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216章 暴雨前夕终备战,江河堤岸待洪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6章 暴雨前夕终备战,江河堤岸待洪峰

一、卯时温州传捷报,双线汇总定人心

六月初六卯时,温州府瓯江堤坝的晨雾还未散尽,叶尘已站在堤顶,望着江面上来往的渔船。温州知府递上最新的工程台账,指尖因紧张微微发颤:“陛下,瓯江堤坝已完成三重加固,外侧用青石垒砌,内侧加铺钢筋水泥,排水孔全部疏通;沿岸三个村落的百姓安置点已备好,粮食、药品、御寒衣物均已到位,随时可接收转移群众。”

叶尘接过台账,逐页翻看——每一项工程进度、每一笔物资发放都记录得清晰明了,连百姓监督队的签字确认都赫然在目。他抬头看向堤坝上忙碌的身影:工匠们正在检查最后一处闸门,百姓们自发地将沙袋堆在堤岸内侧,医官们背着药箱穿梭在人群中,一派井然有序的备战景象。

“做得好。”叶尘难得露出一丝赞许,“通知下去,温州府作为江南防洪的示范区域,可派三名经验丰富的工匠前往杭州、绍兴两地,协助完成最后的工程收尾。”

话音刚落,秦风的传讯再次传来——越野车队伍已兵分六路,抵达江南各府,最新反馈显示:镇江长江江堤的青石更换已完成九成,仅剩一处排水孔在疏通;扬州排水渠的新闸门全部安装到位,试开启三次均无故障;湖州粮仓的新粮已全部分发,发霉陈粮尽数销毁;杭州西湖堤坝的裂缝修补完毕,工匠正做最后的防水处理;绍兴曹娥江堤坝的木头支撑已全部替换为钢筋,百姓们正连夜加固堤顶护栏;台州灵江堤坝的渗水隐患彻底解决,周边村落的转移路线已标记清晰。

“陛下,双线汇总完毕,除镇江江堤一处排水孔外,其余六地的防洪工程均已完工,预计辰时前可全部收尾。”侍卫捧着传讯记录,语气振奋。

叶尘点头,目光投向远方的天空——晨雾渐散,云层却愈发厚重,铅灰色的云团低低地压在江面上方,连风都带着潮湿的凉意。他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已不足十二个时辰。

二、辰时镇江除隐患,帝王亲督筑最后防线

辰时刚过,叶尘启动瞬移,带着两名侍卫出现在镇江长江江堤旁。此时,工匠们正围着最后一处排水孔焦急不已——孔内淤积的淤泥与碎石死死堵住通道,普通工具根本无法清理,若不及时疏通,暴雨来临时江水极易倒灌。

“陛下!这排水孔太深,淤泥又硬,怕是……”镇江知府满头大汗,手里的铁锹都攥变了形。

叶尘走到排水孔旁,弯腰查看——孔径不足两尺,深约三丈,底部隐约传来水流声。他起身对身后的侍卫道:“取炸药来,按最小剂量配置,小心炸开底部淤堵,注意保护孔壁。”

侍卫立刻从随身携带的物资袋中取出炸药,按叶尘的要求调配好剂量,缓缓送入孔内。随着“轰隆”一声闷响,底部的淤堵被炸开,浑浊的泥水顺着孔道喷涌而出。工匠们立刻用特制工具清理残留的碎石,半个时辰后,排水孔终于恢复畅通——江水顺着孔道平稳流出,再无淤堵迹象。

“陛下英明!”镇江知府激动得声音发颤,连忙让人在排水孔旁设置警示标识,安排专人值守。

叶尘却未放松,沿着江堤步行巡查——每一块青石的拼接处、每一处夯土的密实度、每一个闸门的开关状态,他都逐一检查。走到江堤中段,他突然停住脚步,指着一处看似平整的堤面:“这里的土面下凹半寸,定是夯土时未按要求夯实,立刻返工,加铺一层青石加固!”

工匠们连忙开挖,果然发现下方的夯土松散,若遇江水冲击,极易塌陷。直到午时,这处隐患才彻底整改完毕。叶尘看着重新平整的堤面,终于对镇江知府道:“守住这道江堤,就是守住镇江数十万百姓的性命,万不可掉以轻心。”

三、午时各地报完工,暴雨预警响彻江南

午时三刻,江南各府的最后一道防洪隐患全部整改完毕——杭州西湖堤坝的防水涂层干透,绍兴曹娥江堤顶的护栏安装到位,台州灵江堤坝的临时排水沟开挖完成,湖州、扬州、温州三地的救灾物资全部清点入库,所有百姓安置点均已通电、通水。

叶尘站在镇江江堤上,收到各地传来的完工捷报,却仍不敢松懈。他立刻传下三道旨意:

1. 所有官员即刻前往各自负责的堤段值守,不得擅离职守,每半个时辰汇报一次堤岸情况;

2. 越野车队伍携带连发枪,在各府主要道路巡逻,协助转移行动不便的百姓,防范趁灾作乱的盗匪;

