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113章 寒门弟子入考场,黄河汛期稳安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3章 寒门弟子入考场,黄河汛期稳安澜

帝都外郭的科举考场前,晨光刚漫过墙头,考生们就已排着队等候入场。李默攥紧手中的笔墨,跟着队伍往前走,心里既紧张又激动——他是第一次走进这样规整的考场,也是第一次有机会靠自己的本事改变命运。

吏治司的御史们拿着名册,逐一核对考生的身份,再用印泥在他们的手上盖了个“考”字,防止替考。柳若璃站在考场门口,看着考生们走进考房,对林婉儿道:“每个考房都派了两个监考,墙角还设了了望塔,绝不能让作弊的事发生。”

林婉儿点头,又递来一杯热茶:“二嫂,您已经站了一个时辰了,歇会儿吧。考生们要考三天,您得保重身体。”

柳若璃接过热茶,却没喝,目光依旧落在考生们身上:“这是新政的第一次科举,关系到以后的吏治根基,不能出半点差错。等考完了,还要组织阅卷,选出真正有才华、肯务实的人。”

考房内,李默坐在狭小的格子里,看着桌上的考题——农科的题目是“如何改良水稻品种,提高亩产”。他眼前一亮,拿起笔,将自己多年观察的水稻种植经验写了下来:“选颗粒饱满的稻种,在温水中浸泡三日再播种;稻田要勤换水,避免杂草争夺养分;秋收后将稻草埋入田里,增加土壤肥力……”

与此同时,黄河铜瓦厢的河堤上,叶晚清正带着巡查队,沿着堤岸仔细查看。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卷着黄沙,眼看就要下大雨——汛期到了。

“大家再加把劲,把最后一段堤坝的沙袋堆好!”叶晚清大喊着,和巡查队一起扛起沙袋,堆在堤岸的薄弱处。民夫们也纷纷赶来帮忙,每个人都知道,这是检验堤坝的关键时刻。

没过多久,大雨倾盆而下,黄河水暴涨,浑浊的河水拍打着堤岸,发出“轰隆”的巨响。叶晚清站在堤岸上,雨水打湿了她的衣服,她却丝毫不在意,紧盯着河水的水位:“快!把备用的砖石搬过来,这里有渗水!”

巡查队的人立刻行动起来,用砖石堵住渗水的地方。老农王阿公带着几个村民,扛着木桩跑过来:“叶大人,我们来帮你!这些木桩能加固堤岸!”

叶晚清点头,和大家一起将木桩砸进堤岸下的泥土里。雨水越下越大,河水越涨越高,却始终没能漫过新修的堤岸——砖石堤岸牢牢挡住了洪水,堤坡上的柳树也起到了固土的作用。

傍晚时分,大雨渐渐停了,黄河水的水位也慢慢下降。叶晚清看着完好无损的堤坝,长长地松了口气。苏瑶带着民生司的人,骑着马赶来:“晚清,辛苦你了!堤坝没事吧?下游的百姓都安全吗?”

“堤坝没事!”叶晚清激动地说,“下游的百姓都按您的嘱咐,转移到了高处,没有人员伤亡。这次汛期,我们挺过去了!”

苏瑶笑着点头,拍了拍她的肩膀:“太好了!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等天气好了,我们就按计划修水车和水渠,让黄河水造福百姓。”

此时的帝都科举考场,第一天的考试已经结束。考生们走出考房,脸上有的喜有的忧。李默走出考房,感觉发挥得不错,他抬头望着天空,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相信,新政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柳若璃看着考生们离开,对林婉儿道:“让阅卷官们开始阅卷吧,一定要公平公正,选出真正有才华的人。”

林婉儿领命而去。柳若璃站在考场门口,望着远处的帝都城墙,心中明白——科举只是吏治革新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培养这些新官员,让他们成为新政的执行者,为百姓办实事。

夜色渐深,黄河的堤坝上,巡查队还在轮流值班,监视着河水的动静;帝都的科举考场,阅卷官们正在灯下认真地批阅考卷;兵备司的冶铁工坊,工匠们还在铸造新的铠甲——新政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像黄河岸边的堤坝,牢牢守护着这片大地,也守护着百姓对盛世的期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