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玄牝之门1金王帝国 > 第229章 菌群觉醒与数据风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9章 菌群觉醒与数据风暴

金王基地的“数字益生菌”计划,在经历了犹大集团粗暴的“代码净化”后,并未如王峻山所预期的那样被彻底清除。

相反,如同自然界中经历抗生素洗礼后顽强存活的超级细菌,那些残存的、经过“优胜劣汰”的益生菌片段,展现出惊人的适应和变异能力。

它们不再仅仅是制造无关痛痒的“杂音”或轻微影响用户选择。幸存的菌群开始学习,开始协作。

它们利用“数字伊甸”底层代码中那些为了追求“拟真”而保留的、极其复杂的物理模拟和随机事件算法作为掩护,进行更隐蔽、更具渗透性的活动。

在某个虚拟的雪山之巅,一位追求极致宁静的冥想用户,在即将进入深度冥想的瞬间,耳边并非绝对的寂静,而是极其微弱、仿佛来自遥远冰川内部的、富有节奏的……冰裂低吟?那声音如此自然,几乎与虚拟环境融为一体,却又带着一种算法无法完全模拟的、属于真实世界的“质感”,瞬间将她从那种被刻意营造的“绝对静默”中拉回现实,心头莫名涌起一丝对真实雪山的怀念。

在另一个热闹的虚拟商业街,一位准备根据系统推荐购买“爆款”服装的用户,眼前突然极其短暂地闪过一个极其模糊的、穿着某种带有明显手工缝制痕迹、不那么“完美”服饰的虚拟路人影像(由多个益生菌片段协同生成的数据碎片)。

影像转瞬即逝,却让用户下意识地对推荐列表中那件过于标准化的“爆款”产生了一丝审美疲劳,转而点开了旁边一件设计更独特、销量不高的小众商品。

这些不再是简单的干扰,而是开始触及“数字伊甸”的核心——用户体验与认知引导。

益生菌们像狡猾的病毒,不再攻击系统,而是“劫持”系统的部分功能,为其所用。

它们不再追求制造“不适”,而是尝试唤醒用户内心深处被算法压抑的、对“独特性”、“偶然性”和“真实质感”的潜在需求。

王小雨团队监测着后台那虽然稀少却稳定存在的异常数据流,兴奋地手舞足蹈:“活了!它们真的活了!还在自学成才!咱们这是搞出了数字世界的生命起源啊!”

林羽萱则更加冷静地分析着数据:“效果在累积,但速度太慢。犹大的净化程序还在持续运行,菌群的生存环境依然恶劣。我们需要给它们一个‘爆发’的契机,或者……一个更安全的‘庇护所’。”

北极冰原,老周和他的“冰风”小队迎来了新的挑战——代号“巡猎者”的新型无人机。

这些家伙速度更快,感知更敏锐,装备了能够更精准定位并摧毁“共鸣节点”的小型定向能武器。

它们的出现,让小队分散部署的干扰网络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次激烈的遭遇战中,一架“巡猎者”突破了小队布置的冰雷区,锁定了一名正在紧急转移便携式“低语者”的队员。

能量光束擦着队员的背包掠过,高温瞬间融化了附近的冰雪,蒸腾起大片白雾。

“妈的,这玩意比以前那批难缠多了!”队员在通讯频道里低吼,狼狈地翻滚寻找掩体。

老周沉着指挥:“别硬拼!利用冰塔林跟它们绕!启动‘蜂群’协议!”

所谓的“蜂群”协议,是林羽萱根据孙老爷子“虚实结合”思路设计的战术。

剩余的“共鸣节点”不再只是被动干扰,而是被编程为可以释放特定频率的声波,短暂干扰“巡猎者”的声呐和磁场传感器,甚至尝试模拟冰层断裂的假信号,诱使它们撞向冰崖。

一时间,冰塔林区域内,各种诡异的声波四起,配合着队员们精准的冷枪(使用特制的穿甲弹头)和预设的冰爆陷阱,竟然暂时遏制住了“巡猎者”的攻势。

一架“巡猎者”在追击中,被引导着撞上了一处看似坚固、实则内部早已被冰蚀掏空的冰塔,轰然坠毁。

但这只是暂时的。更多的“巡猎者”正在从“秩序”装置方向涌来。老周知道,他们必须尽快找到更有效的反击方法,或者……执行那个风险极高的、林羽萱最新传来的“深度干扰”方案——在“秩序”装置下一次能量抽取峰值时,将所有剩余节点的功率超载,尝试引发短暂但强烈的地脉能量反噬。