3. 医官队伍分赴各安置点,提前为百姓诊治常见病,储备足够的退烧药、止泻药,应对暴雨可能引发的疫情。

旨意刚传下,司天监的紧急汛情预警便传遍江南——暴雨云层已在江南上空完全成型,预计酉时前后将率先在杭州、绍兴两地降下,夜间蔓延至整个江南,降雨量或将突破历史极值,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短时强降雨与雷暴天气。

“陛下,杭州府传来消息,已有零星小雨落下,百姓们正按转移路线前往安置点。”侍卫拿着最新的汛情通报,语气凝重。

叶尘抬头望向天空,镇江的天空也已阴沉下来,零星的雨点开始砸在堤面上,溅起细小的水花。他深吸一口气,对秦风传讯:“命越野车队伍优先协助老弱妇孺转移,确保酉时前所有低洼地区百姓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带;通知各地工匠,携带工具在堤岸旁待命,一旦出现险情,即刻抢修。”

四、申时转移终完成,帝王巡堤慰民心

申时过半,江南各地的百姓转移工作基本完成——杭州府共转移百姓三万余人,绍兴曹娥江沿岸转移两万余人,台州、温州等地的低洼村落百姓也已全部安置到位。叶尘启动瞬移,先后前往杭州、绍兴、台州三地的安置点查看。

在杭州府最大的安置点——城东粮仓改造的临时避难所内,老人们坐在铺着稻草的地铺上,孩子们围着发放食物的衙役叽叽喳喳,医官们正为一位咳嗽的老者诊脉。叶尘走进避难所,拿起一个刚蒸好的馒头,递给身旁的孩子:“吃饱了,就不怕下雨了。”

孩子接过馒头,怯生生地说:“谢谢陛下,爹娘说,有陛下在,我们的家不会被淹。”

叶尘摸了摸孩子的头,心中一暖。他走到避难所的负责人面前,叮嘱道:“每顿饭都要保证热乎,夜间注意保暖,有任何需求,第一时间上报。”

随后,他又瞬移至绍兴曹娥江堤岸——此时,雨点已越来越密,江面上的风浪逐渐变大,堤岸旁的工匠们披着蓑衣,手持工具严阵以待。叶尘走到一位老工匠身边,看着他手中的铁锤:“老师傅,辛苦您了。”

老工匠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笑着说:“陛下为了咱们百姓,连日奔波,比我们辛苦多了!有这牢固的堤坝,有陛下在,再大的雨我们也不怕!”

申时末,叶尘回到镇江江堤——秦风已带着部分越野车队伍赶来,车斗里的连发枪整齐码放,侍卫们正穿着雨衣,在堤岸旁巡逻。“陛下,各地转移工作已完成,所有堤段均有官员与工匠值守,救灾物资充足。”秦风躬身汇报。

叶尘点头,目光投向江面——雨点密集地砸在江面上,激起层层涟漪,江水的水位已开始缓慢上涨。他知道,一场与洪峰的硬仗,即将打响。

五、酉时暴雨终至,江河堤岸迎首战

酉时整,随着一声惊雷炸响,杭州、绍兴两地的暴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屋顶、堤岸、路面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视线瞬间被雨幕模糊,能见度不足十米。半个时辰后,暴雨蔓延至镇江、扬州等地,江南大地彻底被笼罩在雨幕之中。

叶尘站在镇江江堤的了望塔上,手持望远镜查看江面——江水的上涨速度明显加快,原本裸露的河床已被完全淹没,浪头拍打着堤岸,发出“轰隆”的巨响。“陛下,江水位已超出警戒水位半尺,仍在上涨!”身旁的侍卫大声汇报,声音被雨声淹没大半。

叶尘放下望远镜,对秦风说:“让堤岸内侧的工匠们做好准备,一旦出现管涌或渗漏,立刻用沙袋封堵;通知下游的扬州府,密切关注江水流量,随时准备开启排水闸。”

“遵旨!”秦风立刻通过传讯设备下达指令。

此时,各地的汛情汇报陆续传来:杭州西湖堤坝暂未出现险情,排水孔排水顺畅;绍兴曹娥江堤岸有两处出现轻微渗漏,工匠们已用沙袋堵住;台州灵江堤坝的临时排水沟发挥作用,雨水顺利排入江中;温州瓯江堤坝的风浪较大,但堤身稳固,无异常情况。

叶尘站在了望塔上,任凭雨水打湿衣衫,目光坚定地望着江面。他知道,这只是暴雨的开始,接下来的十几个时辰,才是对江南所有防洪工程的最终考验。但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有牢固的堤坝,有忠诚的官员与工匠,有同心协力的百姓,还有随时待命的越野车队伍与连发枪,无论洪峰有多凶猛,他们都能守住这江南河山,守住百姓的家园。

雨幕中,镇江江堤上的灯火次第亮起,与江面上的浪头、天空中的惊雷,共同构成一幅紧张却坚定的备战图景。一场关乎千万百姓安危的洪峰之战,正式拉开帷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