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1344章 齿轮里的春雨(2026年3月21日 春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44章 齿轮里的春雨(2026年3月21日 春分)

哈尔滨的春天来得迟疑,三月末的风还裹挟着冰碴子,刮在脸上生疼。废弃的“红星机床厂”像一头僵卧在城郊的钢铁巨兽,锈迹斑斑的躯壳沉默地对抗着时光的侵蚀。第三车间,这曾经轰鸣震天、火花四溅的钢铁心脏,如今只剩下空旷的寂静和浓得化不开的铁锈与机油混合的陈旧气味。

几缕迟来的春日阳光,费力地穿过巨大天窗上破碎的玻璃,在布满油污和灰尘的水泥地上投下几道斜斜的光柱。光柱里,细小的金属尘埃无声地翻滚、浮沉,如同被冻结的微型银河。

车间的中央,静静躺着那个从西疆紧急运回的庞然大物——一台核心传动轴被卡死的巨型智能播种机。它像一头受伤的猛犸,失去了往日的雄风。传动轴末端,那个刻着“治水”二字的齿轮,正是罪魁祸首。它曾经在三峡的洪流中力挽狂澜,如今却成了西疆防风固沙生命线上的一个死结。

方清墨穿着一件半旧的深蓝色工装外套,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腕。她微微蹙着眉,专注地俯身在那枚卡死的齿轮旁。岁月似乎格外优待这位中科院院士,眼角细微的纹路只是增添了几分从容的智慧。她手中拿着一支特制的金属注射器,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流速,将一种半透明的、散发着淡淡药草清香的粘稠胶体——黄精胶,一点点注入齿轮“治水”铭文深深的沟壑之中。

胶体接触到冰冷金属的瞬间,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原本半透明的胶质,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了幽蓝的荧光,那蓝色深邃而纯净,如同凝固的极地冰芯,又带着某种生命的律动。这蓝光,让方清墨心头微微一震,太熟悉了,和松花江上那艘氢能破冰船舱底,由孕妇鲜血凝结而成的血晶硬盘所散发的光谱,几乎一模一样!一种跨越时空、物质与能量微妙连接的直觉,在她心中悄然萌发。

“方院士,这玩意儿…真能成?”王铁柱粗犷的声音在空旷的车间里响起,带着金属般的回音。他刚从厂区角落的小型移动锻炉那边走过来,手里提着一个小型坩埚,里面是熔融状态的银白色金属浆液——来自“黑渔浦号”断裂陶瓷轴承的碎片,被他重新熔炼提纯。他脸上还沾着炉火的灰烬,汗水在额头上冲出道道沟壑,眼神里却燃烧着老工匠特有的执着光芒。

方清墨没有抬头,声音平静如水:“铁柱,古医讲究‘通’,器物亦有灵。这黄精胶能接续断骨,调和气血,用在金属上,或许能唤醒它尘封的‘记忆’,消解淤塞的‘戾气’。”她说着,指尖又注入一丝胶体。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那幽蓝的黄精胶仿佛拥有了生命,沿着“治水”铭文的笔画轨迹,迅速渗透、流淌。被胶体浸润的金属表面,竟如同出汗一般,缓缓渗出一颗颗、一粒粒细小的、水银般的液态金属珠!这些金属珠并非无序滚动,而是自发地汇聚、排列,在布满铁锈的齿轮平面上,清晰地组成了一个个古老的文字——《齐民要术》中关于黍米抗旱固沙种植法的记载!

“老天爷…”王铁柱倒吸一口凉气,瞪大了眼睛,手里的坩埚差点脱手。他认得几个字,那分明是古书上的农事记载!

