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132章 琴弦断谶(2003年霜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章 琴弦断谶(2003年霜降)

2003年霜降前夜,祠堂藻井滴落的水珠在青砖上洇出个船形湿痕。七岁的李念墨跪坐在蒲团上,面前那床元代琴的第七弦泛着铜绿——这正是二十年前祖父李长庚打捞明代沉船时,从舱室抱出的陪葬物。供案玻璃匣里封着半片锈蚀罗盘,表盘二字恰好指向1983年的方位。

墨儿,这琴终归沾着龙王爷的怨气。母亲方清墨将烘暖的护膝垫在女儿膝下,眼角瞥见琴额处的流水断纹正在渗出咸腥水珠。二十年前那个秋分,李长庚带着三十六个船工潜入鄱阳湖底,再浮上来时只剩这床缠满水藻的古琴,船舷处还卡着他那只左脚的千层底布鞋。

宫弦在《潇湘水云》浪卷云飞段猝然崩断。断弦弹起的刹那,藻井垂下的蛛网突然凝成航标灯形状,祠堂梁柱间隐约响起轮机轰鸣。李念墨抓起落在香灰里的弦头,青铜冰弦内嵌着粒莹白珍珠,珠光映出供案水渍渐渐聚成湖底沉船轮廓。

未时三刻...女童腕间银铃与远处汽笛共振,惊得梁上燕子撞歪了琴魄水魂匾额。方清墨手中正在补缀的旧渔网突然断裂,梭子坠地时竟扎出个锚链纹路。偏院晾晒的鱼鲞无风自动,在青石板上拼出1983年出事当天的农历日期。

三日后校庆,李念墨执意带琴登台。音乐教室内弥漫着湖腥气,桐木琴台表面凝结着盐霜。当《龙翔操》奏至潜蛟出渊段时,琴轸处突然喷涌浑浊湖水,十七只青虾随水花溅落在五线谱上。指导老师王先生欲上前扶琴,却被青铜弦割破手指,血珠滴在琴面竟显出水下沉船桅杆的倒影。

这琴吃人呢!老校工张伯颤巍巍指着琴腹处新裂的断纹,二十年前湖上出事那晚,我亲眼见着捞尸船拖着这床琴回来,缆绳上缠满死人头发!他浑浊的眼球映出女童腕间银铃,那铃铛纹路竟与沉船打捞队当年用的水鬼铃一模一样。

是夜暴雨如注,方清墨在女儿书包发现半卷潮腐的《水龙谱》。泛黄的宣纸上,避漩涡三个朱砂小楷正被水渍晕开,笔迹与李长庚潜水日志如出一辙。更诡谲的是残谱边缘的盐渍,分明勾勒出东海某处礁群坐标,正是次日新闻里古琴大师顾雪舟坠海的位置。

寅时,祠堂藻井突然漏下咸雨。李念墨赤脚跑进雨中,腕间银铃在惊雷中发出沉船汽笛般的呜咽。她将断弦抛向积水的天井,青铜冰弦竟如活物般游向西南方,在墙根处盘成个锚链图案。方清墨举伞追出时,正见女儿蹲在祖父当年停渔船的旧码头,指尖蘸着湖水在青石上画满漩涡纹路。

阿爷在龙宫里弹琴呢。女童忽然回头,瞳孔泛着深水藻类的幽绿。方清墨手中油纸伞被狂风卷走,伞骨支离时发出的断裂声,与二十年前沉船桅杆折断的动静分毫不差。

寒衣节焚船纸时,火堆窜起三丈青焰。李念墨看见火焰里浮现父亲生前讲述的场景:祖父身着铜制潜水服,腰间缠着三十六个船工的生辰红绳,在沉船舱室内与一具抱琴白骨对弈。当最后一张船纸化作灰烬时,琴腹内突然传出闷哑的轮机声,龙池处渗出带着铁锈的湖水,在地面汇成1983年的经纬坐标。

子夜涨潮时分,方清墨在祠堂神龛暗格里寻到个锡匣。匣内潜水日志记载着悚然真相:李长庚失踪前七日,琴弦已开始自行演奏《悲风》。泛潮的胶卷显示,沉船内那具白骨的指节分明扣着现代潜水表的表带。最骇人的是匣底照片——1983年打捞起的古琴表面,竟映着2013年才建成的跨海大桥倒影。

霜降当夜,李念墨将断弦系在祠堂古柏枝头。青铜冰弦吸饱夜露后胀如缆绳,树皮上浮现出盐粒拼写的谶语:沧浪绝响,水府招魂。次日清晨,方清墨发现所有与沉船相关的文书,凡提及李长庚失踪处,墨迹皆化作水藻形状,唯余女儿指缝间嵌着的青铜弦屑,在晨光中泛着二十年前湖底的幽光。