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抗日之绝地枪王 > 第92章 新的希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一声充满了力量和归属感的“回家”,像一柄无形的、温暖的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杨汝成、王家二小子和虎子三个人的心上。

他们看着眼前这个虽然简陋、却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山谷,看着那些虽然衣衫破烂、却精神饱满的战士,再回头看看自己这一路行来,那充满了孤独、饥饿与绝望的逃亡之路,一时间,百感交集。

“走吧,别傻站着了。”李大刚咧嘴一笑,那道长长的刀疤,也仿佛变得柔和了许多。他一巴掌拍在杨汝成那坚实的后背上,“我们政委,早就想见见你这个让小鬼子闻风丧胆的‘杨疯子’了。”

他带领着三人,顺着一条用碎石铺成的小路,走进了这座隐藏在深山之中的秘密营地。

越往里走,杨汝成心中的震撼,就越是强烈。

这里,与他之前带领义勇队时,那个只能勉强遮风避雪的“狼窝”,有着天壤之别。

这里,更像是一个小小的、五脏俱全的“国家”。

有正在空地上,挥舞着大刀和红缨枪,进行着最原始、却又充满了杀气的体能训练的战士。

有围坐在火堆旁,跟着一个戴眼镜的“先生”,一字一句地,大声念着什么的“学堂”。

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妇人,在溪水边,浣洗衣物,缝补军装。

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用木头和茅草搭起来的、飘着阵阵草药味的“医务室”。

每个人,都在忙碌着。每个人的脸上,虽然都带着一种长期营养不良的菜色,但那双眼睛里,却都燃烧着一种,杨汝成从未见过的、名为“希望”的光。

“李队长!您回来了!”

“李队长!这次出去,收获不小啊!这几位兄弟是?”

路上,不断地有战士,热情地,跟李大刚打着招呼。他们的目光,也都好奇地,落在了杨汝成三人这几个“生面孔”的身上。

“这是我请回来的贵客!未来的同志!”李大刚得意地,拍着胸脯,“这位,就是我常跟你们提起的,一个人,就把枫树镇搅得天翻地覆的,‘杨疯子’!”

“什么?!”

“他就是杨疯子?!”

“我的天爷!看着……也没三头六臂啊!”

这个名号一出,周围所有战士的目光,瞬间,就变了。那目光里,有震惊,有敬佩,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

“英雄!”一个正在擦拭着步枪的年轻战士,猛地站起身,对着杨汝成,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叫二牛!我爹,就是下河套的!我听说了,是您,给我们村送去了救命的粮食!”

“俺也是!”另一个战士,也围了上来,“俺是靠山屯的!俺叔,就是李顺!俺听说了,是您,带着俺叔他们,给咱们全村的乡亲,报了仇!”

“英雄!”

“好汉!”

一时间,杨汝成三人,竟被一群素不相识的、热情的战士,给围在了中间。

这种感觉,是杨汝成,从未体验过的。

他不是那个被村民们在背后,又敬又怕地议论着的“山林之鬼”。

也不是那个被孩子们,当成传奇故事来听的“杨疯子”。

更不是那个,被“小王庄”的百姓,当成带来灾祸的“灾星”。

在这一刻,在这些和他一样,怀着国仇家恨的战士们的眼中,他,是英雄。是,同志。

是,亲人。

他那颗早已被冰雪和仇恨冻硬了的心,在这一刻,被狠狠地,触动了。

“行了行了,都别围着了!”李大刚笑着,将人群扒开一条缝,“没看出来吗?咱们的杨大英雄,脸皮薄,快被你们给看红了!”

“哈哈哈……”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善意的哄笑。

李大刚带着三个还有些发懵的人,穿过人群,来到了山谷最深处,一栋看起来,比其他木楞房,要稍微大一些的建筑前。

门口,站着两个荷枪实弹的哨兵。

“报告!侦察队队长李大刚,带到新同志杨汝成、王二、虎子,请求面见赵政委!”李大刚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神情,变得无比严肃,对着门口的哨兵,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请进!政委等你们很久了。”

……

屋子里,很简陋。

一张用几块木板拼成的桌子,两把同样简陋的木头椅子,墙上,挂着一副巨大的、用木炭画出来的军事地图。

一个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打着补丁的旧军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更像是个教书先生,而不像是个军人的中年男人,正背着手,站在那副地图前,眉头紧锁。

“报告政委!李大刚奉命归队!”

