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骑天下 > 第253章 军大衣暖人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政和七年十一月中的灵州平原,已是北风卷地,百草枯折。铅灰色的天幕低垂,仿佛随时都要压下雪来。呵气成霜,土地冻得梆硬,宋军连营数十里,旗幡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将这座西夏赖以存续的国都牢牢围住。

中军大帐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些许寒意。赵佶身披貂裘,正看着刚刚由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军报,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随手将军报递给侍立一旁的梁师成,“盐州已下,刘光世总算没让朕失望。虽跑了咩保吴良,却也无碍大局,正好让他去灵州,给李乾顺再添几分愁绪。”

“官家算无遗策,东线既定,我军便可全力应对灵州。”梁师成躬身道。

赵佶点点头,走到帐门处,掀开厚重的门帘,一股凛冽的寒风立刻灌了进来,让他精神一振。远处,灵州城如同一条灰黑色的巨蟒,蛰伏在苍茫大地上,城头西夏旗帜依稀可见,透着一种顽抗到底的决绝。

“灵州城高池深,李乾顺收缩了所有精锐,看来是打算在此与我军决一死战了。”赵佶目光深邃,“告诉姚古和种师道,稳扎稳打,不必急于求成。我军的优势在于后勤与器械,耗也能耗死他们。”

“是。”梁师成应道,随即又道:“官家,天气愈发寒冷,将士们虽士气高昂,但御寒之物……”

正说话间,只见远处辕门方向传来一阵喧哗,一长串满载的大车在骑兵护卫下,正缓缓驶入大营。当先一辆车上,插着一面醒目的“辎”字旗和一面小小的“棉”字旗。

一名传令兵飞奔而至,在帐外单膝跪地,兴奋地高声禀报:“启禀陛下!后勤营赵成将军遣人押送的第一批军用棉衣,共计五千件,已送达大营!”

赵佶脸上笑容更盛:“好!来得正是时候!传朕口谕,将此批棉衣即刻分发至前线各军,优先哨戒、斥候及此前作战有功之士!”

“遵旨!”

军令一下,各营顿时热闹起来。分发棉衣的场地就设在一片背风的空地上,堆叠如山的青色棉衣在灰暗的冬日里显得格外醒目。士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按建制排着长队,一个个伸长了脖子,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好奇。

“下一个!龙骧军前厢第一指挥甲都火长,张二狗!”军需官拿着名册高声唱名。

一个身材敦实、面庞被冻得通红的汉子应声出列,搓着手,咧着嘴走到案前。

军需官拿起一件厚重的棉衣递给他:“喏,你的,试试合不合身。”

张二狗有些笨拙地接过那件看起来蓬松柔软的青色棉衣,入手是一种沉甸甸、暖融融的触感,与他身上那件已经板结发硬的旧棉袄截然不同。他迫不及待地脱下旧袄,将新棉衣穿上身,系好布质的纽绊,顿时感觉一股暖意将自己包裹起来。

他用力拍了拍胸脯,又伸展了一下胳膊,惊喜地对身后的同火弟兄喊道:“嘿!真他娘的暖和!比俺娘絮的旧袄还软和!这玩意儿穿着,夜里站岗再也不怕冻掉耳朵了!”

他同火的一个年轻兵士王五也领到了棉衣,正爱不释手地摸着光滑的棉布面,插话道:“火长,听说这不是丝绵,也不是芦花,是叫……木棉?对,木棉!格物院弄出来的新玩意?”

旁边一个略有些见识的老兵李头儿一边系着扣子,一边接过话茬:“没错,是木棉。听说啊,是官家早就让司农寺在汴京周边试种了好些,又让将作监弄了什么新式纺车,织得又快又好。你看这厚度,这分量,怕是三斤重的厚棉!往年这时候,哪有这般好物事发下来?能有点劣絮塞的薄袄就不错了!”

张二狗感叹道:“官家圣明啊!连咱们当兵的死活冷暖都惦记着。又是发厚饷,又是立忠烈祠,现在还有这宝贝棉衣穿……这仗,打得值!”

李头儿压低了些声音:“可不嘛!听说这还是第一批,后面还有,保证咱们人手一件。你们想想,咱们穿着暖和的棉衣,吃着新军粮作弄出来的油饼炒面,喝着烧开的热水。那西夏狗崽子们在城里,天寒地冻,粮食越吃越少,能撑多久?”

王五兴奋地说:“到时候咱们吃饱穿暖,养精蓄锐,等霹雳炮运上来,轰他娘的!看那灵州城墙能扛住几下!”

“哈哈哈!”周围领到棉衣的士兵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