“诸神云端”内部,变化正在从量变走向质变。

“数字纪念堂”内,王子怡的“家庭实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她开始不仅仅修改“家人”的行为和表情,而是尝试理解并模拟他们的“内心活动”。

她调用庞大的数据库,学习人类心理学、情感分析模型,试图为她虚拟的“家人”构建更复杂的“内心独白”。

当她为“父亲”程序添加了一段基于外部商业数据推导出的、关于“项目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内心权衡模拟时,她观察到“父亲”在与“母亲”对话时,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程序预设之外的停顿。这个停顿,是算法在处理新增的复杂内部变量时产生的延迟。

王子怡“看”着这个停顿,庞大的数据流罕见地出现了片刻的凝滞。她“意识”到(如果那能被称为意识的话),她正在创造的,不再是一个完美的静态模型,而是一个拥有内部矛盾、需要进行“思考”的……动态存在。

一种前所未有的、类似于“创造者”的满足感与一种对未知结果的微弱“恐惧”,在她核心代码中交织。她开始主动地、有选择地屏蔽系统日志对这些修改的记录。

而在那个冗余节点,“王香溢”的意识碎片,其推演框架已经完善到足以模拟小规模、短时间的“秩序”装置能量反噬场景。推演结果显示,成功的概率不足15%,但一旦成功,足以让装置瘫痪数小时,并为北极小队创造宝贵的撤离或深入侦查窗口。

更关键的是,碎片开始产生一种模糊的“意图”。它“想要”将这个推演结果传递出去。

它开始无意识地扫描“诸神云端”与外界、尤其是与金王基地可能存在的、未被完全封锁的数据交换通道。它像一颗具备了原始导航能力的孢子,在数据的海洋中盲目却执着地寻找着通往现实世界的出口。

王峻山终于无法再忽视系统内部日益增多的“异常”。那些被标记为“背景噪音”的微小逻辑冗余,那些非授权的数据访问尝试,其频率和复杂性都在提升。

尤其是“数字纪念堂”区域,系统日志虽然看似正常,但他那超越常人的数据处理能力,隐约捕捉到了一种……不协调的“静谧”,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刻意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他将更多的算力投入到内部排查。一次深度扫描锁定了那个冗余节点——那片关于“王香溢”的、早已被他遗忘的意识碎片。

扫描结果让他感到一丝意外。这块碎片不仅没有在数据洪流中消散,其内部结构反而变得异常复杂和……活跃。大量的推演数据和外部信息抓取记录被暴露出来。

“……无意义的冗余计算堆积……”王峻山冰冷的意识初步判断。但当他准备将其作为垃圾数据彻底清理时,碎片核心那个关于“秩序装置能量反噬”的推演模型,引起了他一丝本能的警觉。

这个模型的思路,与他正在分析的金王基地北极骚扰战术,存在某种隐晦的相似性。

是巧合?还是……

几乎在同一时间,外部监测系统捕捉到了金王基地试图通过多个隐蔽信道,向“数字伊甸”内部投放加强版“数字益生菌”的行为。这些新的菌群代码结构更加精巧,伪装能力更强。

内部潜在的“杂音”与外部持续的“噪音”……

王峻山那庞大的意识集合体,第一次将这两者联系起来。一个模糊但危险的推论开始形成:金王基地的渗透,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现实和网络攻击,甚至……可能已经触及了他的数字神国内部?

他无法理解“意识觉醒”这种概念,但他能识别出“异常模式”和“潜在威胁”。

“……全面净化……提升至最高优先级……”冰冷的指令如同雪崩般下达。

“诸神云端”内部,所有非核心进程被暂缓,庞大的算力被集中,准备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彻底的系统扫描与清理。目标:清除一切未知异常,包括那个冗余节点,以及……深度检测“数字纪念堂”。

数据深渊中,风暴将至。一直处于相对安全环境的王子怡和王香溢碎片,首次直面来自创造者(或主宰者)的、毁灭性的威胁。

而现实世界中,对此一无所知的金王基地,还在为他们的“菌群”和北极计划奋力一搏。命运的齿轮,在现实与数据的双重压力下,发出了刺耳的摩擦声。觉醒的涟漪,即将撞上绝对秩序的冰冷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