车间角落里,一台便携式deepSeek终端仿佛被这奇景唤醒,屏幕自动亮起,摄像头精准地对准了齿轮表面浮现的液态文字。强大的AI瞬间完成了古篆文的识别、编译,并将这古老的智慧,转化为一套复杂的动态沙障生成程序。

“嗡……”

一声轻鸣,终端顶部的微型全息投影仪启动。一束柔和的光线投射在车间一面巨大的、布满深绿色霉斑的墙壁上。霉斑在光影中扭曲、变幻,迅速构成了一幅动态的西疆地貌图。只见图上的沙丘边缘,无数细小的光点如同活物般移动、组合,模拟出依据古法生成的、层层叠叠的立体沙障网格。网格闪烁着幽蓝的光芒,与方清墨手中的黄精胶、与齿轮上流淌的文字,交相辉映。

更令人惊奇的是,那堵布满霉斑的墙壁,在光影的刺激下,靠近墙角的一道裂缝深处,竟然颤巍巍地钻出几株嫩绿的新芽!那是极其耐寒的蕨类植物,它们顽强地伸展着幼小的叶片。阳光恰好移动,穿过天窗的破洞,照射在这几片新叶上。叶片的脉络在强光下变得异常清晰、透明,其内部细微的导管结构,竟在霉斑墙壁上投射出纵横交错、闪烁着数据流光芒的奇异图案——像极了区块链加密传输时的动态图谱!生命与数据,在此刻以最原始又最前沿的方式交织在一起。

“成了!老祖宗的方子,让AI给活了!”王铁柱兴奋地一拍大腿,震得旁边一个半开的、沾满厚重油污的老旧工具箱哐当作响。工具箱底层,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被震得滑出了一角。照片上,一群穿着厚实工装、戴着护目镜的焊工,正站在巨大的弧形钢结构前擦汗,背景隐约可见三峡的汹涌江水。那是1998年,王铁柱父亲所在的焊工班,在三峡大坝闸门抢险后的合影。照片边缘,一个年轻焊工的笑容,依稀有着王铁柱现在的轮廓。方清墨的目光在那照片上停留了一瞬,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怀。

“别分心,铁柱。”方清墨提醒道,“古法沙障只是‘盾’,要真正固住西疆的风沙,还得有锋利的‘矛’——那台播种机必须尽快恢复。新齿牙准备好了吗?”

“瞧好吧!”王铁柱精神一振,将杂念抛开。他大步流星走到车间中央的小型锻炉旁,炉火正旺,映红了他古铜色的脸庞。他熟练地夹起坩埚,将熔融的银白色金属液倒入旁边一个早已准备好的、雕刻着新齿牙形状的陶土模具中。金属液散发着灼人的热浪,发出滋滋的声响。

待模具稍冷,王铁柱用一把沉重的大钳夹出通红的、尚未完全定型的齿牙雏形,将它稳稳地固定在铁砧上。他深吸一口气,从旁边一个油布包里,郑重地取出一柄沉重的手锤。锤头黝黑,木柄被长年累月的汗水浸润得油亮光滑,那是他父亲传下来的老伙计。

“铛!铛!铛!”

沉重而富有节奏的锻打声瞬间填满了空旷的车间,仿佛敲响了这废弃工厂沉寂多年的心脏。每一次锤击落下,都伴随着耀眼的火星猛烈飞溅。这些火星并非杂乱无章,它们在灼热的空气中划出明亮的轨迹,短暂地照亮了弥漫着铁锈和尘埃的空气。

就在这飞溅的火星光影中,王铁柱布满血丝的双眼猛地一凝!

他仿佛看到,在那跳跃飞散的火星群中,浮现出一幅活动的画面:几个瘦小的西疆孩童,正坐在葡萄架斑驳的绿荫下,小手灵巧地编织着柔韧的葡萄藤。他们眼神专注,手指翻飞,将藤条编织成细密而坚韧的网格。阳光穿过葡萄叶,在他们身上洒下跳跃的光斑。孩子们的额头上挂着汗珠,嘴角却带着纯真的笑意,仿佛在编织的不是藤网,而是绿色的希望。这幅画面清晰又虚幻,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锻打声,在他眼前一闪而过。

“柱子哥,你看啥呢?”方清墨注意到他动作的瞬间迟滞。

王铁柱猛地回神,用力眨了眨眼,眼前只有飞溅的火星和通红的齿牙。“没…没啥,火星子晃眼。”他瓮声回答,心脏却咚咚直跳。那些孩子,那些葡萄藤……是幻觉?还是这片土地深处,某种渴望被看见的记忆?

