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第166章 “兰馨银行” 的雏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6章 “兰馨银行” 的雏形

雍正十八年秋,南方水灾的痕迹尚未完全褪去,京城南城的绸缎商张万成却急得满嘴燎泡。他的张记绸缎铺在水灾中幸免于难,还借瑞祥号的救灾物资赚了些口碑,本想趁秋凉旺季在西城开家分店,可算来算去,还差五百两银子 —— 去钱庄借钱,月息要五分(借五百两每月还二十五两利息),一年下来利息比本金还多;找高利贷借,更是利滚利,稍有不慎就会倾家荡产。

“江姑娘,您可得帮帮俺!” 张万成揣着账本,在瑞祥号总号的柜台前急得直转圈,“西城的铺面俺都看好了,再过十天就被别人订走了,可这银子…… 俺实在凑不齐啊!”

江兰正在核对兰馨镖局的运输账,见张万成急得额头冒汗,接过账本一看 —— 张记每月营业额稳定在八百两,净利润一百五十两,开分店的成本能在半年内收回,确实是稳赚的生意。“张掌柜,您不是第一个遇到这事的吧?” 她想起水灾过后,不少商户都想重建或扩店,却都卡在资金上。

张万成叹了口气:“可不是嘛!隔壁的李记粮铺想多进些冬粮,缺三百两;街尾的韩记药铺想添些藏药材,缺两百两,都跟俺一样,不敢借高利贷,钱庄利息又太高,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江兰心里一动 —— 她穿越前在财经课上学过 “普惠金融”,知道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古今通病。瑞祥号如今家底厚实(水灾救灾后仍有盈余白银三十万两),若是在瑞祥号内开设 “放贷” 业务,收取合理利息(比钱庄低、比高利贷低得多),既能帮商户解决资金问题,又能为瑞祥号增加稳定收益,还能推动商业复苏,助力新政税收增长,可谓一举三得。

当天下午,江兰就召集王瑞、周明(瑞祥号账房总管)、陈默(兰馨社联络员)开会。“我想在瑞祥号设‘借贷柜台’,给商户放贷,月息定在一分(借一百两每月还一两利息),比钱庄的五分低四倍,比高利贷更不用说;商户需用店铺、货物或房产做抵押,我们派人调查其经营状况,确保有还款能力;还款期限分三个月、半年、一年,商户可根据盈利情况选择,提前还款还能减免部分利息。”

王瑞先是眼前一亮,随即又有些顾虑:“兰丫头,月息一分会不会太低?咱们还要派人调查商户信用、管理抵押品,成本不低,万一有商户逾期不还,岂不是亏本?”

周明也补充道:“现在的钱庄放贷,都要找保人,咱们要不要也加个保人制度?万一商户还不上,保人能兜底。”

“月息一分不低了。” 江兰拿出账本,给众人算账,“瑞祥号有三十万两盈余,若放贷出去,每月能收三千两利息,一年就是三万六千两,比单纯做绸缎、茶叶贸易的利润还稳定;至于风险,咱们先从熟悉的商户做起,比如张万成、李记粮铺这些跟瑞祥号合作过的,他们的经营状况咱们清楚,违约风险低;保人制度可以加,但保人必须是有实力的商户或乡绅,且不能与借贷商户有亲属关系,避免联合骗贷。”

陈默也说:“兰馨社在京城有两百多个商户成员,他们的信用情况我都了解,可以帮着调查,确保放贷安全。”

方案定下来后,江兰立刻让周明制定《瑞祥号借贷规则》,详细写明 “借贷条件(商户需经营满一年、有稳定盈利)、抵押品评估标准(店铺按市值的六成估值、货物按市值的五成估值)、还款流程、逾期处理(逾期一个月内加收半分利息,超过一个月可处置抵押品)”;又让春桃设计借贷文书,上面要写清借贷金额、利息、还款期限、抵押品信息,需借贷人、保人、瑞祥号经办人三方签字画押,存档备查。

江老实听说要开借贷业务,主动来帮忙:“兰丫头,俺在村里管过账,能帮着核对抵押品,比如商户拿来的货物,俺能算出实际价值,不会被蒙骗。” 丫蛋也凑过来:“姐姐,我能帮着登记商户信息,把他们的店名、借贷金额、还款期限记在本子上,不会出错!”

