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570章 钢水映月(2011年1月16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0章 钢水映月(2011年1月16日)

北国的隆冬,将哈市第一精密刀具厂巨大的铸造车间,变成了一个冰与火交织的奇异世界。窗外,是零下三十度的酷寒,朔风卷着雪沫,如同无形的冰刀,刮擦着钢铁骨架的外墙,发出凄厉的呜咽。而车间内部,那座被寄予厚望、代号“破冰者”的新型电弧冶炼炉,正发出沉闷而有力的轰鸣,炉膛内,炽白的钢水翻腾咆哮,温度高达一千六百多度!冷与热,在这里进行着最原始、最激烈的角力。

王铁柱,这位身形敦实如铁砧、脸庞被炉火映得通红的老师傅,穿着厚重的石棉防火服,外面又套着臃肿的防寒棉袄,整个人看起来像一头在极地中跋涉的熊。他站在离炉口几米远的观察台上,防冻面罩的透明视窗上,早已凝结了一层厚厚的、不断加厚的冰凌,几乎遮蔽了视线。他不得不频繁地用戴着厚棉手套的手背去擦拭,每一次擦拭,都会带下些许冰渣,落在滚烫的金属平台上,发出“嗤”的一声轻响,瞬间化作一缕白汽。

“柱子,第五炉了!”旁边一个同样包裹严实的老工人,声音透过防冻面罩和巨大的噪音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焦灼,“还是不行!晶相分析仪显示,晶格结构不稳定!低温韧性达不到‘破冰者’核心轴承的要求!”

王铁柱没有立刻回答,只是透过好不容易擦出的一小块清晰视窗,死死盯着炉内那如同小型太阳般刺目翻滚的钢水。那炽烈的白光,映照着他布满皱纹和汗渍(汗水在极寒中瞬间变得冰凉)的脸庞,也映照着他眼中深沉的忧虑。新型高寒特种轴承钢——这是为即将到来的、史无前例的春运高峰期间,保障关键铁路枢纽除冰设备核心部件而研制的“筋骨”。时间,如同炉外呼啸的寒风,冰冷而急迫。而他们,却卡在了材料纯度的瓶颈上,传统的冶炼工艺在如此极端的温差环境下,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魔力。每一次失败的出炉,都意味着宝贵的能源和时间的巨大浪费,更意味着那百万归家心切的旅客,可能因设备故障而滞留在严寒之中。

就在这时,王铁柱腰间那部特制的、能抵御极寒和高温的加密通讯器震动起来。他费力地掏出来,接通。

“铁柱!”李玄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背景是国安部指挥中心特有的沉稳节奏,与他这边震耳欲聋的轰鸣形成鲜明对比。这声音如同定海神针,瞬间穿透了嘈杂,直达王铁柱心底。“情况我同步看到了。中科院沪都光源中心的‘神光’同步辐射装置,我已经协调好,为你们紧急开放一个分析窗口!立刻准备好最典型的缺陷样本,我的人已经在路上!”

王铁柱心头猛地一热,仿佛一股暖流注入了被严寒冻僵的四肢百骸。“玄策!太好了!样本…样本马上准备好!”他几乎是吼着回答,巨大的噪音让他不得不提高音量。他立刻转身,对身边的老伙计们吼道:“快!取刚出炉的3号样!要快!国安的兄弟来接了!”车间里疲惫而焦灼的气氛,因为这一通电话,瞬间注入了新的活力。几个身影立刻扑向刚刚凝固、还散发着惊人热量的钢锭。

炉膛内,一簇不安分的钢水猛地溅射出来,如同叛逆的火星,划出一道刺目的亮红色弧线,精准地落入了观察台边缘堆积的一小撮白雪中。

“嘶啦——!”

