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272章 电力织网连州府,传讯跨洋探远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2章 电力织网连州府,传讯跨洋探远疆

一、辰时电力院扩产,发电机送抵各州

元启二十五年三月辰时,登州电力院的工坊里,十台蒸汽发电机正同时运转,锅炉冒出的白烟裹着煤味,飘出工坊外。管机动车械的七哥拿着清单,对工匠们喊:“这五台发往青州、徐州,那五台送西域、漠北——每台配足三个月的煤炭,再派两个技工跟着去,教当地的人怎么开、怎么修!”

工匠们忙着给发电机装箱,木箱外印着“中原电力”四个大字,旁边还贴着简易的操作图。一个技工蹲在发电机旁,给漠北来的士兵演示:“先添煤烧锅炉,等压力表到红线,再开阀门,机器转起来就能发电——记住,水不能断,煤不能少,不然机器会停。”那士兵点头记着,手里的本子写得密密麻麻:“漠北冬天冷,有了这铁家伙,哨所的灯就不用靠油灯了,雷达也能24时辰开着!”

辰时末,五辆货车载着发电机驶出登州,车轮碾过刚修好的民生路,朝着各州府疾驰。七哥站在工坊门口,望着货车远去的方向,对身边的助手说:“下个月再造二十台,要让中原一半的州府,夏天前都通上电!”

二、午时传讯院研新器,无线讯号跨海峡

午时的登州传讯院,管战舰的二哥正盯着一台铁盒子,盒子上竖着根铜杆,旁边的仪表指针不停跳动——这是刚研制的“无线传讯器”,不用铜线,靠空中的“讯号波”就能传递消息,今天要试传跨海讯号到南洋的补给站。

“调频率!对准南洋方向!”二哥握着旋钮,慢慢转动。旁边的记录官盯着纸盘,突然喊:“有了!南洋那边传来讯号了——‘风平浪静,补给充足’!”众人瞬间欢呼起来,二哥擦了擦汗,笑着说:“以前有线传讯只能连陆地,现在无线的能跨海峡,以后就算到了大洋彼岸,也能跟中枢说话!”

正说着,传讯兵跑进来,递上南洋补给站的急报:“那边的商队遇到陌生船队,想传讯问要不要接触。”二哥立刻对着无线传讯器回话:“保持警惕,先示好——举‘天下同’的旗号,若对方无恶意,就邀他们来补给站休整,摸清他们的来历。”

午时三刻,无线传讯器的讯号稳定下来,纸盘上印出清晰的字迹。二哥摸着铜杆,心里清楚:这根杆子,能让跨洋的铁旅,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断了消息”,中枢的指令,能随时送到千里之外的将士手里。

三、未时青州通电夜,百姓争看电灯亮

未时的青州城,城西的发电站刚装好最后一根电线,技工合上开关的瞬间,沿街的电灯突然亮起——暖黄的光穿透午后的阴云,照在青石板路上,惊得路过的百姓停下脚步,围着电灯打转。

一个老掌柜伸手想摸灯泡,被技工拦住:“大爷,别碰,有电!这灯不用油,烧煤就能亮,一晚上都不会灭。”老掌柜瞪大眼睛:“以前点油灯,半夜还得起来添油,这铁灯真这么神?”正说着,城里的钟楼上,最大的那盏电灯也亮了,光洒得半城都看得见,百姓们欢呼着往钟楼跑,连小贩都忘了摆摊,跟着人群挤着看。

青州知府站在衙门口,看着满城的灯火雏形,笑着对身边的参军说:“中枢的电力网真是好东西——以后夜里巡街不用举火把,工坊能连夜赶工,连书院的学生都能夜里读书了。”参军点头:“听说下个月传讯线也会通,到时候青州跟中枢说话,不用再等快马跑三天了!”

未时末,青州城的商铺开始换电灯,掌柜们盯着亮起来的灯箱,盘算着以后夜里也能开门做生意;书院的先生们围着电灯,商量着加开夜课——通电的第一天,青州城就没了往日午后的慵懒,处处都是忙活着“适应光明”的身影。

四、申时舰船院练水兵,蒸汽舰试航大洋

申时的登州外海,三艘小型蒸汽舰正列成队形,在海浪里穿梭。管战舰的二哥站在“破浪号”的甲板上,对着扩音筒喊:“提速!把螺旋桨开到最大!”舰长立刻下令,引擎的轰鸣声变大,舰身破开海浪,速度比旁边的木船快了一倍还多。

水兵们在甲板上训练:有的练装弹,蒸汽大炮的炮闩“哐当”合上;有的练了望,望远镜盯着远处的海平面;还有的练无线传讯,对着铁盒子喊:“这里是破浪号,距离登州港五十里,一切正常!”远处的中枢传讯站很快回话:“收到,继续往东南方向试航,探测航线。”

赵峰穿着水兵服,正跟着舰长学掌舵:“以前在漠北骑摩托车,现在在船上掌舵,这铁船比摩托车稳多了!”舰长笑着说:“等‘天下号’巨舰造好,那才叫稳——能抗住十级风暴,装的炮能打十里远,到时候跨大洋,就靠它了!”

申时三刻,蒸汽舰试航到离港百里的海域,无线传讯器突然收到陌生讯号——不是中原的频率,断断续续的像在“喊话”。二哥立刻让水兵记录下来,对着扩音筒说:“记下频率,回去交给传讯院破译——这说不定是大洋彼岸的国度发来的,咱们的第一步,先摸到他们的‘消息’!”

五、酉时中枢议远策,双线并行拓天下

酉时的中枢坊,叶尘看着桌上的两份报捷:“青州、徐州通电成功,西域、漠北的发电机已送达”“无线传讯器跨海试航成功,截获陌生海域讯号”。他指着舆图上的南洋,对众人说:“电力网先连中原腹地,再铺向边疆;传讯网一边完善国内有线,一边用无线探海外——两条线并行,为半年后的跨洋出征铺路。”

陆明走进来,手里拿着财政账本:“各州府通电后,工坊产量涨了两成,商税也多了,给舰船院造巨舰的钱够了!”陈禾补充道:“传讯院破译了部分陌生讯号,像是南洋附近一个岛国的‘求救信号’,说遇到了海盗,咱们可以派蒸汽舰去看看——既救了人,又能摸清当地的情况。”

叶尘点头,拿起传讯木牍写下指令:“电力院继续造发电机,六月前连完中原十二州;传讯院加快破译讯号,同时教各州府用无线传讯;舰船院派‘破浪号’带两艘蒸汽舰,去南洋救那个岛国,顺便绘制航线图。”

酉时末,中枢坊的电灯亮起,照亮了舆图上新增的“电力线”“传讯频率”“试航航线”。叶尘站在舆图前,手指从登州划过南洋,再指向大洋彼岸——电力是根基,传讯是耳目,舰船是手脚,这三样凑齐了,中原的铁旅,就能一步步走出熟悉的土地,去接触那些陌生的国度,把“天下同”的种子,撒向更远的地方。

夜幕降临时,青州城的电灯亮了整整一夜,百姓们夜里出门逛街,像过节一样;南洋的海面上,“破浪号”正朝着陌生的讯号源驶去,甲板上的电灯映着水兵们警惕的脸;登州的电力院、传讯院、舰船院还在忙碌,机械的轰鸣和讯号的“滴滴”声,交织成中原拓土远疆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