九月初八,瑞祥号的 “借贷柜台” 正式开张。柜台设在总号进门右侧,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瑞祥借贷:月息一分,诚信为本,助力商户”。张万成第一个来申请,他用西城的铺面做抵押(铺面市值一千两,按六成估值,可贷六百两,他只借五百两),找了熟悉的粮商李记做保人,周明派人调查后,确认张记每月盈利稳定,当天就批了贷,把五百两银子交到张万成手里。

“江姑娘,您真是俺的再生父母!” 张万成拿着银子,激动得手都在抖,“俺这就去订铺面,等分店开起来,一定按时还款,还会介绍更多商户来!”

三个月后,张万成的西城分店如期开业,第一个月就盈利两百两,他不仅按时还了第一个月的利息,还提前还了两百两本金。“江姑娘,您这借贷业务真是帮了大忙!俺这分店现在每天的营业额比老店还高,再过三个月就能还清所有本金!” 他还带来了李记粮铺的李掌柜,李掌柜想借三百两进冬粮,江兰按规则审核后,也批了贷。

消息传开,京城的商户都来瑞祥号申请借贷。韩记药铺的韩掌柜借了两百两添藏药材,不到两个月就卖完了,赚了五十两;南城的木匠铺赵记借了一百五十两添工具,接了兰馨学院的桌椅订单,盈利丰厚。不到半年,瑞祥号的借贷业务就放贷出去十五万两,涉及五十多家商户,没有一笔逾期,每月能收利息一千五百两,比预期的还多。

可非议也随之而来。京城最大的钱庄 “裕丰钱庄” 掌柜刘旺财,见瑞祥号抢了生意,就去御史王显那里告状:“王大人,瑞祥号本是商号,却抢钱庄的生意,月息一分太低,是恶意竞争,还会扰乱京城的金融秩序!而且他们放贷不按规矩,给小商户借钱,那些商户经营不稳定,早晚要出问题,到时候百姓闹事,就是朝廷的麻烦!”

王显本就对江兰的新政举措有些不满,当即在朝会上弹劾:“皇上,江兰借瑞祥号放贷,低息抢生意,扰乱金融;且放贷给小商户,风险极高,恐引发坏账,恳请皇上禁止瑞祥号的借贷业务!”

胤禛看向江兰,眼神里带着询问。江兰从容出列,手里拿着瑞祥号的借贷账本:“皇上,臣有话要说。第一,瑞祥号放贷月息一分,是为了帮灾后商户重建,并非恶意竞争。裕丰钱庄月息五分,不少商户借了高利贷后倾家荡产,去年南城的布庄孙记就是因为还不上高利贷,上吊自杀;而瑞祥号放贷的五十多家商户,没有一家逾期,反而都扩大了经营,每月多缴税收两千两,这是助力新政,而非扰乱秩序。”

她翻到账本的某一页,递给胤禛:“皇上您看,李记粮铺借了三百两进冬粮,不仅按时还款,还多缴了五十两粮食税;韩记药铺借了两百两添药材,多缴了三十两商税,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二,臣有严格的风控措施,借贷商户需抵押、找保人,兰馨社还会调查信用,至今没有一笔坏账,何来风险?”

张廷玉也站出来支持:“皇上,江兰的借贷业务确实帮了商户,也增加了税收,是好事。不如让瑞祥号继续试点,若真有问题再调整不迟。”

胤禛看着账本上的数据,又想起水灾时江兰的担当,当即下旨:“准瑞祥号继续开展借贷业务,且允许其在江南分号推广,协助灾后商户重建;裕丰钱庄等钱庄,需降低利息至月息三分以下,不得再放高利贷,否则严惩!”

旨意下达后,刘旺财再也不敢作声,裕丰钱庄也只能降低利息。瑞祥号的借贷业务越做越大,江兰又在借贷柜台的基础上,增加了 “存款” 业务 —— 商户可将闲置资金存在瑞祥号,月息按五厘计算(比钱庄的三厘高),既能增加瑞祥号的放贷资金,又能让商户的闲置资金生息。

济南的绸缎商赵老板,就把五千两闲置资金存在瑞祥号,每月能得二十五两利息,比放在家里安全,还能赚钱:“江姑娘,您这存款业务太好了!俺们商户最怕资金闲置,现在存在瑞祥号,既能生息,急用时还能随时取,比钱庄方便多了!”