一声剧烈而短促的汽化声响彻!灼热的钢水与冰冷的积雪接触的瞬间,爆发出一大团浓密的白雾,如同微型爆炸的烟云。红热的金属球在雪中剧烈翻滚、挣扎、迅速冷却变黑,最终凝固成一粒丑陋的、布满麻坑的铁疙瘩,而它身下的雪地,则被灼出一个焦黑的小坑,边缘是融化的雪水,瞬间又被极寒冻结成冰。这残酷而短暂的一幕,无声地诉说着冰火不容的极致矛盾,也正是他们此刻面临的困境缩影。

两小时后,首都,国安部一间高度保密的远程协作中心。

巨大的屏幕上,清晰地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显示着沪都光源中心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实时画面:一束肉眼不可见、却蕴含着无与伦比穿透力的高能射线,正精准地照射在一块来自哈市的特殊钢样上。另一部分,则是一张年轻而专注的脸庞——李念墨。她身处加州理工学院深夜的实验室,窗外是静谧的异国夜色,屏幕的光映在她清澈的眸子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正远程操控着“神光”装置的参数,并实时接收着海量的衍射数据。

“王叔叔,样本位置确认,光束聚焦完成。”李念墨的声音透过高保真音响传来,清晰而冷静,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我们开始进行微区晶格结构断层扫描。重点关注上次失效区域的晶界和杂质偏聚情况。”她的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一串串复杂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在旁边的副屏上滚动。

王铁柱和几位核心老工人,围在京城的屏幕前,紧张得大气不敢出。屏幕上,经由超级计算机渲染出的三维立体晶格结构图正一点点构建出来,纤毫毕现,如同将金属的“骨骼”与“血脉”彻底剖开。那些在常规显微镜下难以察觉的细微缺陷——晶格的扭曲、异类原子的聚集、微小的裂纹萌芽——在“神光”的透视下,无所遁形。

“就是这里!”李念墨突然指着屏幕上一个被高亮标记的微小区域,“看,晶界结合力异常薄弱!在模拟的低温冲击载荷下,这里就是最先断裂的起点!杂质…等等,这种元素的富集图谱很特别…”她秀气的眉头紧紧蹙起,陷入了高速的思考,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协作中心里静得只剩下设备运行的轻微嗡鸣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王铁柱感觉自己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防冻面罩留下的冰冷触感似乎还贴在脸上。

突然,李念墨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旁边一个摆满厚重笔记的书架前。她抽出一本封面已经磨损、纸张泛黄的硬皮笔记本——那是她祖父李长庚几十年来积累的工程材料笔记手稿。她快速地翻阅着,指尖划过那些苍劲有力的钢笔字迹和复杂的手绘图表。

“找到了!”几秒钟后,她发出一声带着惊喜的轻呼,捧着笔记本回到屏幕前,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爷爷在1978年的笔记里记载过!他在参与西伯利亚某极端寒区输油管道特种钢材研发时,遇到过类似的低温脆性问题!当时他们尝试了多种方案,其中一条备注提到:‘…尝试引入微量碲化铋(bi2te3)作为晶界修饰剂,理论计算显示其特殊的层状结构可能增强低温下晶界滑移阻力,实验性添加0.3%左右(重量比),观察其对低温韧性的影响…’后面还附有当时的初步测试数据,显示有改善趋势!”她迅速将笔记的相关页面通过高清摄像头展示给屏幕另一端的王铁柱和父亲。

李玄策此刻也站在协作中心,他沉稳的目光中瞬间爆发出锐利的光芒。念墨的发现,将祖父尘封的经验与现代最尖端的分析技术,在跨越时空的这一刻,完美地连接了起来!“铁柱!念墨!立刻按这个思路调整配方!0.3%碲化铋!神光继续监控添加后的晶格变化!”他当机立断,声音斩钉截铁。

指令如同电流,瞬间传回哈市冰火交织的车间。王铁柱没有丝毫犹豫,亲自操作精密配料系统。微量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碲化铋粉末,被小心翼翼地加入沸腾的钢水之中。炉火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和微微颤抖的手——这不仅是技术的调整,更是承载着两代人智慧与信任的托付。