“回来了?”中年男人缓缓地转过身,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温和的笑容,但那双镜片后面的眼睛,却深邃得,如同两潭古井,仿佛能看透人心,“辛苦了,大刚。”

“不辛苦!为革命服务!”李大刚咧嘴一笑,然后,侧过身,指着身后的杨汝成,“政委,这位,就是我跟您提过的,杨汝成同志。”

“杨疯子。”

赵政委的目光,落在了杨汝成的身上。他缓缓地,从上到下,打量着这个浑身都散发着如同野兽般危险气息的男人。

“好一条关东的汉子。”他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你的事迹,我听大刚说了。一个人,一杆枪,就把山田那个老鬼子,耍得团团转。了不起。”

杨汝成没有说话。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身上,却没有一丝一毫杀气的中年男人。他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人,能成为这支充满了血性的队伍的,领导者。

“坐吧,都别站着了。”赵政委指了指旁边那条用原木搭成的长凳。

“杨汝成同志,”等所有人都坐下后,赵政委亲自,给他们倒了三碗热气腾腾的、不知道是什么野菜煮成的糊糊,递了过去,“我知道,你心里,现在肯定有很多疑问。没关系,你想问什么,都可以问。”

杨汝成端起那碗散发着奇异香气的热糊糊,喝了一口。一股久违的暖流,顺着喉咙,流遍了四肢百骸。

他放下碗,缓缓地抬起头,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直视着赵政委。

“我只问三个问题。”

“请讲。”

“第一,”杨汝成伸出了一根手指,“你们,有多少人?多少枪?”

“不多。”赵政委笑了笑,回答得,很坦诚,“整个第三军,算上所有的伤员、后勤和家属,满打满算,不到八百人。能拉出去打仗的,也就四百出头。至于枪,更是五花八门,汉阳造、老套筒、三八大盖,还有几挺从日本人手里缴获来的歪把子。子弹,更是金贵。每一发,都得算计着打。”

这个答案,让杨汝成,有些失望。

这点家当,别说跟整个关东军对抗了,就是山田手底下那一个守备大队,都未必能啃得下来。

“第二个问题,”他伸出了第二根手指,“你们,靠什么,活下去?就靠,老百姓,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那点粮食?”

“一部分是。”赵政委点了点头,“但更重要的,是靠我们自己。”

他指了指外面。

“我们,在这片林子里,自己开荒,自己种地。我们,有自己的小作坊,能修枪,能复装子弹。我们,还有自己的草药队,能给自己人治伤。”

“我们,从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我们吃的,穿的,用的,要么,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么,就是从敌人手里,硬抢过来的!”

“我们,不是土匪。”

“很好。”杨汝成点了点头。

“最后一个问题。”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你们,凭什么,认为你们,能打赢日本人?”

这个问题一出,整个屋子,都安静了下来。

李大刚、王二和虎子,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赵政委,等待着他的回答。

赵政委,笑了。

他缓缓地站起身,重新走到了那副巨大的军事地图前。

“就凭这个,我们,确实赢不了。”他指着地图上,那些代表着日军一个个坚固据点和强大兵团的符号,缓缓地摇了摇头。

“但是,”他猛地,转过身,用那双明亮得,如同两颗寒星般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杨汝成。

“如果,我们的战场,不仅仅是这张地图呢?”

“如果,我们的军队,不仅仅是这几百个扛着枪的战士呢?”

“如果,我们的力量,来自于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个,像你一样,家破人亡,却又不愿当亡国奴的,普通老百姓呢?”

他走到杨汝成的面前,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振聋发聩的力量!

“杨汝成同志,我问你,靠山屯,为什么会被屠?”

“是因为我……”

“不!”赵政委猛地打断了他,“不是因为你!是因为,日本人,要抢我们的土地,要断我们的根!就算没有你,他们,迟早,也会找到别的借口,把靠山屯,变成第二个、第三个平顶山!”

“你,杀了中村,杀了冈村。很好,你报了仇。但是,我问你,下河套村的那些乡亲,他们的仇,谁来报?整个东北,那千千万万个,被日本人,屠戮的村庄,被他们残害的同胞,他们的仇,又该谁来报?!”

“你一个人的仇,是仇。那我们,整个民族的仇,难道,就不是仇了吗?!”

一番话,如同一道道惊雷,狠狠地,劈在了杨汝成的天灵盖上!

他呆住了。

他那颗只装着个人仇恨的、狭隘的心,在这一刻,被狠狠地,撕开了一道口子!

一道,通往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宏大的世界的,口子。

“我们,打的,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江湖械斗。”赵政委看着他,声音,变得无比的郑重,“我们打的,是一场,要把侵略者,从我们这片土地上,彻底赶出去的,民族战争!”

“在这场战争里,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

“只有,千千万万个,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

“我们的力量,就来自于他们!”

“我们的希望,也寄托于他们!”

“这,就是我们,必胜的,信念!”

“现在,我回答你最后一个问题。”

他看着杨汝成,那双温和的眼睛里,燃烧着熊熊的、足以燎原的,信仰的火焰。

“杨汝成同志。”

“你,愿意,为了这千千万万个同胞,为了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与我们,并肩作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