随着存贷业务的发展,江兰在瑞祥号内设立了专门的 “金融柜组”,配备了十名账房先生,负责存贷登记、抵押品管理、利息计算;还编了《瑞祥号金融业务手册》,规范业务流程。丫蛋也成了 “小助手”,每天帮着登记存款商户的信息,算利息时比账房先生还快,商户们都笑着叫她 “小掌柜”。

江兰的家人也为她高兴。江王氏在院子里晒着瑞祥号新印的存款凭证,笑着对江老实说:“兰丫头现在不仅做买卖,还管着存钱放贷,真是越来越有本事了!你大哥写信回来,说军营里的将士也想把饷银存在瑞祥号,说比放在军营安全。”

江老实点点头:“俺们兰丫头做的都是实事,帮商户、帮百姓,还帮朝廷增加税收,皇上信任她,是应该的。”

雍正十九年初,瑞祥号的存贷业务已覆盖京城、济南、南京、苏州等地,存款余额达五十万两,放贷余额达四十万两,每月盈利五千两,成为瑞祥号的重要业务板块。江兰看着金融柜组忙碌的身影,心里清楚,这就是 “兰馨银行” 的雏形 —— 有存贷业务、有风控体系、有规范流程,未来再完善票据、汇兑业务,就能成为真正的银行。

晚上,江兰坐在兰馨学院的图书馆里,看着金融业务的账本,拿起笔,在《瑞祥号发展记录》上写下:“雍正十九年正月,瑞祥号存贷业务覆盖五省,存款五十万两,放贷四十万两,月盈利五千两,形成‘兰馨银行’雏形;助力商户扩大经营,每月新增税收三千两,获朝廷认可推广。后续计划:完善汇兑业务(方便商户跨区域转账);制定《票据法》草案(规范商业票据流通);在兰馨学院设‘金融科’,培养金融人才,为后续银行发展储备力量。”

窗外的月光洒在账本上,泛着柔和的光。江兰知道,“兰馨银行” 雏形的出现,不仅完善了她的商业帝国(从贸易、镖局、医馆延伸至金融),更填补了清朝正规金融的空白,为商户提供了安全、普惠的融资渠道,也为新政的经济改革提供了金融支撑。从包衣之女到商业帝国的构建者,从护理毕业生到时代变革者,她走的每一步,都在为这个古老的王朝,注入现代商业的活力。

第二天一早,江兰带着《票据法》草案,去了户部。李嵩看着草案,上面写着 “商业票据需注明金额、付款人、收款人、付款日期,伪造票据者严惩”,笑着说:“江姑娘,你这草案太及时了!现在商户跨区域贸易,用现银运输不安全,有了规范的票据,既能减少风险,又能促进贸易,本部会尽快奏请皇上,推广全国。”

江兰笑着回应:“李大人,金融是商业的血液,只有血液流通顺畅,商业才能发展,新政才能推进。兰馨银行的雏形只是开始,未来臣还想建立全国性的金融网络,让银子像水一样,流到需要的地方,帮更多商户、更多百姓。”

离开户部时,阳光正好,洒在瑞祥号的 “金融柜组” 招牌上。江兰看着往来的商户,有的来存款,有的来借贷,脸上满是安心的笑容。她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虽然充满挑战,却充满意义 —— 用现代金融思维,解决传统商业痛点;用普惠模式,温暖商户与百姓;用商业力量,推动时代变革。而 “兰馨银行” 的雏形,就是这条路上最坚实的里程碑,见证着她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蜕变,也为大清的未来,点亮了新的希望。

回到瑞祥号,王瑞正在和金融柜组的账房先生讨论汇兑业务的细节,见江兰来,笑着说:“兰丫头,江南分号传来消息,不少商户都盼着能在瑞祥号转账,不用再带着现银跑,咱们的汇兑业务可以尽快推出了!”

江兰点点头,目光落在柜台前排队的商户身上 —— 他们有的拿着存款凭证,有的拿着借贷申请,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兰馨银行” 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未来,她会让这朵金融之花,开遍大清的每一个角落,为商业繁荣、民生安康、新政推进,提供最坚实的金融支撑,也让自己的变革之路,走得更远、更稳。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