钢水重新注入特制的模具,在极寒的车间环境中加速冷却。一块银灰色、还散发着余温的钢样被紧急取出,送到车间外临时搭建的简易低温冲击测试台。此时,已是深夜。哈市上空的云层不知何时散开,一轮清冷的满月高悬天际,将皎洁的银辉洒满大地,也洒在这块刚刚诞生的、寄托着无数期望的钢样之上。

测试员将钢样固定在冰冷的砧座上,沉重的摆锤高高扬起。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目光死死盯住那块在月光下泛着冷冽光泽的金属。

“砰——!”

沉闷的撞击声在寂静的寒夜里格外清晰!摆锤带着千钧之力狠狠砸下!

预想中的碎裂声没有传来!

王铁柱一个箭步冲上前,几乎把脸贴到了冰冷的钢样上。防冻面罩的冰凌因急促的呼吸又凝结了一层,但他毫不在意。月光如水,清晰地照亮了钢样表面——那道承受了重击的位置,没有出现可怕的、贯穿性的裂痕!只有一道浅浅的、如同发丝般的白印!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众人屏息凝神的注视下,那道白印的边缘,仿佛被月华赋予了生命,竟然在以肉眼可见的缓慢速度,微微地“蠕动”着,如同伤口在自我愈合!虽然极其细微,但这神奇的“弥合”现象,在月光下清晰可见!它无声地宣告着,晶界的结合力被那0.3%的“魔法粉末”彻底改变了!

“成了!成了!!”不知是谁先爆发出第一声嘶哑的欢呼,紧接着,整个车间外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和掌声!老工人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有人用力捶打着彼此厚实的肩膀,有人摘下结满冰霜的帽子狠狠摔在地上,眼眶发热。极寒的深夜,因为这成功的喜悦,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刺骨。

王铁柱缓缓直起身,长长地、深深地呼出一口白气,那白气在月光下久久不散。他抬手,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拂过腰间那把陪伴他多年的老式军刀刀柄。那刀柄上,除了象征三峡截流、汶川救灾等功勋的六道深刻划痕外,一道崭新的、还带着金属光泽的刻痕,被他用刀尖郑重地添了上去——这是属于“破冰者”、属于这个冰火交织的月夜的印记!第七道刻痕!它记录的不只是一次技术的突破,更是一次跨越三代人的智慧接力:是他和老师傅们炉火纯青的实操经验,是李念墨借助最前沿科技“神光”的精准洞察与敏捷思维,更是李长庚那本尘封笔记中蕴藏的、历经岁月淘洗依然熠熠生辉的宝贵经验!

他抬头,望向那轮清冷的满月。月光温柔地洒在他布满汗渍和烟尘的脸上,也洒在车间内那炉依旧在静静保温、等待最终浇铸的、蕴含着碲化铋“魔力”的炽热钢水上。红与白,炽热与清冷,在这一刻,在“破冰者”即将成型的筋骨中,达成了完美的交融与平衡。

屏幕那头,李念墨看着欢呼的人群和月光下那道神奇弥合的白印,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着镜头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李玄策站在京城协作中心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都市的璀璨灯火。他接通了哈市的专线,声音沉稳而带着不易察觉的欣慰:

“铁柱,辛苦了。告诉老师傅们,他们铸就的不仅是钢材,是百万游子归家路上的‘平安扣’。”

“念墨,做得很好。爷爷的笔记,是真正的宝藏。”

“立刻组织量产!这批‘月光钢’,要以最快的速度,变成‘破冰者’的心脏!”

月光如水,钢水似火。在这北国最寒冷的深夜,一缕由老工匠的汗水、科学家的智慧、尘封的笔记和坚定的信念共同熔铸而成的希望之光,已然刺破坚冰,照亮了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