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0章 风语传承·正气长存(全文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章 风语传承·正气长存(全文完)

光阴荏苒,如同古寨村旁那条瘦水,悄无声息地流淌,带走落叶与枯枝,也抚平了曾经的惊涛骇浪。转眼间,几年时光匆匆而过。

村口的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荫蔽着下方光洁的石板。只是树下纳凉闲聊的老人,面孔或许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而围坐在他们身边听故事的孩童,却已是崭新的一茬。

憨柱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险些被“借命”的孱弱青年。几年的休养与劳作,让他彻底恢复了健康,甚至比以往更加沉稳健壮。额角那道疤痕依旧清晰,却不再显得狰狞,反而成了他历经劫难、命途奇特的标志,带着几分传奇色彩。他娶了邻村一个贤惠能干的姑娘为妻,媳妇第二年就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哭声嘹亮,健壮得像头小牛犊。

他的日子,如同大多数古寨村的村民一样,围绕着土地、庄稼和家庭,平淡、忙碌,却充满了踏实的幸福。每日里,他依旧下地干活,上山砍柴,汗水洒在土地上,换来一家人的温饱安康。夜晚,在昏黄的油灯下,听着妻子温柔的絮语,看着牙牙学语的孩儿,他觉得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满足。

关于“借命”的往事,村里人已很少在他面前主动提起,仿佛那是一个共同的、不愿轻易触碰的伤疤。但这个故事,却并未被遗忘,而是转化为了另一种形式,融入了古寨村的口头传承之中,成了一个警醒后世的“鬼话”。

夏夜,繁星满天,萤火虫在草丛间明灭。老槐树下,围坐着几个光着膀子的半大孩子,眼神晶亮地望着一位须发皆白、摇着蒲扇的老人。

“……那外乡的郎中啊,看着斯文,心肠却歹毒得很哩!他相中了咱村一个后生的‘命硬’,就想用邪法把人家的阳寿借过来,给自己续命……”老人声音低沉,带着神秘感,将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娓娓道来。孩子们听得屏息凝神,小脸上满是紧张和恐惧。

“……好在啊,咱们村的张半仙,那是真神仙!一眼就看穿了妖人的把戏!带着人冲进去,用艾草、用符火,把那害人的家伙给收了!啧啧,你们是没看见,那邪火啊,烧得那叫一个惨……”

故事讲完,老人总会用蒲扇点点孩子们,语重心长地告诫:“所以啊,娃娃们,要记住老祖宗的话:做人哪,要守本分!不是你的东西,莫要贪;不该你得的,莫要抢!更别去想那些歪门邪道、害人利己的勾当!你们看那郎中,本事不小吧?可心术不正,想靠邪术强求,结果怎么样?害人终害己,落得个形神俱灭的下场!这就叫,‘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强求来的,就算一时得了,也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要惹来天大的灾祸上身!”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将“借命”的恐怖和“莫行邪道”的告诫,一起深深地刻印在了稚嫩的心田上。这个故事,连同它所承载的朴素道理,就这样随着古寨村的风,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

偶尔,当憨柱扛着农具,或者抱着儿子从老槐树下经过,听到老人们又在讲述这个与他息息相关的故事时,他的内心早已没有了最初的恐惧、愤怒或是成为谈资的尴尬。他的嘴角会泛起一丝平静而温和的笑意。

他低头看看怀中健康活泼的儿子,再抬头望望古寨村上空那一片湛蓝如洗、永恒不变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悟彻的宁静。

他真正明白了,守护他度过那次死劫的,从来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命硬”。阎王几次不收,或许有运气的成分,但最终能在柳逸那阴毒的邪术下保住性命、赢得新生,靠的是张半仙的智慧和乡亲们的义举,靠的是冥冥中的因果报应,但最根本的,是他内心深处那不曾动摇的东西。

那是在面对诱惑和恐惧时,依然坚守的“不害人、不贪念”的本分;那是在得知真相后,敢于挺身而出、直面邪恶的勇气;那是在恩怨了结后,能够选择宽恕与安葬的善良。

这便是“正气”。

它无形无质,却比任何八字命格都更加坚不可摧。它源于内心的坦荡与行为的端正,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是抵御一切邪祟鬼话、魑魅魍魉最强大的力量。

世间的鬼话或许永远不会断绝,人心的邪念也可能在暗处滋生,各种各样的“借命”阴谋或许还会以不同的形式上演。但憨柱知道,只要人心怀这股浩然正气,行事光明,无愧天地,那么,便没有什么邪术能够近身,没有什么磨难无法度过。

古寨村的风,依旧年复一年地吹着,吹过田垄,吹过屋脊,吹过老槐树的枝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吟唱着那个关于“借命”的古老鬼话,更在永恒地传颂着一个更加古老的真理——正气长存,诸邪不侵。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