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1064章 云帆济海(2017年11月8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64章 云帆济海(2017年11月8日)

初冬的泉州港,空气里弥漫着海风特有的咸涩与暖意,仿佛千年刺桐古港的繁华气息从未散去。宋代古船博物馆内,巨大的“泉州湾后渚宋代海船”骨架在柔和的灯光下静卧,每一块深褐色的船板都像是凝固的时间,无声诉说着劈波斩浪的辉煌过往。空气中混合着淡淡的古木沉香、海水的微腥以及一丝丝恒温系统送来的清凉,营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沉静氛围。

临时辟出的会议区就设在这艘千年古船旁,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全球主要航道的热力图正无声地流动着,红黄交织的区域如同灼热的血管,标示着当今世界贸易的命脉所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忙与潜在风险。李玄策坐在主位,一身质地精良却样式简洁的深灰色夹克衫,衬得他眉宇间的沉稳愈发深邃。作为国家战略和地球发展战略智囊团的首席顾问,他主持的这场“海丝安全协作机制”闭门会议,汇聚了海事、外交、科技等领域的核心官员,以及几位特意从民间请来的、脸庞刻满风霜的资深老船长。他的女儿李念墨坐在他斜后方,这位加州理工归国不久的海洋信息工程专家,正全神贯注地在平板电脑上调整着复杂的航道流体动力学模型,指尖飞快滑动,屏幕上的虚拟船舶随之灵动。稍远些,十四岁的李天枢安静地坐在靠墙的椅子上,少年清亮的眼眸看似随意地扫过会场,偶尔停留在那艘巨大的宋代海船上,眼神里有着与年龄不符的专注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洞悉。

“……因此,马六甲海峡的通行效率与安全冗余度,是当前最紧迫的瓶颈。”一位海事部门的负责人指着屏幕上那最狭窄、最鲜红的一段航道,语气凝重,“高峰期船舶间距已逼近安全极限,任何意外都可能导致连锁反应。”

李玄策微微颔首,目光如平静的海面,却能洞察其下的暗涌。“瓶颈亦是枢纽。古之海商,倚靠星象、信风、更路簿,于惊涛骇浪中开辟通途。今日科技发达,更需借鉴先人智慧,寻找‘道法自然’的解决之道。”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安定力量。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屏幕上的热力图微微闪烁了一下。几乎同时,靠近会议桌旁一个独立玻璃展柜里,陈列着的几块明代“牵星板”——那些用来观测星辰、确定航向的古老方形乌木板——边缘竟无声无息地渗出了点点青蓝色的光斑。光斑如同活物,缓慢地蔓延、连接,在乌木板上勾勒出繁复而陌生的星图轨迹。这光芒并不刺眼,却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幽邃,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会场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疑声。

“咦?那是什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船长陈伯猛地站起身,他跑了一辈子船,对牵星板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掌纹,此刻眼中却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激动。他颤巍巍地指着玻璃柜,声音都有些变调:“这…这光!这星图纹路!老天爷,这像极了我们祖辈口口相传的‘星锁’啊!是郑和大船队当年用来锁定关键航门、规避暗礁漩涡的秘图!怎么会…怎么会亮起来?”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际,一直安静观察的李天枢动了。他像只灵巧的小鹿,几步就窜到了展柜前,目光紧紧锁住牵星板上光斑最密集的一点。没有丝毫犹豫,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做模型用的强力磁钉,“啪”地一声,精准地按在了光点对应的玻璃展柜外壁上。

“爸爸!念墨姐!快看这里!”天枢的声音带着少年特有的清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他小手指着磁钉按下的位置,仿佛穿透了时空的屏障,“两头好大的铁鲸!它们在这里撞上了!就在这个点,马上就要撞上了!水好黑,火好红!”

“铁鲸?”李念墨反应最快,她瞬间明白了弟弟那独特“感知”所指——那是满载原油的超级油轮!她一个箭步冲过来,目光锐利如电,瞬间锁定了磁钉位置对应的热力图坐标——正是马六甲海峡最繁忙、最狭窄的咽喉要道!屏幕上,代表两艘超大型油轮的光点,正以令人心惊的速度逼近预设的安全距离红线!

