篓子,那自己岂不是成了罪魁祸首?

不行不行,得赶紧往回找补一下!

李去疾干咳两声,端起茶杯,强行让自己露出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摆了摆手。

“当然了,我说的这些,听起来是挺玄乎。”

“不过啊,大家也别太当真。”

“这套东西,说白了,也就是张麻子那种土匪,在官军和各路豪强的夹缝里求生存,被逼出来的野路子。”

他刻意加重了“土匪”和“野路子”这几个字的音。

“真要说起来,终究是上不了什么大台面的。”

“跟治理天下,安邦定国,那完全不是一回事,完全不是!”

李去疾下意识连说了两个“完全不是”,

他这番话,说得那叫一个“诚恳”。

朱樉、朱棡两个年轻人,脸上的狂热果然稍稍冷却了一些。

是啊,先生说得对,这只是土匪的办法。

我们可是皇子,是藩王,将来是要统帅朝廷大军的,怎么能学土匪那一套呢?

然而。

他们冷却了。

朱元璋心里的火,却“轰”的一声,烧得更旺了!

此地无银三百两!

朱元璋是谁?

那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精,是把全天下的聪明人都掌控在手中之上的枭雄!

李先生这番看似轻描淡写的“降温”,在他听来,简直就跟黑夜里的火把一样刺眼!

什么叫上不了台面?

什么叫野路子?

狗屁!

真正的大道,往往就隐藏在这种最朴素,最“上不了台面”的道理之中!

他朱元璋当年起事的时候,那些个读书人,那些个世家大族,谁真正看得起他这个泥腿子?

在他们眼里,咱不也是“野路子”?不也是“上不了台面”的贼寇?

结果呢?

他们的“阳关道”,被咱的“独木桥”给挤得无路可走了!

李先生,你还是太小看咱了!

你越是想掩饰,就越说明,这个“张麻子”的学问里,藏着天大的秘密!

朱元璋在这一瞬间,已经彻底将故事里的“张麻子”,从一个有趣的“故事人物”,拔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是一个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智慧的绝世枭雄!

那是一个……在另一个未知的时空里,与他朱元璋同台竞技,争夺天下,甚至可能比他更高明的……对手!

一股强烈的,棋逢对手的战栗感,让朱元璋的血液都开始沸腾。

朱元璋非但没有被“降温”,反而觉得自己悟了。

他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代入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乱世之中。

他开始思考。

如果咱是张麻子……

有了这样一支有魂的队伍,有了这样一套攻心为上的纪律,逐渐扎稳根基……

下一步,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