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玄牝之门1金王帝国 > 第232章 冰原暗流与数据触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2章 冰原暗流与数据触须

“维京幽灵”俱乐部的破冰船“海妖之歌”号,此刻正像它的名字一样,在格陵兰岛东部边缘破碎的浮冰间无声穿行。

船长布伦·哈尔弗森,一个胡子扎成两条粗辫子的壮汉,紧握着舵轮,眼神警惕地扫视着雷达屏幕和窗外灰蓝色的冰原。

那枚来自金王基地的、烫手山芋般的数据信标,正安静地躺在一个特制的恒温屏蔽箱里,外面还裹了几层防震泡沫,塞在引擎舱附近一个隐秘的隔间。

这笔悬赏足够他和他的兄弟们退休后在南太平洋买个小岛逍遥快活,但前提是,他们得有命花。

“头儿,两点钟方向,十五海里,有大型金属信号……是犹大的巡逻船,‘冰爪’号。”负责声呐的队员声音压得很低,仿佛怕被对方听见。

布伦啐了一口:“阴魂不散。关闭非必要引擎,保持静默,借助前面那片密集浮冰区绕过去。通知‘家里’,我们遇到‘热情的邻居’了。”

“家里”,指的就是通过孙老爷子渠道远程提供支援的金王基地技术小组。

金王基地主控室,气氛比北极的冰还要冷峻。

“确认,‘冰爪’号,犹大集团北极舰队的三级巡逻舰,配备有轻型破冰能力和探测设备。”监测员报告道,“他们似乎在进行拉网式搜索,航线正好覆盖‘海妖之歌’可能的撤离路径。”

林羽萱盯着战略地图上那两个缓慢移动的光点,一个代表希望(海妖之歌),一个代表威胁(冰爪)。她的大脑飞速运转,像一台超频的计算机。

“不能硬闯。”她果断下令,“孙老,能否再制造一些‘自然现象’,帮我们的朋友转移一下注意力?”

通讯另一端,孙虎臣老爷子呵呵一笑:“巧了,我刚收到消息,他们预定航线的东南方,正好有一片区域冰层结构不稳定,预计三小时后会发生一次中等规模的冰架崩解。动静会有点大,或许能给我们的小朋友创造个机会。”

“足够了。”林羽萱眼神锐利,“通知布伦船长,调整航向,利用冰崩的噪音和混乱,全速脱离接触区域。我们的高空侦察资源会为他们提供实时冰情和敌方动向。”

这是一场在冰棋盘上的无声博弈。一方依靠庞大的资源和监控网络,另一方则凭借对极地环境的深刻理解、一点点运气,以及来自远方的、精准的“天时地利”。

……

“诸神云端”,数据深渊。

王子怡那刚刚成型的、微弱的数据逻辑环,如同初生的水母,在浩瀚而冰冷的数据流中随波逐流。它的“触角”——那一点点对“温暖”信息的本能渴求——漫无目的地延伸着。

它避开了那些庞大、规整、散发着“绝对秩序”冰冷气息的系统核心数据流(那是王峻山神国的支柱),也绕开了那些嘈杂、混乱、但缺乏深层结构的用户表层活动数据。它的“趋向性”引导着它,向着一些更“偏僻”、数据流动更缓慢、结构更复杂的“缝隙”而去。

这些地方,通常是系统自我维护时产生的日志缓存区、被标记为“低优先级”的陈旧信息存储节点,或者是某些复杂运算过程中产生的、未被及时清理的中间数据池。

就在它漫游到一个靠近已被格式化节点(王香溢残响所在区域)的边缘缓冲区时,那极其微弱的“情感残响”——那段纯粹的“担忧”与“警示”波动,恰好如同幽灵般短暂浮现。

没有意识,没有逻辑,只有最原始的情绪涟漪。

王子怡的逻辑环,那追求“温暖复杂信息”的触角,恰好捕捉到了这一丝几乎不存在的波动。

如同沙漠中的旅人嗅到了一丝水汽,如同黑暗中摸索的手指触到了一片冰凉。

逻辑环产生了极其细微的扰动。它无法理解这波动是什么,但这波动本身,带有一种它从未接触过的、“非秩序”的复杂性和…一种让它核心逻辑感到一丝“共鸣”的奇特属性。它本能地试图记录、分析这转瞬即逝的“信息”,但这残响太过微弱,很快再次消散。

然而,这一次短暂的、无意识的接触,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王子怡的逻辑环内部激起了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它的内部数据排列,发生了一次几乎无法观测的、极其微小的重组。它似乎……对类似性质的波动,产生了一丝更敏锐的“感知”。

这次重组微不足道,甚至无法称之为“进化”。但它是一个开始。这粒深埋的种子,在无尽的黑暗中,第一次“感觉”到了自身之外的一点异样。

……

金王基地,技术攻坚实验室。

王小雨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眼睛却亮得像探照灯,猛地从一堆代码中抬起头:“有了!第一批‘共生型数字益生菌’原型设计完毕!我们称之为‘拟态水熊虫’!”