时间仿佛凝固了。冷汗瞬间浸湿了在场几位海事官员的后背。他们知道,李天枢那看似童稚的“预言”绝非儿戏,过去无数次验证早已证明其不可思议的准确性。

“立刻启动最高级别预警!联系那两艘油轮!查明原因!强制介入操控!”李玄策的声音斩钉截铁,瞬间打破了凝滞的空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命令通过加密通讯瞬间发出。然而,更棘手的问题随之而来:即便预警成功,在如此狭窄繁忙的航道,如何让两艘庞然大物在电光火石间安全避让?强行转向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更可怕的连环碰撞。

所有人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了还在发光的神秘牵星板,以及按在玻璃上的那枚小小磁钉。

李念墨的头脑在飞速运转。她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投向展厅中央那艘宋代福船的巨大复原模型,特别是船体上那精巧绝伦的水密隔舱结构。“榫卯…水密隔舱…分流!”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闪电划过她的脑海。她顾不上解释,迅速将手机摄像头对准了牵星板边缘那些细微的钉孔排列——那是古人固定观测绳的位置。手机屏幕上,一个自制的图像识别程序飞速运转。

“陈伯!”李念墨一边操作,一边急促地询问老船长,“您刚才说的‘星锁’,它的定位点是不是和福船上固定‘十二生肖钉’(一种象征性的榫卯加固结构)的孔位有关联?古人是不是用星位对应船钉位置来标记安全分流点?”

陈伯一愣,浑浊的老眼骤然爆发出精光:“对!对对对!姑娘你说到点子上了!星锁定航门,钉位分水流!老话就是这么传的!船上的钉,天上的星,那是一套的!”

就在这时,李念墨的手机发出一声轻响。屏幕上,牵星板钉孔排列的扫描图,经过她程序的复杂几何拓扑转换和流体力学模拟,竟生成了一串极其精密的动态导航修正代码!她心脏狂跳,立刻将代码接入会议系统主控台,覆盖到那两艘油轮的自动驾驶系统模拟界面上。

奇迹发生了!

模拟界面上,原本即将迎头相撞的两艘油轮虚拟影像,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无比精妙的手轻轻拨动。其中一艘船首极其微调了一个角度,船身巧妙地利用了前方一艘大型集装箱船航行产生的尾流涡旋区,如同滑入一条无形的“水槽”;另一艘则配合着稍稍减速,船尾舵效充分发挥,借助另一侧涌来的洋流力量,划出一道优美而高效的弧线。两船庞大的身躯在模拟的狭窄航道中,以一种近乎舞蹈般的姿态擦肩而过,留下的安全距离远超常规操作极限!整个规避过程流畅、高效,完全利用了自然水流和船舶间的相互作用,将碰撞风险消弭于无形。

“成了!是福船隔舱分流原理的算法化!”李念墨兴奋地低呼一声,脸上因激动而泛起红晕,她看向父亲,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牵星板星图提供危机坐标,磁钉定位精确碰撞点,而钉孔排列生成的算法,就是福船‘十二生肖钉’榫卯结构所蕴含的‘分而治之’‘顺势而为’的古老智慧!这代码…这代码竟然能完美嵌入现代油轮的自动驾驶核心协议!”

会场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叹和如释重负的掌声。那位最先发现异象的陈伯老船长,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他走到那静静发光的牵星板展柜前,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着冰冷的玻璃,如同抚摸着老友的肩膀,喃喃道:“祖宗显灵啊…不,是祖宗的智慧,一直在守护着这片海…郑公爷,您看见了吗?您的‘星锁’,您的船,还在保佑着后辈呢!”

李玄策缓缓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宋代福船骨架旁,仰望着那高耸的桅杆残迹。海风似乎穿过千年的时光,带着古老的潮汐声涌入大厅。他深邃的目光扫过惊魂甫定的众人,扫过兴奋的女儿,最后落在儿子天枢身上——少年正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按过磁钉的手指,仿佛在回味着那瞬间涌入脑海的、冰冷海水与炽热火焰交织的“铁鲸”碰撞景象。

“看,”李玄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盖过了所有的余音,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他指向窗外辽阔的海天,“这海,从未改变。变的,是我们驾驭它的工具和认知。古之智者在有限的条件下,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将顺应自然的智慧融入方寸之木、星点之光。今日,我们手握科技利剑,更需常怀敬畏之心,从这千年沉船、从这星图古板、从无数像陈伯这样口耳相传的民间智慧中,汲取那永不褪色的‘道’。”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无比深远,“这‘道’,关乎的不仅是眼前一条航道的安全,更是我们如何在更广阔的天地间航行,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际风云中,找到那条属于我们、也属于整个人类的和谐之路。科技为骨,文明为魂,缺一不可。今日之事,便是明证。”

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宛如铺开了一条金色的归途。而那艘静卧千年的福船骨架,在暮色与灯光的交融中,仿佛正无声地扬起无形的风帆,准备驶向一个更为浩瀚的未来。李玄策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每个人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关于传统与现代,关于智慧与力量,关于这片海,以及海之外的无垠星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