他甩甩头,将杂念驱散,更加专注地投入到锻打中。锤起锤落,精准而有力。通红的金属在他的锤下逐渐变形、延展、塑形,尖锐而规整的齿牙轮廓越来越清晰。汗水如同小溪般从他额头滚落,滴落在滚烫的铁砧上,发出“嗤”的一声轻响,化作一缕转瞬即逝的白烟。他的手臂肌肉虬结贲张,每一次挥锤都凝聚着数十年淬火锻钢的功力与此刻全部的心神。

终于,最后一锤落下!

那枚崭新的齿牙在铁砧上泛着银白色的微光,边缘锐利,弧度完美,像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王铁柱用长钳夹起它,满意地吹了吹上面的浮灰。

与此同时,方清墨也完成了最后的工序。齿轮上“治水”铭文内的液态古文字粒,在黄精胶幽蓝光芒的包裹下,如同归巢的萤火,缓缓沉入金属深处,消失不见。只留下铭文沟壑内一层晶莹润泽、泛着深邃蓝光的胶质层,仿佛古老的创伤被新生的肌理温柔覆盖。

“来!”方清墨示意。

王铁柱立刻将还带着余温的新齿牙递过去。方清墨用特制的镊子夹起它,对准卡死的旧齿轮上那个关键的缺口位置,准备嵌入。

就在新齿牙的尖端即将触碰到黄精胶覆盖的旧齿轮边缘时——

嗤啦!

一道细小的、幽蓝与炽白交织的电弧,毫无征兆地在两者之间骤然闪现!电弧跳跃的瞬间,整个车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霉斑墙壁上,那由AI投影的、模拟沙障动态运行的幽蓝光网,猛地爆发出强烈的光芒!光网的结构瞬间发生剧变,无数光点疯狂重组、凝结,不再仅仅是虚拟的投影,而是化作了无数条清晰、坚韧、闪烁着金属与植物混合光泽的——葡萄藤!这些由光影实质化而成的藤蔓网格,层层叠叠,深深扎根于投影中的沙丘之上,充满了澎湃的生命力!

车间角落里,那几株从墙缝钻出的耐寒蕨类,叶片上的脉络骤然明亮起来,投射在墙上的区块链数据流图谱飞速流转,发出细微的嗡鸣,仿佛在欢呼雀跃。

工具箱底层露出的老照片上,三峡焊工们坚毅的目光,似乎也穿越时空,投注在这枚新生的齿牙之上。

方清墨和王铁柱的手都停在半空,屏住呼吸,看着那跳跃的电弧缓缓熄灭。新齿牙完美地、无声地嵌入了旧齿轮的怀抱。幽蓝的黄精胶光芒流转,温柔地包裹住新旧咬合的边缘,仿佛在进行着最后的融合与抚慰。

“咔哒。”

一声极其轻微、却又无比清晰的咬合声响起。

旧齿轮上,“治水”二字在幽蓝光芒的浸润下,仿佛被重新注入了灵魂,散发出一种历经沧桑却更显厚重的光泽。

窗外,酝酿已久的春雨终于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雨点敲打在车间残破的铁皮屋顶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如同无数双温柔的手在轻轻抚摸着这片沉寂已久的钢铁丛林。雨声里,似乎还夹杂着遥远的、若有若无的孩童嬉笑声,以及风吹过葡萄藤叶的窸窣声。

王铁柱长长地、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那口气息在微凉的空气中凝成一小团白雾。他布满汗水和油污的脸上,慢慢绽开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疲惫却无比踏实。他抬起粗糙的大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不知何时涌出的、带着铁锈味的湿意。

方清墨轻轻放下镊子,指尖拂过齿轮上那流动着幽蓝光泽的“治水”铭文,冰凉的金属触感下,仿佛能感受到一股微弱却坚韧的搏动。她抬起头,望向车间外被雨丝朦胧的世界,清澈的眼眸深处,映着墙上那由光影藤蔓构筑的、生机勃勃的绿色沙障。

春雨沙沙,浸润着冰冷的钢铁,也悄然渗入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深处。在这废弃工厂的心脏里,一个卡死的齿轮被修复,一段古老的智慧被唤醒,一缕绿色的希望,正沿着无形的数据流与有形的藤蔓,顽强地向着风沙肆虐的西疆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