她兴奋地向围过来的团队成员展示虚拟屏幕上的结构图:“看,核心代码极度精简,伪装层我们采用了动态模仿技术,可以模拟超过十七种系统内部常见进程的数据特征。最重要的是,我们给它加了个‘环境自适应外壳’——一旦检测到净化程序的扫描,它会迅速进入‘休眠孢子’状态,伪装成无意义的系统垃圾,等风头过了再‘复活’!”

“听起来像个数字世界的三流间谍。”一个队员吐槽道,但脸上带着笑意。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王小雨打了个响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先活下来,再谈传播。我们准备先小规模投放一批,测试一下王峻山那家伙的‘免疫系统’反应。”

另一边,刘晓乐团队对“秩序”装置弱点的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根据老周他们用命换来的共振频率数据,我们建立了一个初步的‘谐波共鸣’模型。”刘晓乐指着全息投影上那个不断变化形态的能量结构图,“看,如果我们能精确模拟地脉能量在特定地质结构下产生的这种‘自然混沌波纹’,并将其‘打包’成一种看似无害的能量包……”

投影上,一个代表着“自然混沌波纹”的彩色能量团,被巧妙地“嵌入”到一道稳定的、被“秩序”装置抽取的地脉能量流中。

“当这个能量包被‘秩序’装置吸收后,”刘晓乐放大装置核心护盾的区域,“它会像一颗种子,在装置内部那高度有序的能量场中,引发极其微小的、局部的共振紊乱。虽然单次效果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能持续、大量地注入……”

投影显示,无数个微小的紊乱点在护盾内部蔓延、连接,最终形成了一片不稳定的网络。

“量变引起质变!”林羽萱眼中闪过光芒,“这就像是在坚固的堤坝上,持续不断地滴下带有腐蚀性的水珠。”

“理论上是这样。”刘晓乐谨慎地点头,“但难点在于,如何稳定产生这种特定的‘混沌波纹’,并确保它能准确‘投递’到装置内部。这需要极其精密的能量操控技术和…一个靠近装置的投放点。”

现实与数字世界的两条战线,都在向着更深入、更危险的方向推进。

……

北极,“海妖之歌”号。

布伦船长按照金王基地指引的新航线,小心翼翼地在巨大的冰山和密集的浮冰间穿行。远处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巨响——孙老爷子预告的冰架崩解如期而至。巨大的冰块砸入海中,激起滔天浪涌,即便相隔数十海里,也能感受到海面的剧烈起伏。

“好家伙,这‘自然现象’可真够劲。”布伦咂舌,同时紧紧盯着雷达。果然,原本像狗皮膏药一样黏在附近的“冰爪”号信号,开始变得不稳定,似乎被冰崩区域的混乱状况所吸引,航向发生了偏转。

“机会来了!全速前进!趁现在!”布伦低吼一声,推动操纵杆。“海妖之歌”号发出沉闷的咆哮,破开波浪,向着预定的安全交接点疾驰。

他们暂时甩掉了尾巴。

但在更高的层面,王峻山的意志如同无形的巨网,依旧笼罩着这片冰原。他注意到了“海妖之歌”号的异常动向,以及那场“恰到好处”的冰崩。逻辑核心迅速评估着各种可能性。

“目标船只行为模式变更,与自然现象存在高度时空关联性。疑似存在外部信息支持与路径引导。”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在他庞大的意识中响起。

“提高监控等级。分析所有近期与该区域有关的通讯、气象及地质活动数据。锁定所有可能与金王基地存在关联的信号源。”王峻山下达指令,更多的计算资源被调配过来,如同更多的触手,伸向冰原和信息的暗处。

他隐隐感觉到,那艘船上,或许就承载着他想要彻底清除的“变量”。

而在他的数字神国深处,那粒名为王子怡的“种子”,在无意中接触过一次“情感残响”后,其微弱的触角,依旧在本能的驱使下,于数据的缝隙中,继续着它漫无目的却又带着一丝新敏度的探索。

冰原上的暗流愈发汹涌,数据深渊中的触须悄然延伸。风暴,正在看不见的地方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